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西藏自治区医疗队开赴玉树地震灾区

15日早晨,15家医疗单位的81名医护人员从拉萨出发,陆路赶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预计将在两天内抵达。有关方面为西藏自治区医疗队送行。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根据卫生部统一部署,西藏自治区卫生部门抽调精干人员,连夜准备药品、救护车。

TOP

现场:地震医疗国家队今将在玉树建立移动医院

  新华网消息:4月14日12时40分,武警总医院接到中国地震局紧急出队的任务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相关人员携带医疗设备等迅速集结。
  19时15分,由北京南苑机场飞往灾区,抵达玉树机场后,由于从机场到震中结古镇的道路不畅,医疗救援人员在机场被困近3个小时。
  凌晨1:10分左右:医疗救援人员抵达玉树结古镇,协同武警青海总队医院救援人员立即展开救治,截止发稿时间,共救治160人左右。
  据介绍,玉树区医院现已瘫痪,4月15日,医疗队将建成移动医院,以便处理重症病人及进行相关手术。

TOP

美国专家:地震频发并非异象 连续强震间无关联

  美国《新闻周刊》杂志网站4月14日发表文章称,进入2010年以来,世界各地连续发生多次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在很多人看来,地震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似乎2012的可怕场景要提前到来了。不过,根据地质专家们的说法,和历史同期相比,今年的地震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多,只是人们的关注度提高所致,而且这些接连发生的地震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自然灾害极不正常的一年

  文章指出,昨天,中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6.9强烈地震,造成至少600人死亡,10000人受伤。一周以前,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发生7.7级地震。在那之前的两天,墨西哥发生7.2级地震。今年2月末,智利遭遇8.8级地震。而此前一个月,海地发生的7.0级地震造成将近23万人丧生〈看这一系列的地震事件,2010年就像是到了世界末日一般,至少是自然灾害极不正常的一年。

  不过,美国的地质社会学者和专家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的看法是,地震数量并不比往年多,是我们更为关注而已。目前来看,地球每年发生的7.0级以上地震数量大致上保持稳定。根据1900年以来的历史记录,每年地球大约发生17次7.0至7.9级地震,1次8.0级以上强震。这种统计数据需要得到重视,因为地震级别提高1.0,意味着地表运动增加10倍,释放出的破坏性能量提高32倍。到目前为止,今年在智利发生的8.8级地震应归于“巨震”之列,另外五次7.0级以上的地震也已记录在案。美国地质勘探局震灾协调员迈克尔-布兰皮德表示,“今年多次地震连续发生对人们构成了一定影响,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从地球本身的角度来看,地震的数量并不存在异常。地震的确很惊人,也很可怕,但并没有什么不正常。”布兰皮德注意到,年度地震数量会存在差异,很多年份的地震数量都会超出平均值。过去12个月里发生了18次7级或7级以上地震,和历史统计数据大体相当,而在过去三个半月时间里发生了6次地震,只是略高于平均值。

  过去十年,2007年的地震最多 2004年地震伤亡最严重

  在过去的十年中,2007年的地震来得最为猛烈,共发生了4次8.0级以上强震。2009年仅发生了一次这种级别的强震,同时还有16次7.0级以上的地震。2004年是地震造成伤亡最严重的一年,约有22万8802人死于地震(截至昨天,2010年地震伤亡人数达到了22万3142人)。据布兰皮德所说,历史上,1943年共发生了32次7.0级以上地震,是平均值的两倍,而有记录的最强地震发生在1963年的智利,地震级别达到了9.5。

  人们感知地震能力提升

  如果要说是全球地震发生频率或地震级别在增长,倒不如说是多种原因导致人们感知地震能力的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地震震中被准确定位。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数据显示,1931年时全球只有大约350个地震台,而今天这一数字超过8000。目前,美国全国地震信息中心每天能够定位50次地震,每年的总数为2万次。美国地质勘探局发言人克拉莱丝通过Twitter表示,随着通讯科技的迅猛发展,如今众多地震台能够根据全球各地的数据发现刚刚发生的地震并以更为广泛的方式告知公众。布兰皮德表示,“地震台网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能够更快速更准确的报告地震情况,关于建筑的易损性和有震感人群数量等信息能够在几分钟内传递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每个角落。”

  近来地震引人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地震发生的地点。如果最近这些地震发生在大洋深处而不是人口稠密地区,相信人们对地震的关注要少得多。布兰皮德指出,“坦白说,大概最重要的原因是人越来越多了。地球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靠近赤道附近,而很多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区域。全球各地都可能发生地震,而我们让遭受地震袭击的目标越来越多。如此一来,地震对人类造成影响的机会越来越大,当其偶然发生在海地时,便成了举世关注的焦点。”

