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2
发新话题
打印

西学东渐和中国社会

从中西社会演化模式比较看中国和世界的前途

从中西社会演化模式比较看中国和世界的前途


——从陈申申《中西方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一文说开去



引 言



  陈申申先生发挥了梁漱溟、钱穆等国学大师的研究成果所写的《中西方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一文 [1],从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与西方社会的团体结构的对照中,引伸出关于中西政治文化差别的许多深刻认知,对于认识和推进当前中国的政治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在教条主义盛行的年代,对宏观社会的问题只能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去分析,认为这是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并将一切从别的角度对宏观社会进行的分析一概称之为修正主义的、资产阶级的观点加以批判和排斥,其中包括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对各别文明社会特殊性的分析。实际上他们是“唯”社会内部物质生产之“物”,而无视社会外部自然环境之“物”,所以即使从“唯物”这一角度来说也并不“彻底”;再从“历史”(“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也无视一个文明体一旦形成一种特殊的传统,这一传统也会对该文明体以后的物质和精神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使其长期显出其特殊性。教条主义的这种偏向,给世界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挫折。可喜的是,随着近年来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人们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及其当代意义的关注和研究正在蓬勃发展,陈文就是一例。这对于扩展人们的视野、纠正教条主义的认知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实,教条主义所片面强调的“教条”本身,即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的基本原理并没有错,错的不是马克思,而是教条主义者没有结合东方特别是中国的社会历史实际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所揭示的、存在于一切文明社会的普遍规律,无视和否定此普遍规律在各别文明社会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环境而形成的特殊表现形式。如何将这个特殊性与普遍性圆融地贯通起来加以理解和分析,是将认识推向深入、并对现实发挥真正的指导作用的关键。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沿着这条思路进一步提出问题,抛砖引玉,希望将讨论引向深入。

  陈文将中西社会结构和伦理信仰的区别概括为:中国是“农耕民族,家庭结构,亲情关系,祖宗崇拜”;西方是“游牧民族,团体结构,契约关系,上帝崇拜”。这一概括并不错,因为它点出了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生产方式的差异、生产方式的差异又导致社会结构和伦理信仰的差异,伦理信仰的差异又导致政治文化的差异。不过笔者有三点补充:(一)古代西方不仅是“游牧民族”,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罗马位于地中海北岸,航海业自古就比较发达,而前现代西方所谓的航海业实际上是贸易和海盗劫掠的结合,在其掠夺性方面与摧毁罗马帝国的欧陆“蛮族”(Barbarians)游牧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二)“家庭与团体的对立”这样的概括还不能精确地区别中西社会结构的实质,因为家庭也是一种“团体”啊!而且,(三)这种结构的比较仅是一种静态的比较;要认识中西社会演化方式的差异,还需要对中西社会历史进一步作出动态的分析。下面就是一个尝试。

西方传统:利益团体的纵横捭阖  头二争三的霸权轮替

  两类利益团体

  所谓利益团体是指并不是纯粹由于先天血缘关系而结合在一起的、如家庭那样的团体,而是指后天出于个体利益的考虑而自觉或被逼选择相互结合而成的团体。以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来说利益团体可分两大类: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6-4 07:27 编辑 ]

TOP

从中西社会演化模式比较看中国和世界的前途(13)

第一类是由对立利益者组成的团体,即对立阶级的权宜结合,如由奴隶主和奴隶、封建主与农奴、资本家与工人组成的农牧工商生产运作单位(农牧场、远洋商船、庄园/种植园、工场/工厂、公司等)。这些单位与其它同类或不同类的单位存在着普遍的利益冲突,所以应是一种利益团体。但由于向来被看作是奴隶主、封建主、和资本家的私人领地,因此在阶级社会里从不作为“团体”看待,其内部的利益对立、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问题也就向来不属于传统主流话语的话题。这本身就是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是一种虚伪的诡辩伎俩。

      第二类是由共同利益者组成的团体,他们可以来自不同经济、政治、文化运作单位、但具有相同的阶级或阶层利益、或其它某种共同利益。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利益团体。古代的不说,近现代的有行会,商会,工会,消费者协会,政党,宗教、种族、文化团体,各种偏好团体等等。家庭在其(基本上)没有阶级对立、而只有共同利益这一点上应属于这一类,但在其先天决定的血缘亲情关系这一本质方面又有别于所有其它共同利益团体。不过,由于家庭结构及伦理在西方社会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很突出,所以不必另立一类。这类利益团体的成员之间也会有利益矛盾,但比起他们的共同利益来就比较微不足道。不过在剥削阶级成员之间和被剥削的劳动阶级成员之间情况仍有不同:前者占全社会人口的少数,加上他们一般来说比较贪婪,因此他们之间的利益矛盾比起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要尖锐、激烈得多,往往成为群体或社会内部或对外的主要冲突。

      以上两类利益团体内外矛盾的交叉,也就是阶级矛盾和剥削阶级内部矛盾的交叉,使得整个西方社会自始至终只有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利益团体之间在不同层次上的的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纵横捭阖,就像秦统一中国以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局面,而从来没有像中国传统的“天下” 观所提倡的那样寻求各种对立利益之间的动态平衡、总体整合。他们也有有限范围内的权宜平衡、“总体整合”,但那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的争夺、称霸,所以他们始终没有最大范围内的所有各方利益的总体整合。从静观上来看,有的只是纵横捭阖,争夺、争霸,混战不断。但在动态趋势上,仍有规律可循,试析如下。

