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六十年来的中国

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50)

 12月2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决定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通过省、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会后,地方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先后由各地人民政府召开,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的一种过渡形式。

  同日 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成立于1947年5月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首府由原驻地乌兰浩特移至张家口,后迁至归绥(今呼和浩特)。

  12月6日 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统一办理留学生及学者回国事宜。从1949年8月至1955年11月,共有1536名高级知识分子从海外回国参加建设。

  12月16日 毛泽东抵达莫斯科对苏联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访问。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政府全权代表周恩来、维辛斯基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和《中苏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

  12月23日—31日 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改革旧教育的方针和步骤,确定了发展新教育的方向;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

  1950年

  1月6日 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颁发布告,宣布收回在京的外国兵营地产,征用兵营及其他建筑。1月和4月,北京市军管会收回、征用美国、法国、荷兰和英国的兵营地产;6月和9月,天津、上海市军管会先后收回、征用法国的兵营地产。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大陆的驻军权被彻底取消。

  2月24日 政务院发布《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

  3月3日 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以遏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4月14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关成立,萧劲光任司令员。

  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施行。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婚姻制度。

  同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向华南、西南等地和沿海岛屿的国民党军队残余力量展开最后的围歼。到1950年6月,解放了除西藏、台湾和少数几个岛屿以外的广大国土。

  6月6日—9日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毛泽东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

  6月25日 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28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对美国侵略行径进行严厉谴责和抗议。

  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公布施行。

  6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施行。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全面展开。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改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包括新老解放区在内)无偿获得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摧毁。

  7月28日 40名基督教代表人物联名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表示拥护《共同纲领》,割断教会同帝国主义的联系,发起自治、自养、自传运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1月,中国天主教人士也发表宣言,开展“三自”爱国运动。

TOP

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51)

8月7日—19日 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确定“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为新中国卫生工作的三大原则。

  9月22日 公安部队领导机关成立,罗瑞卿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9月20日—29日 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召开,明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成立。扫除文盲运动在全国大规模展开。

  9月25日—10月2日 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召开。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词。

  10月上旬 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全国掀起大规模的抗美援朝运动。1953年7月27日,《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在朝鲜板门店签订。至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批全部撤出朝鲜回国。

  10月10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各地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到1952年10月基本结束。

  10月14日 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7月20日,治理淮河一期工程完工。到1957年冬,治淮工程初见成效。

  11月24日 政务院第六十次政务会议批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的试行方案》。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举行开学典礼。

  12月19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出布告,严厉取缔“一贯道”及所有会道门,由此带动全国展开了取缔反动会道门的斗争。

  1951年

  2月23日 政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自本年3月1日起施行。

  5月23日 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进驻拉萨。

  9月20日—30日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会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很快开展起来。经过一年多的试点,中共中央于1953年2月15日将决议草案通过为正式决议。

  10月12日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第二、三、四卷分别于1952年4月、1953年4月、1960年9月出版。

  12月1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三反”运动在全国展开,于1952年10月结束。

  12月26日 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召开第三十一次委务会议,决定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

  1952年

  1月26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在全国大中城市,向违法的资本家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五反”运动于1952年10月结束。

  6月中旬—9月下旬 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

  6月20日 荆江分洪工程完工,分洪区蓄水量达60亿立方米。

  6月20日—24日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召开。毛泽东为该会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TOP

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52)

7月1日 成渝铁路(成都至重庆)建成通车,全长505公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8月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施行。《纲要》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等重大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11月15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增设中央人民政府机构的决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等机构。

  1953年

  1月1日 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公布施行。随后,开展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选。

  5月15日 中苏两国政府签订《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规定苏联援助中国新建和改建91个工业项目。加上1950年已确定的50项和1954年增加的15项,共156项,列入“一五”计划。1955年又商定增加16项,之后再增2项,共174项。后多次调整,确定154项。因156项公布在先,故仍称“156项工程”。实际施工150项。