  连续强震间无关联

  对于今年发生的地震之间似乎存在关联的说法,布兰皮德表示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能够表明这些地震之间存在具体的联系。而且,从海地和中国发生的地震来看,其作用范围具有局限性,且相距十分遥远,之间不大可能存关联。他还指出,“智利地震是100年内的第五大地震,地震波敲响了全世界,有可能对那些即将发生地震的地质断层产生影响。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够了解到大地震对其他地区的地震能够产生作用,不过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无法得知,而且目前的知识水平也不允许我们采取任何行动。但是,这可以作为一种提示。”(雅龙)

来源;新浪网

TOP

工程师测出玉树地震,曾上报国家地震局

工程师测出玉树地震,曾上报国家地震局
作者:肖明 胡雅君   发布时间:2010-4-15 10:13:03   
“地震预测要重视资料共享”  

    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让山西省地震局侯马地震台工程师余向红感到心绪复杂。  

  此前一天,他在地震预测卡片填上了一份短期地震预测的报告上报国家地震局。他预测,在2010年4月14日到2010年4月17日之间,在北纬32.7-33.7度、东经95.8-96.8度的范围,即青海玉树附近,将发生5.0-5.5级的地震。  

  他预测的时间和地点都对了,但是震级有些误差。“我以前预测过很多地震,错报和漏报都很多,报对的占了比较少的一部分。”他说。  

  而这次地震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导致,机理是什么,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与汶川地震关系如何,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对余向红和国家地震局台网中心原首席预报员孙士鋐进行了采访。  

  《21世纪》:这次地震的成因是什么,与前不久发生的唐山地震有无关系?  

  孙士鋐:目前地震的原因还在研究之中。  

  我认为与唐山地震毫无关系,但是此次地震和之前的汶川地震有一定关系,因为它们都是处于青藏块体。这次7.1级地震发生之前当地发生过一次4.7级地震,之后又发生了一次6.3级地震,我估计在未来可能还会有5级左右的余震。地壳活动的能量不可能一下子就释放完,还会有一些中强度的地震发生。  

  《21世纪》:全球地震是否进入活跃期,成因如何?  

  孙士鋐:我认为现在进入地震活动的多发期,成因方面可能是因为受地球活动周期性影响,可能是地幔对流导致。  

  《21世纪》:在地震预测上,你是用了什么样的预测方法和仪器?  

  余向红:我从1990年代开始研究地震预报,在多年摸索中,我自己创新了一个叫“强震远场震兆”的方法,能够对地震时间做到准确预报,并且可以用量的方法计算震级、地点。在2004年的时候国家地震局曾经派人来要过这个方法,但是最终有没有推广不得而知。我用的仪器是伸缩仪和水管仪,这样的仪器在台质较好的地区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地震。  

  《21世纪》:预测地震是个世界性难题,为什么很难时间、地点和震级都对?  

  余向红:错误预报当然有自己本身水平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仪器方面原因,还有我手头的资料只有侯马一个台,如果我有四五个台的资料就可以相互比对,降低错误率。我之前为了可以看到别的台的资料,也向上级部门申请过,虽多方努力,但是最终还是无果。  

  我测出地点和时间,主要通过仪器。但是因为仪器安装标准不高,仪器工作状态的灵敏度不合适,仪器维护不到位,造成资料干扰,再加之资料有限,导致在报震级的时候精确度不高。这方面今后要改进的话,还需要中国地震局支持,比如协调统一仪器安装标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及时更新。  

  《21世纪》:地震预测比较难,在减少地震灾害损失方面,我们能做什么?  

  孙士鋐:现在处于地球活动比较频繁的时期,我们国家需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公众在发生地震时能够合理应对,进行自救和他救工作。  

  余向红:如果中国地震局领导重视,地震预测这块是可以做好的。需要重视地震仪器的调试,资料的共享。在地震预报途径方面目前只有填卡片,通过邮局邮过去的方式才承认,但是我们是在震前三四天预测,再走邮局就来不及了。应该允许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预报地震。  

来源:共识网

TOP

日本专家称玉树地震能量堪比阪神大地震

据日本媒体报道,有 日本专家称,14日在中国青海省发生的地震属于板块内断层横移的直下型地震,地震的能量与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为同等程度。

筑波大学地震学副教授八木勇治分析说,引发地震的断层长约50公里、宽约15公里,最大约偏移了1.8米。地震的破坏可能持续了18秒。八木称,至少有3个不同的断层保持联动,“因为容易发生窄幅摇晃且周期较短,可能会给低层建筑带来巨大危害”。

