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玉树地震灾区已全面实现应急供电正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0日10:55  青海新闻网-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讯 记者从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国家电网省电力公司已增至三个,甘肃公司、四川公司与青海公司并肩奋战,玉树地震灾区停电及损失情况已探明,灾区应急供电正常工作。

  据介绍,近两天,电力部门集中调动所有发电设备保障供电负荷最严重的玉树机场供电安全,至17日下午,玉树机场35千伏线路恢复正常供电,成为机场主供电源,机场用电可靠性明显提高。

  为尽快保障玉树地区原有的10条10千伏供电线路尽快恢复供电,青海省电力公司主动承担起6条线路的重建任务,并于17日下午实现5条线路恢复供电,目前,玉树灾区供电能力恢复状况平稳。(作者:解丽娜)

TOP

郭卫民:玉树地震信息发布透明 不可能隐瞒死亡数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0日11:02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今日表示,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整个信息的发布是及时的、公开的、透明的,不会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隐瞒死亡数字。

  4月20日上午10:0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解放军和武警参加青海玉树抗震救援工作情况。郭卫民是在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就有记者问到的有关玉树地震死亡人数问题,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黄雪平大校说,最新死亡人数的问题。我可以告诉一个数字,从我今天上午离开办公室到这个地方的路上,我了解到的信息是,截至昨天下午16点,最新的死亡人数是2039人。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指出,这次地震发生后,整个信息的发布是及时的、公开的、透明的,对媒体的采访也是开放的,“所以我想不会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隐瞒死亡数字。”

TOP

地学专家发现玉树地震地表断裂带 长度达477米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4月17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赶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应急地质调查的三位专家,在玉树县禅古村附近发现了连续延伸长度477米的地震地表破裂带。

  据了解,4月16日16时40分,马寅生、张永双、胡道功三位专家抵达玉树县,立即对县城地震受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随后,他们与国土资源部玉树地震应急专家组会合,共商下一步工作安排。经国土资源部玉树地震应急专家组与青海国土资源厅接洽,确定近期的工作重点是灾后重建地质灾害评估、地震断裂调查和避让选址,地质力学研究所三位专家承担了玉树地震断裂调查和避让选址工作。

  4月17日,三位专家在玉树县禅古村附近发现了连续延伸长度477米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并对地震破裂进行了较精细的测量,发现该断裂带总体走向310°~325°,呈左旋—逆冲特征,可见最大垂向位移57厘米,水平位移30厘米。在主破裂旁侧发育斜交的分支张裂缝,在地表断裂附近的禅古村房屋全部成为废墟。

  据悉,今后几天,三位专家将继续开展震中区及其他地表破裂的应急调查工作。

来源:中国新闻网

TOP

青海玉树余震继续呈正常衰减

  新华网西宁4月20日电(记者 马勇)记者从青海省地震局获悉,截至4月20日10时,青海玉树震区共发生余震1258次,余震继续呈正常衰减趋势。

  青海省地震局预报中心副主任马玉虎介绍说,已发生的余震中,3级以上余震仍为12次,最大震级为6.3级。4月17日以后,玉树震区未发生3级以上余震。

  目前,中国地震局已经调集力量,在震中150公里范围内设置了8个测震台站。18日,中国地震局物探中心又紧急调集30台微震仪赶赴玉树加强余震监测工作,截至19日20时,已有14台微震仪架设完毕投入工作。

来源:新华网

TOP

青海玉树地震:不影响西气东输管线

  生意社4月20日讯 昨晚,记者电话采访了青海省地震局,得知此次地震给玉树州及周边地区带来伤害较大,但是西气东输、周围的文物和水质受到的影响不大。

  不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管线

  玉树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一直是国家西气东输的重要战略地区。西气东输管线经过青海等地。此次地震,是否会对周围的西气东输管线造成影响呢?