  6月15日、1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确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针。

  7月1日 新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0月16日 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11月15日又作出《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1954年9月,国家进一步决定对棉布和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10月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

  12月7日—翌年1月26日 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明确提出建设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的军队建设总方针总任务。

  12月16日 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从此,农业生产合作社从试办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

  12月26日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开工生产典礼。

  12月28日 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制发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提纲》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年底 从1949年5月开始的全国新解放区的剿匪斗争基本结束,在大陆范围内平息了匪患,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本年 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出版。

  1954年

  4月26日—7月21日 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

  6月28日、29日 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月 南昌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初教5教练机。此后,我国相继试制成功歼5型、运5型、直5型、轰5型飞机。

TOP

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53)

9月15日—28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组织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庆龄等13人为副委员长;董必武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丞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决定设立国防委员会和国防部,任命毛泽东兼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彭德怀任国防部部长。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9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11月9日 国防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薪金、津贴暂行办法》,自1955年1月起开始实行。长期实行的供给制为军官薪金制所代替。

  12月21日—25日 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举行。周恩来作政治报告,指出:由于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已经召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政权机关的作用已经消失,但它本身的统一战线作用仍然存在。会议推举毛泽东为全国政协名誉主席,选举周恩来为主席,宋庆龄、董必武等16人为副主席;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12月25日 康藏公路(四川、西康两省交界的金鸡关至拉萨)与青藏公路(西宁至拉萨)同时全线通车,分别长2271公里和1937公里。

  1955年

  1月18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一江山岛。2月13日至26日,大陈岛及外围列岛解放。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

  2月21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的人民币的命令》。自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人民币,以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的折合比率收回旧人民币。

  3月31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董必武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原有的中央及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撤销。

  4月18日—24日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由亚非国家发起和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本着“求同存异”的方针,同其他与会国家一起,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贡献。通过这次会议,中国打开了与亚非国家普遍交往的大门。

  5月13日 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扩大会议上作《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提出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7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公布。从1956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

  8月31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生活待遇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TOP

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54)

同日 国务院发布《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这是新中国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给予奖励的第一个条例。1957年5月,中国科学院举行1956年度科学奖金(自然科学部分)授奖仪式。华罗庚的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吴文俊的示性类及示嵌类的研究、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获一等奖。

  9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27日,授予元帅军衔及勋章典礼隆重举行。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同日,国务院举行授予将官军衔和勋章典礼。首次授衔,共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加上补授和晋升,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度止,共授上将57名、中将177名、少将1360名。

  10月1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首府设于乌鲁木齐市。

  1956年

  1月14日—20日 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充分肯定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宣布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月15日 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大会,庆祝北京市农业、手工业全部实现合作化和在全国第一个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

  1月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1月28日 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批准成立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2月9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汉语拼音方案(草案)》。

  3月14日 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12月22日,中共中央同意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党组《关于征求〈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意见的报告》。

  4月25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强调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报告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4月 中共中央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确定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7月13日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1958年5月、8月,第一辆国产“东风”牌轿车和“红旗”牌轿车相继诞生。

  9月15日—27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宣布,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9月28日,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上述6人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10月15日 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电子管厂北京电子管厂举行开工生产典礼。

  12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开始分卷出版。全集共50卷,于1985年出齐。

  1957年

  2月27日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3月1日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

  4月8日 武汉钢铁联合企业建厂工程正式动工。1958年9月13日,一号高炉出铁。

  4月12日 鹰厦铁路(鹰潭至厦门)建成通车,全长694公里。

  4月20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随后,流行地区迅速开展消灭血吸虫病的工作。1958年6月,江西省余江县首先消灭血吸虫病。

  4月25日 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简称“广交会”)。以后每年在广州举办春、秋季两次出口商品交易会。从2007年起改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4月27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随后展开。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6月,整风运动转向反右派斗争,到1958年夏季基本结束。对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反击是正确和必要的,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5月15日—25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选举胡耀邦为团中央第一书记。