静冈大学地震地质学教授林爱明分析说,可能是横跨中国内陆西北至东南一千公里以上的“鲜水河断层”的一部分发生了横移。据称,该断层附近最近约100年间发生了多次里氏7级左右的地震。

ps。来源于腾讯网。但所述“日本媒体”是什么没表明。
又:这“日本媒体”已经从别的渠道(www.dehua.net)得知,为“日本共同社”。

TOP

四川省人民医院为迎接青海地震伤员“紧急部署”

  中新网成都4月15日电(鄢银婵)记者15日10时50分从四川省人民医院获悉,青海玉树地震灾区200名伤员将紧急空运至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救治。为此,该医院于15日上午10时对此进行了紧急部署,目前整个医院都在为迎接地震伤员忙碌。
  据悉,目前青海玉树灾区的机场功能已基本恢复。为了使伤亡程度减到最低,对伤员救治采取就近原则进行治疗,四川成都成为距离灾区空间距离最近的救治地。
  15日上午10时,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到四川省卫生厅指令,为地震伤员准备200个床位。据该医院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就此次的救治工作作了以下部署:急症外科所有50个床位为地震伤员保留,骨科、胸外科、普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各保留15个左右的床位,感染性等特殊病人向康复中心转移。另外,门诊、财务进行分工,在急症处专门成立分预组,第一时间针对病人病情分科就诊,避免出现“5.12”时期的混乱情况,营养科则将监护起向每个伤员及其家属送营养盒饭的任务,护理部则要充分准备手术包。
  记者还了解到,由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床位一直比较紧张,骨科目前床位已经住满,还加了20多个床位。目前,医院正在想方设法确保地震伤员200个床位。

TOP

青海玉树地震已致617人遇难9110人受伤

  青海新闻网讯:15日中午12时,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中心举行第二次新闻发布会,新闻中心副主任、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刘贵有向媒体通报:

  “4.14”地震,截至2010年4月15日上午9点,地震共造成617人遇难,313人失踪,9110人受伤,重伤员970人,正在医疗点接受治疗的伤员有2300多人,其中,15000户民房倒塌,有十万灾民需要转移安置。截止到15日早晨8时,共记录到灾区余震总数为750次,其中3级以上余震8次,有一次6.0-6.9级地震。4.0-4.9级地震3次,3.0-3.9级地震4次。

  15日早上,中国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和青海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已分头开展工作,紧急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中。

  截至4月15日6时55分,青海省重大灾害紧急救援队玉树、西宁、海西、格尔木、海东、海北、果洛、海南、格尔木支队、青海省公安消防总队机关、总队医院共投入救援官兵242名,出动救援车辆27台(其中抢险救援车11台、指挥车6台、后勤保障车5台、出发前从省军区新购5台宿营车)。携带生命探测仪、液压扩张器、金属切割机、多功能手动破拆工具、救援三角架等5大类504件救援装备器材及2条搜救犬,已全部到达救灾现场参与地震救援。

  自14日19时20分起至15日凌晨5时许,有6架运输机从北京、广州、昆明、济南、成都等方向陆续抵达西宁机场。西宁机场14日共保障各类飞机起降80架次,其中抗震救灾39架次,运送救灾人员1942名,物资66吨,集结在西宁机场上的车辆达102辆。

  4月15日凌晨5点45分,随着杂多和囊谦两个县的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拨通,玉树机场固定电话、C网基站的运行正常,中国电信已经全面恢复了灾区通信。

  客运方面,截止昨晚十二点,青海省交通运输部门协调组织客运班车发放工作,西宁至玉树班车运行正常。同时积极做好应急运力动员准备工作,在西宁市各客运企业、旅游客运企业落实应急储备客运车辆209辆,在六州一地落实应急储备客运车辆85辆,合计294辆,8820客位。三是分四批次为救灾部队调派37辆客车、1520客位;为运送医疗人员调派9辆客车、300客位。全天累计调派客运车辆46辆,运送救灾、医疗人员1820人。并根据救灾、医疗人员运输情况陆续安排运输车辆,连夜再运送800余人。货运方面,现已储备应急货车484辆,总吨位5955吨,24小时待命。目前已从西宁机场装运救灾仪器12车、从海西调运8辆车运送帐篷前往玉树灾区。

  据省公安消防总队前导干部从地震灾区前线发来的消息,今晨4时25分,甘肃消防总队第二批增援力量中两辆车在奔赴灾区途中,由于道路条件极差,可见度低,在距离果洛州玛多县35公里处,发生追尾事故,一辆抢险救援车发生侧翻,一辆车水箱受损。事故造成3人受伤,我们在此也提醒抗震救灾过往车辆谨慎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省国土资源厅重点做好了灾区特别是玉树县城周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严防地震引发的新的塌方、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立了抗震救灾突击队,从厅直属地质勘查和测绘单位抽调5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抗震救灾突击队,目前正紧张准备物资器材,待命随时听从省抗震指挥部调遣。针对震区房屋倒塌,当地群众急需食品和饮用水的实际情况,省国土资源厅已调集17辆大型运输车,迅速在西宁采购方便面、罐头、酥油、炒面、压缩干粮和纯净水等物资,救援车队准备最迟于16日上午出发,将救援物资送往灾区。

