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原创》鱼腥草-太刺激了吧!

《原创》鱼腥草-太刺激了吧!

五六月间,曾经有过一阵子甲流恐慌,那时几乎人人带口罩谈虎色变,为了这事,曾经做了一点努力,也写过一篇短文,记下了自己的一个奇特的经历和体会。现在已经进入初冬,流感更易流行,人们的情绪又渐渐紧张起来了。虽然现在已经有了预防针剂,但是数量极少,因此很难得到依靠甲流疫苗注射来预防,因此把那时写的一篇短文在这里登一下,博大家一笑。但是,现在的鱼腥草应该是已经很老了吧。

            鱼腥草-太刺激了吧!

  前几天,有朋友发来了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新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虽然我不懂中医药,但由于曾经得到过该局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对该局颇感兴趣,正值新型流感流行之际,就饶有兴趣地看了。

  首先看到的是一些常用食物的方子。如葱,萝卜,香菜,姜,枣,赤小豆,绿豆等物组成的方子。可我觉得这些都是寻常的食物。没有什么新鲜之处。我胡思乱想了一下,觉得既然很多药物用多了就失效了,会不会预防药物也是这样呢?这时,鱼腥草,败酱草,马齿苋等进入了我的视野。但,败酱草我不认识,首先排除。马齿苋呢,虽然认识。但不知道哪儿有,而这个鱼腥草呢,我在农村时曾经用来尝试治疗感冒的,在日本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东西了。对了,就用它试一试。

  星期五下班以后,在所住大楼附近闲逛,发现一大片鱼腥草,而且正值采摘季节,许多小白花正在开放,中间矗立着粗壮的花蕊,围绕着花蕊是呈十字排列的肥厚的四片花瓣。叶子呈心形,颇有点象扑克中的黑桃A。折下一段闻一闻,一股熟悉的类似于鱼腥味的气息扑鼻而来。对,就是它了。我小心地选择了三十片左右的草叶,标准的中等大小,没有残缺,正面反面都没有病害的痕迹,还有一条标准,要嫩一点,怕咬不动。回家,想一想,又把所有叶柄都除去了。此时发现,大约有一半的叶子在叶背处稍微有点绛红色存在。我想,这大概是在成熟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吧。我想这东西应该比买来的什么蔬菜都要干净,不会有农药,化肥之类的有害物质存在。因此,稍微用水洗一下就开始炮制了。找一个牛奶盒子,剪开,铺在切菜板上,然后切碎这些葱绿的叶子。生怕把鱼腥味弄得到处都是。找几瓣大蒜捣成泥,然后加入少许镇江醋搅匀。就这样,预防新型流感的自制药物炮制成功。

  举起筷子,瞧着这颇有点象当年吃忆苦饭时吃的野菜团子,心里踌躇,这会是个什么味道,鱼腥味,加上生大蒜味,加上醋的酸味,会是个什么味道呢?反正肯定不会是什么美味了。想起喝中药时,怕苦,忍着苦,一口气全喝完的经历,把这绿团子拢了拢,嘿,够大,一口气放进嘴里,不咀嚼。吞下去。嘿,意外,没有鱼腥味,难道是时间久了鼻黏膜麻木了?没有生大蒜味,甚至也没有醋味!什么都没有,是的。想像中的感觉并没有出现。但是马上,没想像到的感觉出现了。一股热流,顺着咽喉,食道,直通胃,热,真是热。有点象喝烈性烧酒,不,不完全相同,烈性烧酒的感觉是涓涓细流,而鱼腥草的感觉是汹涌急流。还真有点受不了。紧接着不对劲啊,胃开始痉挛,疼痛,不过,仅仅是在胃的上部,胃的入口处。受不了,气都快喘不过来了。我赶紧往胃里塞其他食物。过了一会儿,这痉挛才慢慢地平缓下来。哦,我的天哪,这个滋味,平生第一回经历。我想,为什么中医药管理局不做一个说明,说明此物必须饭后服而不能空腹服呢?难道那些专家们没有尝试着自己吃一点吗?这滋味可不是闹着玩的。第二天上午,腹部着实咕噜咕噜了一回,我怕会引起腹泻,好在没有。

  上网查了查这鱼腥草,发现这东西是“辛,微寒”,这“微寒”的东西竟然能够引起这么大的生理反应,引起食道的燃烧感觉,不可思议。但理解了为什么第二天会咕噜咕噜了。往下看,看到“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哦,大概这就是被推荐用来预防流感的原因了。再往下看,居然在西双版纳地区,被作为常见的野生“蔬菜”!,嘿嘿,西双版纳人厉害,佩服一下。继续往下看,“相传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的俘虏,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但回国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勾践亲自上山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终于发现了一种。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难关。”居然这小小的鱼腥草还有这么一段典故。嘿,不错。

  人生百味啊!这人生不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种新奇的经历才丰富多彩的吗?我又多了一个新奇的经历。

[ 本帖最后由 王庆平 于 2009-11-20 11:55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