  5月24日 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四十九次会议通过《水土保持暂行纲要》,决定设立全国水土保持委员会。

  7月25日 包头钢铁公司建厂工程正式动工。1959年9月27日,一号高炉出铁。1960年5月1日,一号平炉出钢。

TOP

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55)

9月9日—21日 中国妇女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会议将“勤俭建国、勤俭持家,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妇女工作的方针;将全国妇女领导机构“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9月21日,全国妇联第三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宋庆龄、何香凝为全国妇联名誉主席,蔡畅为全国妇联主席。

  10月5日 新藏公路(新疆叶城至西藏阿里地区噶大克)建成通车,全长1179公里。

  10月8日 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油矿基本建成。

  10月15日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铁路桥长1315米,公路桥长1670米。

  11月2日—21日 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并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以及六十四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会议通过《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宣言》及《和平宣言》。

  12月底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7.8%。其中,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农业总产值537亿元,增长24.8%。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钢535万吨,增长296%;煤1.31亿吨,增长98.5%;发电量193亿千瓦时,增长164%;粮食19505万吨,增长19%;棉花164万吨,增长25.8%;油料419.6万吨,增长0.07%。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43.32亿元,增长229%。财政总收入310.2亿元。

  1958年

  1月6日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公布施行。

  1月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公布施行。

  3月5日 广西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首府设于南宁市。1965年10月12日,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

  4月22日 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建成。5月1日,首都50万人参加揭幕典礼。

  5月5日—23日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举行,正式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展开。

  5月25日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与参加八大二次会议的中央委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8月1日 包兰铁路(包头至兰州)建成通车,全长990公里。

  8月17日—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确定一批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宣布1958年生产钢1070万吨,比上年钢产量翻一番;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全国很快形成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9月2日 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1973年10月1日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1978年5月1日改称中央电视台。

  9月29日 毛泽东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指出:“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此后,全国掀起大办民兵师、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热潮。

  10月25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告成立,首府设于银川市。

  11月2日—10日 毛泽东在郑州召集中央工作会议。此后到1959年7月,相继召开一系列会议,初步纠正已经察觉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左”倾错误。

  1959年

  3月10日 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撕毁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发动武装叛乱。3月20日,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奉命进行平叛作战。22日,中共中央发出在平息叛乱中实行民主改革的指示。28日,国务院发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1960年底,西藏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获得翻身解放。

  4月5日 容国团荣获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在体育比赛的世界锦标赛中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4月17日—29日 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举行,推举毛泽东为全国政协名誉主席,选举周恩来为主席,彭真、李济深等14人为副主席。

  4月18日—28日 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宋庆龄、董必武为副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7月2日—8月16日 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先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原定议题是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左”倾错误。但会议后期,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

  8月底 人民大会堂建成。它与同年建成的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和全国农业展览馆并称为首都“十大建筑”。

TOP

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56)

 9月13日—10月3日 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1.06万多人参加了42项竞赛和表演赛,7人打破4项世界纪录。

  9月17日 刘少奇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首批特赦已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到1975年3月,共分7批特赦了全部在押战犯并予以公民权。

  10月1日 北京隆重举行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祝大典,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70万人的游行。

  11月1日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在河南洛阳建成投产。

  1960年

  1月1日 黄河刘家峡水利枢纽工程胜利截流。

  1月20日 中国政府和印度尼西亚政府在北京互换《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批准书。此前,1955年4月22日,中国政府在万隆会议上与印度尼西亚政府签订了关于避免双重国籍的条约,但印尼国会迟迟没有批准该条约。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两国直至本年1月20日才互换条约批准书,24日双方同时公布生效。

  1月28日 中缅两国总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

  3月22日 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毛泽东代中央起草批示,将鞍钢实行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作“鞍钢宪法”,要求在工业战线加以推广。

