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复旦搭台推介科研项目 为高校科研成果办"相亲会"

复旦搭台推介科研项目 为高校科研成果办"相亲会"

复旦搭台推介科研项目 为高校科研成果办"相亲会"

(转载)

2009年7月27日

(新民网)

  把高校科技创新“金点子”,变成产业发展“聚宝盆”,复旦大学做出新尝试。近日,复旦举办“科技成果产业化论坛”,首场推出化学系9个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看好的科研新成果,请来相关行业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以及多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掌门人“集体相亲”。

  当前推进高校产学研合作,仍有不少尴尬处:其一,高校专家空有高新技术、尖端设备,却不了解市场、企业最迫切需求,成果只能停留在论文上,养在深闺人未识;其二,企业把握市场动向,有意创新却囿于自身研发能力,无法破局,想从高校请“外援”,又不知谁是那个“对的人”;其三,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将目光从企业生产转向更为前期的研发阶段,手握重金欲饮“头道汤”,却一样在高校“创新地图”中迷失方向。复旦大学产业办负责人赵文斌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说到底就是少了个‘媒人’,学校来搭这个台,牵这个线。”

  “相亲人选”有讲究,无论是项目,还是企业、投资商,全部经过比较筛选,力求“ 门当户对”。复旦化学系方面,亮相的个个都是“绩优股”,如杨原教授的可快速分析特殊物质的质谱仪技术,其便携性就是一大“亮点”;傅正文教授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项目,可以将电池藏进薄薄一张身份证,未来应用前景广阔;吴宇平教授的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项目,面对的是我国手机电池对聚合物隔膜每年1亿平方米的需求。应邀前来的上海医药集团、长兴制药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全部专业对口,而20家投资机构中不少此前已有与高校课题组直接合作的经验。

  “相亲会”上,复旦专家一一登场,用多媒体投影方式进行项目推介。教授们一下台,就被企业、投资商团团围住,希望进一步接触,商量合作开发事宜。一位投资机构负责人直言,发现了好几个投入小、回报高、见效快,具有很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这次算是满载而归。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论坛已在相关行业内有了“辐射效应”,会后许多没参加“相亲”的企业、投资商慕名而来。龙英才教授团队的回收废水中微量有机溶剂项目,已有四五家药厂“找上门”。原来,药品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有机溶剂二甲基甲酰胺等,是环境大敌,传统治理方法成本、能耗很高。而验证试验后发现,新技术对二甲基甲酰胺吸收率达90%以上,且产业化可行性强。龙教授说,“最后与哪家合作,主要看洽谈后的合作模式,我们希望新技术能在更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据了解,这一推广科研新成果的“集体相亲”将办成系列,学校8月份将举办“信息技术”产业化专场论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