发新话题
打印

“崇洋媚外”的中国高校招生制度?

“崇洋媚外”的中国高校招生制度?

经常接触到有关对于国内高校招生时公平性的质疑。国内有很多这样的呼声。其实,在国外的华人圈里,也同样有很多这样的呼声,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涉及的对象也不同。本文希望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先从国内的呼声谈起,然后引申到这个招生制度对华侨子女的不公平以及由此引起的严重后果。

    在国内,一些中小城市以及农村里的人士声称高校招生不公平,要考进北大或者复旦等名牌大学,在中小城市和农村里的高中毕业生的途径要比在北京和上海的高中毕业生艰难的多。持这种观点的人士可以拿出非常多的确凿的数据。他们的愤愤不平是情有可原,值得同情的。然而,来一个换位思考,从招生高校的眼光来看,又可以觉得这现行的制度并非没有道理。全世界任何高校的一个共同点,至少是在表面上的共同点,就是培养对社会进步有用的人才。注目的是“出”,而不是“入”,“入”是为“出”服务的。“入”时的高分并不能完全代表“出”的人才的社会适应性。由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生生活在人口高密度,知识高密度的社会里,见多识广,与国外的联系也比较广泛,因此毕业后的适应面就要比从农村来的要更强一些,而这一点是无法在高考时的单纯的考分上面反映出来的。因此看来,这种“不公平”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只要合理掌握其中的尺寸,这种“不公平”其实更是社会的需要。当然,一个人出生在城市还是农村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一个出生在农村的考生感到“不公平”的观点是对的,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从人权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可置疑的,但是,这种“不公平”不是考试制度本身的问题,应该是比考试制度更深一个层次的问题,没法用考试制度的改革来解决。如果单纯地用考分面前一律平等来对待,很难适应社会未来的发展,反而是更为不合理的。因为并不是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才是知识,有时侯具有很好的社会适应性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希望得到的。

    在国外,情况有所不同,虽然在华人圈子里也有有关公平不公平的争论,但由于人数较少,呼声要稍微小一些,但又显得非常尖锐。

    有一个在国内的同胞看起来不太能理解的现象是,虽然国内有很多人争相把自己的子女往国外送,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国外得到深造。在国外的华人圈子里,有很多人却愿意把自己的子女往国内送,希望在国内的名校得到深造。这里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不忘自己的中国人本色,有的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精通两国语言,以后有一个更好的社会生存之道,也有的是因为国内的教育费用相对比较便宜。但不管什么动机,祖国在经济上的日益强大则是这些现象产生的共同背景。在海外华人送子女回国深造的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对国内大学招生制度的不满,对招生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

    在日本长期居住的华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持有日本国发放的“永住签证”,另一类则是已经选择了日本国籍。这两类人都有一些希望自己的子女到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得到深造,但是他们得到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

    一位朋友告诉我,她的女儿一直愤愤不平,她考国内的名牌大学,怎么也考不进,最后只好在日本上大学,而她的一个同学平时成绩非常差,但轻而易举地考上了国内的名校。产生这个她绝对接受不了的结果的原因居然是国籍问题。这位考生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上有日本国政府发放的永住签证。而那个她看不起的同学虽然也是华人后代,但持有日本国护照。也就是说虽然都是华人,但前者是华侨,后者是华裔日本人。国内大学对外国人开放程度很大,考试成绩很差都能入校,而对华侨却考试制度较严,很难考入。难怪华侨子女就会对这个考试制度颇有微词了。这些人认为国内的大学招生制度非常不公平,他们输在了国籍上。但是,为什么中国对自己的公民反而比对外国人更为苛刻呢?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当然,在中国,多少年来,崇洋媚外已经都成了传统了,我们这一辈子的人都能明白,但无可奈何,但作为华侨的年轻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祖国要如此崇洋媚外,没有自己的骨气。他们心里有气。

    由于这个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已经引起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的华侨家庭为了让子女能够到国内名牌大学深造,反复思考,反复比较,最后选择了全家改为日本国籍的道路。更改国籍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从中国国籍改为日本国籍非常容易,而要从日本国籍改为中国国籍则比登天都难,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为了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竟然做了这么一个决定,一个不可逆的决定。悲哀啊。有的华人家庭虽然改了国籍,但是仍然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他们忧心忡忡,最怕的就是中日两国发生摩擦。因为,如果中日两国发生摩擦,从道义上讲,他们应该站在日本国一边,但从感情上讲,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应该站在中国一边。因此,他们活得很辛苦。

    当然,就国内的大学考试制度来说,相对与普通考生,对华侨已经是很宽容的了。有些国内的考生会抱怨另一种不公平,华侨的入学分数线要比普通考生的入学分数线低得多。其实,华侨在外,接受的教育不一样,至少教材不一样,在日本的华侨中学世代的教材是用日语写的,他们在中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有先天性的劣势,如果用同一条分数线的话又会是公平的吗?况且从校方的眼光来看,学校有多种文化背景的学生不就显得更有活力吗?

    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妥善办法。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