  4月18日—27日 中共中央军委召开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民兵建设的成就,明确提出民兵工作的任务和作用。

  4月 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

  5月25日 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从北坡集体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人类第一次战胜珠峰北坡天险。

  9月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蓄水。1978年底,三门峡水利枢纽改建工程竣工。

  11月3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要求坚决纠正农村人民公社中的“共产”风。

  11月17日 国务院第一百零五次全体会议通过《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批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随后,国务院于1961年3月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指示》。

(连载中)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10-9 08:32 编辑 ]

TOP

六十年来的中国(57)

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作者:王绍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当《共产党宣言》最初用德文在1848年出版时,“共产主义同盟”还是一个秘密团体,其影响局限在英、法等欧洲国家。过了半个 世纪,到19世纪末叶,这个“幽灵”出现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又过了半个世纪,到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已经变成滚滚洪流,席卷全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 党也在此时夺取了全国政权,神州大地开始英姿勃发地迈向社会主义。再过半个世纪,到20世纪末叶,一度红红火火的社会主义陷入前所未有低谷,以至有人大胆断言:历史已经 终结,人类社会只有资本主义一途,别无选择。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市场原教旨主义”甚嚣尘上。它的许诺很简单、也很诱人:只要将财产权交给私人,将决策权交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私人业主,将政府干预减至最低程 度,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无尽的财富,“下溢效应”最终会让所有人受益。

  然而,正如卡尔·波兰尼指出的那样,“这种自我调节的市场的理念,是彻头彻尾的乌托邦。除非消灭社会中的人和自然物质,否则这样一种制度就不能存在于任何时期;否则, 它将摧毁人类并将其环境变为一片荒野”。[1] 20世纪末,在“华盛顿共识”肆意蔓延的同时,穷国与富国、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鸿沟越拉越大,致使贫富差距最大的拉丁美洲国家 纷纷向左转。到21世纪初,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危害已变得如此明显,以至于它一些有良知的信徒也看不过眼。香港《信报》创办人林行止先生自称写了三十多年政经评论,在2007 年10月16日的专栏里,他开始对于自己“年轻时是盲目的自由市场信徒……一切讲求经济效益,认为企业的唯一功能在替股东牟取最大利润”表示反省。[2] 2008年4月28日,他又 发表专栏文章,重申“对过去理直气壮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颇生悔意”,因为“看到了太多不公平手段和欺诈性活动,而一些本以为‘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则经不起现实考验 ”。他并恳切地希望“中国不要彻底走资”,认为“社会主义的确能够维系社会公平”。[3]

  林行止转向不久,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至全世界,作为资本主义象征的大型企业一个接一个面临破产倒闭的厄运。迫不得已,从冰岛到爱尔兰,从澳大利亚到日本,从 英国到美国,政府纷纷出手将银行、保险公司、汽车业国有化。难怪美国《新闻周刊》封面文章不无揶揄地惊呼:“我们都是社会主义者了”![4]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虽然世界经济危机也拖累了中国经济,但现在全世界都承认,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将维持正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之一。在这种强烈 的反差对比之下,重新审视中国坚守的方向和走过的道路,意义非同寻常。

  前30年的探索

  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就指明了新中国未来的方向,即“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5]在他看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使中华民族不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而是一个“站起来”的民族。[6]

  建立人民共和国以后,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的总任务是,“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7] 要“改变我 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8] 到1957年,他把这个目标清楚地概括为“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 国家”。[9] 为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20世纪50年代,中国还十分贫穷、十分落后,毛泽东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他指出:“韩愈有一篇文章叫《送穷文》 ,我们要写送穷文。中国要几十年才能将穷鬼送走”。[10] 他还提醒全国人民“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他认为,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即15年左右,才可以打下一个基础;要经过大约50年即十个五年计划,才能建成一个富 强的中国。[11] 当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12]