  “对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国家大型工程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任铁生说,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尚浅,大约是33千米左右,影响面积相对较小,对稍远地区的破化性不大。因为国家的西气东输管线在青海省的部分主要是靠近青海湖,当地地势较为平坦,距离震中有500公里左右,受地震的影响不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西气东输管线爆裂或者运输障碍方面的报告。

来源:化工网

TOP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玉树地震监测能力较弱

  4月14日早晨7点49分左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初步判定)。

  这是玉树地区近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玉树是一个地震多发区,并有7级以上地震的记录。该地区之前最近发生的地震是在2006年7月18日,震级为5.6级,并伴有多次余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称,这次地震的发生标示着我国有可能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时段。2008年,我国大陆地震比较活跃,全年5级以上地震达99次,是正常活动年份的4~5倍(中国大陆年均20次5级以上地震)。2009年,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水平明显低于2008年,仅发生两次6级地震,且2009年8月28日青海海西6.4级地震后,已连续7个多月未发生6级以上地震。

  在此背景下,在地震发生当天,《中国经济周刊 》采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 ,他从最近几年我国地震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地震预测难题等方面,对本次玉树地震的情况作了更深入的解读。

  张晓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玉树地震与2008年的汶川地震同属一个块体——巴颜喀拉块体,且根据最近几年的地震统计,这一块体周边非常活跃。从预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不成功的预测。

  与汶川地震同属一个地块

  《中国经济 周刊》:对于本次发生在青海省玉树县的地震,7.1级是最终确认的震级吗?会否像汶川地震那样,随后可能做出修改?

  张晓东:是确认过的。这次地震虽然发生在人口比较稀少的青藏高原 ,但是,地震震中距离玉树县同时也是州政府的所在地比较近,对当地建筑物特别是土木建筑物破坏比较大,目前媒体报道出来的死亡数字是数百人,这个数据还会随着时间的推进持续的增加。

  《中国经济周刊 》:接下来发生较大级别的余震的可能性大吗?

  张晓东: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包括6.8级的和5级以上的较大的余震。

  《中国经济周刊》: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这次玉树地震,和汶川地震有关系吗?

  张晓东:从动力学环境来讲,地震间都是有关系的。这次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带上,震源机制为走滑型地震。地震位于巴颜喀拉活动地块南边界,与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8.0级地震同属一个块体(汶川地震位于巴颜喀拉地块东边界)。

  而实际上,最近几年中国大陆比较大的地震的分布,证明这个块体的周边是比较活跃的。1996年喀喇昆仑山发生过7级地震,1997年西藏玛尼发生过7.5级地震,2001年昆仑山口西发生过8.1级地震,2008年3月份,新疆和西藏交界的于田发生过7.3级地震,后来就是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汶川8.0级地震,再加上这次玉树发生的7.1级地震,这些地震都是沿着巴颜喀拉地块周边地区发生的。

  巴颜喀拉块体北边界是昆仑山,南边界穿过了唐古拉山地区一直与川滇藏交界,东边界就是龙门山断裂带,汶川地震就是位于该地块的东边界龙门山断裂带上。

  “这次肯定不是成功的预测”

  《中国经济周刊》:那么,对于这一地块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是不是我们最近几年地震监测的重点?

  张晓东:应该说全国所有的地区都是我们监控的重点,特别是我国南北地震带 ,包括汶川地震和这次玉树地震,都是在南北地震带上。而且,我们地震预测有严格的会商制度,时时会商,重大异常都是不过夜,发生显著性事件都是要及时会商,这些工作都是一直在做。

  《中国经济周刊》:但是,我们注意到,这次玉树地震发生之前,没有针对性的预测出来。

  张晓东:应该说这次肯定不是成功的预测。尽管大家也都时时地关注地震活跃地块的发展变化,但是大家都知道,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不过,随着地震的发生,人类对地震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很多专家都进入到这个领域,毕竟,地震关系到国计民生。

  《中国经济周刊》:就这次地震而言,根据台网中心的监测,在7点49分发生7.1级的主震之前,早晨5点多的时候,已经发生了4.7级的前震 ,这中间其实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如果在前阵发生后及时做出即将发生更大级别的主震预测,损失是不是可能小很多?