TOP

阿坝军分区医疗突击队奔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

阿坝军分区医疗突击队奔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5日 12:24  中国军网
  中国军网4月15日电 毛吉春、陈汉林报道:得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后,四川省阿坝军分区立即组织一支由该分区医院医务人员和常态民兵救援队组成的医疗突击队,于14日晚22:00赶赴地震灾区救援一线参加救灾。

  四川省阿坝州是"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所在地,与青海省接壤,当得知玉树地震消息后,该军分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赴地震灾区参加救援相关事宜,迅速组织曾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作出突出贡献、有着丰富救援经验的医务人员和常态民兵组成医疗突击队,在该军分区刘桂忠参谋长、政治部乐宏成副主任带领下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动员中该军分区司令员夏春喜同志要求,救援队的同志要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解灾区人民之所困,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为灾区人民奉献大爱;要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充分运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始终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作风,为保护灾区人民生命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据该医疗突击队救护组组长、阿坝军分区医院仁真院长介绍,他们于今晚从阿坝州府马尔康出发,昼夜兼程,行程900余公里,预计4月15日晚抵达灾区参加救援行动。

TOP

姚明关注玉树地震灾区 大姚称将尽力提供援助

腾讯体育讯 北京时间4月15日,NBA常规赛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火箭在主场迎战新奥尔良黄蜂。姚明来到丰田中心关注球队的最后一场比赛,但是他显然更关注青海省玉树地区的7.1级地震。姚明表示在地震发生之后,姚基金已经开通了一条联系美国和玉树灾区的热线,而且他还为灾区的人民祈祷,并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解救和更好的治疗。

“昨天晚上我听说青海又发生地震了。”姚明有些伤感地说,“这次又是发生在中国的西部,而且我了解到已经有500多人在这次地震中丧身了。我真的非常难过,这太不幸了。现在我能做的只是希望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人们能节哀顺便,希望他们能尽快得到救助。当然,在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需要帮助,我也会看看我能做些什么。”

姚明已经开始行动了,因为姚基金已经开通了一条美国通向灾区的热线。“我认为有必要开通这条热线,因为灾区的人民在美国有亲人,而且也能为那些愿意帮助中国的美国人提供方便。”姚明说,“他们通过这条热线能联系到灾区,我希望这条热线能够给大家提供帮助,我们的基金(姚基金)也会尽力提供援助。”

最后姚明表示希望灾区的人民能够得到及时的解救和更好的医疗,“我还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但是我相信经过上次的地震之后,我们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在搜救幸存人员方面应该能做得更好,而且这也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姚明说,“我希望那些受困的幸存人员能得到及时的解救,希望那些受伤的人员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我也会为他们祈祷。”

来源:腾讯网

TOP

全球关切玉树地震 多方表态支持救灾

  14日发生在中国青海省玉树的7.1级地震引发全球关切,各国家和地区政要及华人华侨纷纷致电慰问,表态支持中国抗震救灾,并有华人社团准备发起相关赈灾活动。

  此次地震发生于14日凌晨7时49分许,数小时后,日本的西日本新华侨华人联合会副会长胡士云紧急联络当地华文媒体,发出西日本新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李国夫代表当地华侨华人和留学们的慰问电。

  李国夫在慰问电中表示,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海外侨民,我们将持续关注震情,并将积极行动起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救灾援助活动。

  台湾海基会致电大陆海协会,慰问电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今日上午发生7.1强震,造成民众生命财产损失的严重灾情,本会深表关切,请代为转达诚挚慰问之意。”

  此外,台湾红十字组织表示已与中国红十字总会联系,表达台湾民众对青海强震的关切,并承诺将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与援助,该组织已联系台北市政府消防队,随时可以出发至青海协助救援。台湾消防部门也表示,只要任务命令下达,搜救队在4个小时内可到机场集合起飞。

  远在欧洲的德国总理默克尔14日表示,向青海受灾人民、遇难者以及他们的亲属致以最深切的慰问,“中国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伤亡令我感到十分悲痛和震惊。”

  欧盟领导人当天也发表声明,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当天遭受里氏7.1级地震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表示关切和慰问。欧洲议会议长布泽克说,在他本人正在为祖国波兰的飞机失事事件感到悲痛之际,他向在玉树地震中的遇难者表示哀悼,并对遇难家庭表示慰问。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欧盟将坚定地与中国政府和人民站在一起应对这场自然灾难,并随时准备向中国提供帮助。

来源:人民网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