  既然方向是明确的,渡过194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后,毛泽东便开始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所有制方面的探索

  如表1所示,1952年,公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大,非公有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将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将私营工商业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使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也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3] 因 为只有先解决所有制问题,才能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为发展新生产力开辟道路,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生产创造社会条件。[14]经过四年,中国于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 主义改造。到1957年,公有经济已一跃占据国民经济的支配地位。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10-9 07:22 编辑 ]

TOP

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58)

不少人认为,1957年以前,中国曾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这完全是误解。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很清醒,“我们信仰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我们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是 硬搬苏联的经验。硬搬苏联经验是错误的。我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农业的合作化是跟苏联不同的”。[15] 苏联对资本家采取了剥夺政策,甚至试图在肉体上消灭资本家; 中国则通过赎买的方式将私人资本转化为公有资本,力图将他们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苏联采取命令主义和专横的方式进行农业集体化,并对富农采取以暴力手段彻 底剥夺和消灭的政策;中国的农业集体化则不带有苏联那样的强制性,过程也没有苏联那么混乱。结果当然也不一样,“苏联农业集体化后几年是减产的,而我们农业合作化后是 增产的”。[16]

  虽然毛泽东希望有朝一日实现所有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但他特别强调,在现阶段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界限“必须分清,不能混淆”。 “苏联宣 布了土地国有,我们没有宣布土地国有。斯大林不卖拖拉机等生产资料给集体农庄,我们卖给人民公社。所以在我们这里,劳动、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统统都是集体农民的,是人 民公社集体所有的。因此,产品也是集体所有的”。[17] 苏联在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次年,国家所有制已占到全部工业成分的99.97%;国营农业在农业固定基金中所占的比 重也高达79.2%。此后,在苏联,这种生产资料高度集中于国家的状况,不仅没有削弱,反被不断强化。[18] 而中国则不同,1956年以后,虽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越来越 重要的角色,但直到改革开放前夜的1978年,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才刚刚过半(表1)。同一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 国有企业占77.16% , 集体企业占22.14%。但从 工业企业数目上看,国有企业只有83,700个,而集体企业多达264,700个。[19] 除此之外,中国还在“大跃进”和文革后期大力扶植一种新型企业,即农村“社队企业”(1984年 后改称“乡镇企业”)。 1978年全国社队企业达152万个,社会总产值491亿元,占全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7.17%,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24.10%,并安置农村劳动力2,827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9.2%。[20] 企业数目如此之多,使得严格的中央计划难以实现,也为改革开放后出现竞争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计划方面的探索

  如果说1956年以前有“照抄”苏联的地方,那主要是指在制定五年计划方面。大规模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毛泽东承认:“对于 政治、军事,对于阶级斗争,我们有一套经验,有一套方针、政策和办法;至于社会主义建设,过去没有干过,还没有经验”。[21] 由于解放初新中国领导人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 ,唯一的出路便是向苏联学习。中国从1951年初就开始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前后共编制了5 次。期间,毛泽东还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陈云、李富春为副团长 的政府代表团到苏联取经。周恩来和陈云在苏联长达一个多月时间,李富春则率代表团在苏联逗留达10个月之久。[22]

  虽然“一五”是向苏联学习的产物,但它却不是一个苏式计划。主持制定该计划的陈云便坦承:“这个计划,有比较准确的部分,即国营经济部分。也有很不准确的部分,如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都只能做间接计划【即不是指令性计划】,而这些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又占很大比重。我们编制计划的经验很少,资料也不足,所以计划带有控制 数字的性质,需要边做边改”。[23] 另外,这个1953年开始的计划,直到1955年7月才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同年11月9日和12月19日,国务院才先后发 布命令,要求各地、各部门执行它。而到1956年,计划规定的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了。[24] 可见这个计划并不像苏式计划那么死板。