  张晓东:在中国大陆地区,5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20次,4级以上每年至少有一两百次,至于说4级地震发生以后,后面是否会马上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这是很难预测的,同样是世界级难题。

  但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1975年海城地震 ,那是因为海城地震的前震形成一个序列,同时观测到了比较多的异常。但我们只能说在条件比较有利的情况下,能够做出一定程度的甚至成功的预报,预报不成功的比较多,4级地震发生以后会不会发生7级以上地震,这在科学预测上是比较难的。同时,这一地区地震监测能力总体上比较薄弱,台网的工作环境也比较恶劣。

  玉树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弱

  《中国经济周刊》:既然已经知道这个地区处在比较活跃的地块,为什么监测能力会比较弱呢?按道理,在这一地区的台网建设上应该会优先投入。

  张晓东:最主要是受观测环境所限,在那里做大规模的观测和实时观测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应该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包括这一地区在内的我国地震台网建设都有比较大的发展。以前,青藏高原这一块地震比较多,但是,这一地区的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相对比较弱。

  地震台网的发展不光是与地震是否频发有关。我们常说防震减灾,地震监测还和减灾有关,某一地区的地震形成灾害,一方面是因为地质构造 ,同时还和这一地区的人口分布以及建筑情况都有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而且,地震活动不是局部的,地下的运动都是互相有关系的,我们的台网不可能局限在非要监测一个地方,而是要普遍铺开,要监测整体运动的情况。这几年,通过我们台网铺开,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运动,认识比以前要深入多了,比以前更深入的认识了中国大陆比较活跃块体的运动特点和运动方向。通过这些观测,比以前更深刻地认识了一些地震发生前地质构造的环境和地震发生的特征。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会不会对分布于这一地区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给出提示或要求?

  张晓东:按国际惯例和经验,要将所有建筑物要变成非常抗震需要非常大的国家实力。所以,一般来讲,不同地区的建筑物在设计时采取的抗震级别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地区历史上地震活动比较少,采取的抗震标准可能会低一些,有些地区地震活动比较多,采用的抗震级别就高一些。

  《中国经济周刊》:在日本,已经在做地震发生以后的及时预警工作,以尽量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在地震预警方面我国的情况如何?

  张晓东:地震发生以后,根据地震波传播的速度比电磁波信号的速度慢,这就使得利用时间差做一些预警成为现实,比如高速铁路,如果地震比较大,有可能导致出轨事件发生,所以,通过这个时间差做一些预警,使高速铁路及时制动。还有就是,及时切断煤气水电。这些方面都是一些实际工作,我国也已经开始做了。(叶建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

TOP

玉树地震极重灾区约900平方公里 呈4大显著特点

转自:中国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0-04-20 12:27:04

  20日上午9时,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中心在西宁举行第十四次新闻发布会,省地震局就“4.14”抗震救灾情况向媒体进行通报。

  据地震局发言人介绍:据中国地震局现场应急工作队初步调查,灾区房屋结构类型主要有土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其中农村地区大部分为土木结构房屋,城镇房屋土木结构占70%以上,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约占20%左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约10%。地震造成大量房屋破坏,极灾区结古镇的土木、砖木结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砖混结构房屋80%以上倒塌,框架结构房屋约20%倒塌。所在地的结古镇,最大烈度达到9度强。重灾区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截止20日08时00分,发生余震为1252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12个,最大余震为14日9时25分的6.3级。

  经地震部门现场应急工作队的初步调查,地震波及的范围约3万平方公里,主要造成玉树县和称多县部分地区共12个乡镇受灾,人口约10万人,极重灾区约9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玉树州府通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

  此次地震有以下4个显著特点:

  1、地震发生地点靠近城镇。此次地震震中位于玉树县城附近,震害现象沿活动断裂呈带状分布,穿过县城,烈度达到Ⅸ度,对城镇房屋、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造成严重破坏,供电、通讯一度中断。

  2、灾区设防薄弱,土木结构房屋破坏严重。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灾区房屋结构类型以土木、砖木结构为主,抗震性能差,毁坏严重。

  3、地形效应和构造效应明显。灾区居民点的分布与发震构造方向一致,因此造成破坏较大,沿江、沿河谷地带房屋震害破坏明显严重。

  4、灾区环境恶劣,救灾难度大。地震发生在高原山区,地形复杂,环境恶劣,交通困难,抢险救援人员出现不同程度高原反应,加大了救灾难度。

  发言人说,此次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断裂带,断裂整体呈北西西向展布,此次地震断层面近乎直立,为左旋走滑运动。地震断层的破裂时间为20-23秒,破裂长度为60公里左右。

