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杨玉良校长主持奥巴马与中国青年对话实录 等多篇

在复旦大学校友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60)

校友是学校联系社会的重要渠道。服务社会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向全国、服务地方,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已经成为复旦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的主要战略。为此,学校必须和社会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信息,把握社会前进的脉搏。近年来,广大的海内外校友和各地校友会,与社会的联系日趋密切,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对外窗口,为学校与地方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积极牵线搭桥。在服务校友、服务学校的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

在这方面,复旦大学世联会发挥了很大作用。第九届无锡世联会期间,我们开始探索校友联谊、校地合作、服务社会的校友工作新模式,促成了无锡市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的全面科技合作协议。第十届南昌世联会,这种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复旦服务地方新的通道,促成南昌市与复旦大学领导间多次互访,推动了南昌市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全面合作协议的正式签订,落实多项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江西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校友也是每一位校友自身发展的依靠。每一位校友在工作、生活、社交、发展中碰到困难时,校友会是你的坚强后盾,借着校友的网络,你们各位的事业发展一定会更加顺利,更加辉煌。

复旦大学爱国荣校的校友会传统深厚而久远,遍布海内外的复旦学子对于母校都有着深厚感情。1915年9月,复旦历史上的第一个校友会——复旦同学会在上海徐家汇的李公祠内成立。1923年,第一个海外同学会——“美洲同学会”在美国成立。1939年香港同学会成立。1946年,复旦大学校友会台湾分会成立。到1945年复旦校庆40周年时,全国共有同学会44处。而现在,复旦大学已有海内外校友会83个,其中,国内校友会65个,海外校友会18个。海内外校友会已成为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间联络与沟通的重要桥梁。各地校友会在加强联谊、服务校友和共谋发展的同时,也积极组织校友和社会各界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捐款出力,已经成为学校最可信赖和重要的依靠力量。在此,请允许我对多年来热心从事校友会事业,关心支持母校发展的复旦校友们表示真诚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也恳请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校友会、支持校友会、情系校友会。

迄今复旦大学海内外共有83个校友会,可谓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历史悠久的地方校友会组织已经成为复旦大学校友工作的基石。近三年来,各地校友会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呈现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良好形势。随着校友工作方式和内涵的不断深化,海内外校友会组织和广大的海内外校友纷纷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各种方式向母校表达了希望尽快成立复旦大学校友会的期望,呼声十分强烈。经过慎重考虑和积极筹备,学校决定成立专门的校友组织——复旦大学校友会。作为首任会长我深感任重而道远,唯恐自己才疏学浅,能力有限,担当不起这个大任。但是,好在有83个海内外校友会坚实的发展基础,有20余万复旦校友的热情和才智,还有学校党委的坚定支持,我有信心有决心和广大校友一道,把我们自己的校友之家——复旦大学校友会建设好,发展好。

我理想中的校友会应该扮演两个重要的角色:一是桥梁。校友会应该是连接复旦大学与全世界复旦学子、复旦大学与海内外校友会、复旦大学与社会的桥梁。通过校友会,遍布世界的复旦学子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信息;海内外校友会与母校、各个校友会之间可以更加有效地沟通、交流;复旦大学可以更广泛的与社会联系,尽己所能为社会各个方面服务。二是校友之家。家是什么,是你疲惫时可以歇息的地方,是你快乐时可以与人分享的地方,是你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的地方。校友会就是27万复旦学子共同的家,这个家的大门永远向所有的复旦学子敞开,时刻关心支持广大校友,为各地校友提供的相互交流、继续学习的优良平台,成为促进校友事业发展、个人成长、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校友会事业才刚刚起步,但“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只要我们心中永不忘记出发时的远大理想,我们的事业就注定可以载入复旦大学、载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史册!

谢谢大家!

(連載中)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11-22 07:53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