  头二争三的霸权轮替

      “头”、“二”,即实力最强的头号、二号阶级、阶层或群体(基本上都属于剥削阶级);“三”,即受头、二霸争夺、裹挟的“第三力量”,包括剥削阶级中的下层、社会中下层的平民、乃至最底层的贫民。西方各种利益团体的相互争夺引致社会演化的规律可以概括为头二霸分别争取、裹挟部分第三力量,争夺相应层次上、相应范围内(地方、国家、国际)的霸权;当双方的力量达到某种暂时平衡的时候,就以成文的或不成文的、相当于社会契约的各种政治安排,达成相应范围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瓜分而实现联合坐庄。但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其中一方略占上风,为“头霸”,另一方为“二霸”。这种联合又是暂时的:争取更多第三力量支持的努力永远不会停止;当力量对比有了新的变化,矛盾冲突就重新公开化,各种社会力量会重新组合,或者是原来头、二霸的力量对比换了位置,或者出现新的头霸或二霸;当重新组合达到新的暂时平衡、全社会达成新的政治契约,就实现了头、二霸的部分或全部轮替坐庄。

1. 处于头二霸地位的从来都是剥削阶级上层,被剥削阶级永远属于第三力量、沦为剥削阶级内斗争霸派系的尾巴。头二霸出于对最高政治权力争夺的需要,永远在争夺第三力量中被剥削阶级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以及剥削阶级中较下层民众的支持。

  2. 为了争取被剥削阶级的支持,头二霸一方面必然用“共同利益”、“全民利益”、“共存共荣”之类的漂亮言辞骗取国内下层民众和国外殖民地人民的信任,同时不得不对国内广大劳动人民作些非实质性的让步,以小恩小惠换取他们的顺从和支持,如,以现当代为例,经济上的福利主义,政治上的选举权从有产阶级逐步扩大到工人阶级、妇女、有色人种等。因此,正是在上述各种阶级矛盾和斗争相互交织的夹缝中,劳动人民逐步挣脱身上的枷锁,从毫无人身自由的奴隶,成为稍有人身自由的农奴,到人身基本自由的工人;在物质生活水平上,随着统治阶级上升(打比方说)100倍,他们也略微上升相当于主子的1%。这就是西方社会迄今为止文明进步的演化模式。

  3. 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对国内人民的让步始终是有限的,而且是以对外掠夺的成果为前提的,所以在如下几方面他们是坚守不让的: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6-4 07:39 编辑 ]

TOP

从中西社会演化模式比较看中国和世界的前途(14)

资本帝国的三项基本原则

  (1)资本雇佣劳动、劳动依附资本这一基本生产关系;

  (2)大资本对于主流媒体、文化教育、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控制;

  (3)对“非我族类”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武力威胁、控制、和无情掠夺。

  这三条是西方民主的终极限制。有了这三项基本原则,他们就可以继续做到矛盾输出,内和外战、以外养内,永保大资本的天下。因此,只要在世界上还存在着足够的资本殖民地、半殖民地供他们搜刮、并用来收买工人贵族,其资本帝国主义的本质和本性是不可能改变的;他们的民主制度就不可能突破上述三项基本原则的终极限制,更不可能通过这样的民主制度来改变这三种从根本上反自由、反平等、反人权的状况,从而不免成为一种伪善的欺骗。(关于形式民主的可以借鉴之处,下文会讲到。)

      在上述三条“坚守不让”中,虽然第一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初基本社会关系,但第三条却是资本帝国主义的第一生命线,因为如果世界上没有足够的资本殖民地、半殖民地供他们搜刮,他们就没有足够的残羹剩饭在国内进行福利主义的施舍、收买,国内的阶级矛盾就会急剧升级,他们所散布的种种谎言就会一一不攻自破,那么前两条生命线也会逐一崩溃。这就是说,尽管他们嘴上拼命推销他们资本主义“成功”的那一套,似乎真心希望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像他们一样发达,但上述分析说明那不可能是真心的(这里不是指一般善良的普通人民,而是指那些操纵着国计民生的大财团及其政治、文化领域的代言人们),因为如果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像他们一样“崛起”成为资本帝国体系平等的一员,那么谁来充当这更多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殖民地、半殖民地呢?恐怕远远等不到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赶上他们,越来越多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越来越少的搜刮对象,第三、或第四次世界大战就已经将世界毁灭得差不多了!

      可见,从西方传统社会演进模式一脉相传下来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根本没有最终的可模仿性和可持续性。如果人类不是自觉地改弦更张、改变社会演进的轨道、模式,那么这个西方模式必然将人类,包括这个模式本身,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退一万步说,即使人类有足够本领将外太空的某个或某些“发展中”星球当作地球人的经济殖民地,让太空“人”像过去美国南方种植园主的黑奴们那样为地球人提供无尽的财富,而使全人类都实现了西方式的经济发展,但只要这个模式不变,它的最终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持续性也是不可能改变的,总有一天不可避免地会在天道平衡的铜墙铁壁面前撞得粉碎,那是因为归根结底人类的生理存在和心智能力总是有限的、是不可能无限膨胀到替代无限宇宙的。
这就是西方社会演进模式的特点和历史命运。

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的层次扩展  平衡失衡的治乱轮回

  天下一家

  家庭,在其自然属性上,她是一种血缘亲情团体。在其社会属性(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上,一般来说,内部利益高度一致,没有根本性的阶级对立,有的是非对抗性的纯合作关系,而且在传统中国的农耕社会是兼具物质生产、日常生活、自身生产与再生产于一体的基本经济细胞和社会细胞。其中,家长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不是阶级关系,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由此扩大到家族这个大细胞、乃至全国、全天下这个大家庭。虽然其中交杂着地主与佃农的阶级关系,但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像西方那样的体制性的奴隶制或农奴制,也就是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自由农(没有人身依附,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甚至是自耕农(耕作自有的土地)。因此,家庭式社会结构、以及家庭伦理对于中国整个社会历史的影响之大在西方是看不到的,也是一般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6-4 07:43 编辑 ]

TOP

 13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