  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地震局依据地震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地震应急I级响应。全面部署了应急工作,全省地震系统进入应急状态。震后30分钟青海省地震局派出了8人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赶赴震区。随后,根据灾情和现场应急工作的需要,陆续派出5批33人的现场地震应急工作队。同时将震情和灾情信息在第一时间上报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并向新闻媒体进行了通报。截止20日08时00分,青海省地震局共召开地震趋势会商会25次。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已对30个区域、150余处废墟进行了搜救与排查,成功救出7名幸存者,确定了85名遇难者位置,协助清理出5名遇难者遗体。救援队医疗分队接诊720余人,各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在灾区共救出193名幸存者。地震部门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伍160余人已在震区21个乡镇范围内开展了地震监测、人员搜救技术指导、灾害调查评估、房屋、桥梁安全鉴定、震情趋势判断等工作。在灾区架设了5个流动地震台站,7套强震观测仪器,1台大地电场监测仪,震中周边150公里范围内共有8个测震台站,提高了对余震的监测能力。同时中国地震局又安排中国地震局物探中心携带30台微震仪赴灾区,18日已在震区开始仪器架设工作。截至19日20时,已完成14台微震仪的架设。为了做好灾害调查和评估工作,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分30个小组,行程5万余公里,完成了100个调查点75个抽样点的灾害调查工作。

  发言人说,下一阶段,省地震局将继续强化震区余震监测,做好震情趋势研判工作;做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相关工作。

TOP

地震灾区医疗重点转向防疫 专家:不会有鼠疫

2010-04-20 12:38:26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南方日报4月20日报道

疫情形势紧迫防范力度加强

救援进入第6天,离地震发生140多小时,疫情爆发的风险逐渐增大。青海省卫生官员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除继续救治地震伤员外,灾区医疗工作的重点将转向卫生防疫。

受灾群众安置点人口密集,人疫防范难度大,在赛马场安置点一万多人于此衣食住。除此,近几年当地的动物间鼠疫疫情处于活跃期———每年4月,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将陆续结束冬眠出蛰,鼠疫会在动物间传播,人如果被携带疫菌跳蚤叮咬,很可能感染鼠疫。

“灾区防疫工作任务紧迫,需要加强。”昨日,在玉树州体育馆受灾群众安置点,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副队长、呼吸科博士樊豪军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每天最少两次消毒

昨日下午,该中心主任李光清告诉南方日报记者,高原气候多风,赛马场里经常尘沙飞扬,巨大沙团可达10米高,防疫难度很大。“每次喷洒都要花费三四个小时的时间,药水浓度也很高,但效果并不好。”

李光清说,9名防疫队员,每天使用两种药水对赛马场,进行少则两次多则四次的喷洒,区域既包括帐篷,也包括场内的裸露地表。“但不到10分钟,消毒药水就被吹散。”为了避免发生流感、痢疾、鼠疫等传染病的聚集爆发,四川省甘孜县卫生局原本也承担赛马场的消毒工作,但两台喷雾器均已损坏。

加紧防范动物疫情

昨日下午,记者走在玉树县街头,恰好碰到玉树县动物防疫检定所的工作人员嘎松正在喷洒消毒水。他告诉记者,每天要对几万平方米的灾区进行消毒。昨日上午,防疫队已发现了十多只死亡的动物,他们将把这些动物尸体运到垃圾场,集中焚烧处理。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副队长、呼吸科博士樊豪军告诉记者,他们对灾区的防疫工作格外重视,在日常的救治中非常注意灾民是否会出现发热情况。另外,通过发放传单等多种方式加强防疫宣传。“目前,灾区还没有发现疫情和传染病。”

“受灾群众数量正在减少,但是救援人员、记者的数量在增加,主要还是集中在高原反应。”樊豪军说,地震过去6天,医疗点救治工作逐步扩大到四个方面:第一,常规工作保持不变,继续接治受伤群众;第二,为附近医疗点和医院提供药品和人员帮助;第三,进一步开展巡诊工作;第四,加强防疫力度。

力争大灾后无大疫

另据卫生部信息,为了防控鼠疫和其他传染病发生流行,卫生部门制定出《玉树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并于4月14日派出首批7人卫生防疫队赴灾区,至16日已向灾区派遣16人的卫生防疫队员和10名鼠防专家,破伤风疫苗1.5万人份以及水质检测设备等,指导和开展鼠疫防治和灾区消杀灭、疫苗接种、饮用水水质和传染病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工作。