  基于他有关矛盾普遍性的哲学观和对“一五”的观察,毛泽东并不相信严格的苏式计划。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时,对第26章“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 ”批评最多。他认为,“有不平衡,有比例失调,才能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规律。出了一点毛病,就以为不得了,痛哭流涕,如丧考妣,这完全不是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 [25] 因此,“计划常常要修改,就是因为新的不平衡的情况又出来了”。[26] 毛泽东更多的是强调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两条腿走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实现几个同 时并举(包括工农业同时并举,轻重工业同时并举,大中小企业同时并举,洋法土法同时并举,中央与地方同时并举)。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二五”(1958-1962)开始执行不久 就被接踵而来的“大跃进”打乱。其后出现的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使得经济建设不能按原来的部署继续进行,只得于1961年实行国民经济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 方针”。这次调整一直持续到1965年,致使“三五”延迟到1966年才开始。[27]

TOP

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59)

但“三五”(1966-1970)开始之际正是文化大革命爆发之时。在翻天覆地的文革最初三年,任何计划工作都难以进行。1967年虽然订出了年度计划,但无法传达到基层;1968年干 脆就没有计划;而1969年,除原油产量外,几乎完全没有实现计划指标。[28]

  “四五”计划(1971-1975)指标直到1971年4月才下达。而到1973年中,毛泽东认为,计划工作仍没有走上正轨,有必要拟定《第四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修正草案)》。 [29]

  由此可见,毛泽东时代的计划体制远不像苏联体制那么僵化,而总是变动不居。不过,变动不居的代价是经济增长呈现剧烈的波动性(见图2)

  中国计划体制与苏联更大的不同是其分权的程度。毛泽东从来不喜欢苏式中央计划体制,这主要是因为他从骨子里厌恶官僚体制。早在1953年,他就反对地方工业上缴利润太多, 因为这意味着“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就太少了,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30] 到1956年谈《论十大关系》时,他反复强调,“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 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31] 1958年2月,他又提出在中国搞“虚君共和”的设想。[32] 此后,只要一有 机会,他就会极力推行权力下放。第一次是1957-1958年,中央大规模下放了财权、计划管理权、企业管理权。[33] 由于“大跃进”受挫,1961年后,在刘少奇、陈云主持下,中 国恢复了对国民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收回了前几年下放的权力。然而对毛泽东来说,收权仅仅是摆脱暂时困难的权宜之计。一旦经济好转,他决心再一次打碎苏式的中央计划体 制。1966年3月,毛泽东在杭州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提出“虚君共和”的口号,批评中央收权收得过了头,指示凡是收回了的权力都要还给地方。用他的话说就是“连人带马全出去” 。[34] 不过,几个月后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延迟了他的分权计划。 七十年代初,形势刚刚稳定下来,毛泽东再一次发起了分权运动。这次,他要求所有“适合”地方管理的企业统 统将管理权下放到地方,连鞍钢、大庆油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滦煤矿这些巨型企业也不例外。与此同时,财政收支权、物资管理权也再次下放。[35]

  虽然,其后周恩来、邓小平加强了中央政府的主导权,但到文革结束时,中国已经是一个相当分权化的国家,与苏式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迥然不同。[36] 这种不同的一个 重要表现是国家集中统一分配的物资远比苏联少得多。苏联把物资分为三种,即分配权限属于国家计委的“基金化产品”,分配权限属于中央各部的“集中计划产品”,以及分配 权限属于各加盟共和国的“非集中计划产品”。基金化产品在50年代初就达有2370种之多;而“非集中计划产品”的份额很小。中国也把物资分为三类,即由国家计委统一分配的 “统配物资”,由中央各部分配的“部管物资”,以及由地方分配的“三类物资”。如图1所示,到文革后期,统配物资与部管物资加在一起只有217种。此外,几次分权让地方政 府尝到了甜头,它们对完成国家调拨指标的态度也未必总是唯唯诺诺;更有甚者拒绝按国家调拨价将本地物资卖给外地。[37]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