青海省卫生厅官员表示,近期将进一步充实卫生防疫力量,科学处置遇难人员遗体和动物尸体,并积极协调卫生部派遣卫生防疫专家组,赴灾区指导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力争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赵洪杰杨大正

■相关

鼠疫成灾区最令人担心隐患

疾控专家:当地鼠疫多在山上,居民聚居区不必恐慌

南方日报讯(特派记者/陈枫)随着搜救工作基本进入尾声,防疫已经成为灾区的最迫切任务。连日来,鼠疫成为灾区最令人担心的隐患。卫生部昨天发布消息称,当地尚未发现鼠疫传播源旱獭的活动迹象。

昨天,在玉树结古镇街头,穿着白色防护服、喷洒消毒水的卫生防疫人员明显增多。他们主要来自解放军防疫分队和青海、四川等地疾控中心,但目前防疫人员、消杀药械仍需增加。


由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属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每年4月底,旱獭将陆续结束冬眠出蛰,鼠疫也随之在动物间传播。人如果被携带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就有可能感染鼠疫。当地最近一次大规模疫情,是2004年发生在该自治州囊谦县,共发现病人14名,死亡6人。而且,以往灾后防疫实践表明,地震易导致鼠疫疫情流行。鼠疫会冒出来给救援添乱吗?

“不必过于恐慌。玉树受灾居民聚居区以往未发生过鼠疫疫情。”著名鼠疫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俞东征则表示,青海省玉树州旱獭分布区域为海拔4000米—4500米的地方,长期以来该地鼠疫疫情均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山上。而在此次遭受强烈地震灾害的居民聚居区,主要为河谷地带,并非旱獭集中、容易发生鼠疫流行的区域。

俞东征认为,如果旱獭过早被惊醒出蛰,并出现异常情况,就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尽管从目前看,鼠疫尚不能对灾区救援构成太大威胁,但疫情监测决不可有丝毫放松。”

来源:网易新闻

TOP

中国青海玉树地震遇难人数达2046人

2010-04-20 13:16:40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编辑:孙亚萍

  国际在线消息:截至4月20日上午10时,中国青海玉树地震已造成2046人遇难,失踪193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务院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4月14日7点49分,中国西北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TOP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中国青海玉树14日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后,全国上下团结一致、紧急行动。来自部队、公安、消防、医疗机构以及民间力量的上万名救援人员持续奋战在玉树震区救灾第一线,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慰问指导,各地群众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国际社会纷纷对中国政府指挥下的抗震救灾工作表示高度赞扬和积极评价,并祝愿灾区人民早日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代表柬人民向青海玉树地震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并向遇难者家属及受灾民众表示诚挚慰问。他对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中国领导人亲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表示高度赞赏,并高度评价中国正在进行的抗震救灾工作。

  坦桑尼亚总理平达就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慰问,并称赞中国的抗震救灾行动迅速。他还称赞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都亲临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在危难时刻与人民在一起。

  新西兰外交部长麦卡利发表声明说,中国拥有良好的灾害应急反应机制。位于偏远山区的青海玉树地区发生地震后,中国迅速组织了抗震救灾。作为中国的亲密朋友和伙伴,新西兰将通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向地震灾区提供40万新元(约合28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日本《朝日新闻》以“决不放弃”为题撰文说,目前已过了72小时最佳救援时间,而中国救援队员们仍然高喊“决不放弃”,奋力坚持搜救。文章还赞赏说:“在国外出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前结束访问,回国投入到救灾活动中。此外,在欧洲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也缩短行程紧急回国。”

  《读卖新闻》发表文章称赞中国政府对灾区的补助发放及时,并引用温家宝总理在视察灾区现场的讲话:“抗震救灾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坚持下去,决不放弃。”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说,帐篷和毛毯等大批救援物资开始运入玉树地震灾区。与此同时,胡锦涛主席提前结束对拉美的访问,于18日飞抵灾区视察灾情,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国家领导人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居民说,在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视察灾区后,人们的士气提高,情绪也逐渐平静下来。(本文来源:新华网)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