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杨玉良校长主持奥巴马与中国青年对话实录 等多篇

大学不能没有“精神围墙”

《中国教育报》:【高端视点】

大学不能没有“精神围墙”


复旦大学校长 杨玉良


 
  ●大学没有“精神围墙”,就无法满足大众对大学的高尚性和纯洁性的期盼,从而也就丧失了大学存在的价值。
  ●正因为大学不客观地把自己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认为大学就是社会的中枢,因此就承担了“无限责任”,从而遭受到社会各方面对她的诟病,无意间把社会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咎于大学出了问题。
  对当今大学来讲,“改革”固然重要,但是对大学精神的“回归”或许更加重要。大学除了在“坚守”与“创造”之间存在着张力,在“改革”与“回归”之间或许存在着更大的张力。这些都是必要的张力,大学在这两个张力中前行。为此,认清大学的使命并以此为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的使命在于传承
  
  大学担负着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积淀与传承的任务,这个似乎是大家比较有共识的。大学的这个任务决定了大学是世界上非常特殊的组织机构,和政府或企业都不一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有这样一股思潮,说大学校长要“经营”大学。但是很快就遭到了一大批人的反对。因为强调“经营”就有把大学当作一个大型的公司来进行商业运作之嫌。如果把大学看成是一个大型的公司,那么就忽视了她在知识的积淀与传承方面的重要功能。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即使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也绝对办不出像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这样一所规模很小的名校,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文化功能构建的独特性。
  
  同时我要强调,大学是一个民族性极其强的教育和学术型机构。国内曾经有这样一种思潮,认为我们应该把国外一流大学当作我们办大学的一个参照物。这在总体上是正确的,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把国外的一流大学简单地当作我们办学的模板,因为这样就忽视了大学的民族性特征。
  
  大学的特殊性还在于她有学生,她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任务。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因此我们的大学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思想和文化系统化、规范化,将其转变为课程,并且把它们传授给学生,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人类所有的文明、精神进行传递,这种传递是学者们先进行研究后才能传递的。
  
  大学培养的学生承担着将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任务。任何学科专业,不仅仅是人文社会学科,还包括自然科学和医学等,都在起着这个作用,因为说到底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因此,我们复旦大学在前些年开始了通识教育。虽然它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完善,但是我认为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因为大学,尤其像复旦这样的大学,传授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一个人的精神是我们最最重要的任务。美国教育家德怀特·艾伦(Dwight Allen)说过:“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备道德性的话,那么我们就在为社会创造危害。”
  
  英国著名教育家阿什比(Eric Ashby)曾经指出,任何大学都是遗传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促进大学改变的外部力量,而“遗传”则是大学对自己应有的道德与文化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是“保守”的。这里“保守”不完全是一个贬义词,“保守”有“坚守”的意思,指的是要坚守道德,坚守学术。大学的这个“保守”的文化品格,使得大学非常稳定而且有力量。
  
  当然,大学也不能脱离现实。但是从她的“保守性”来说,又必须要与世风俗流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经常讲大学要远离尘嚣,要保持宁静和清醒。前些年有个说法,要把大学的围墙拆掉。如果它只是指物理的围墙,我觉得可以拆掉,但是大学的“精神围墙”,绝对不能拆。大学没有“精神围墙”,就无法满足大众对大学的高尚性和纯洁性的期盼,从而也就丧失了大学存在的价值。大学不仅不可以随波逐流,更不能对世风恶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学应是社会的清洁剂、清醒剂。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7-5 09:47 编辑 ]

TOP

大学不能没有“精神围墙”(32)

这些年,大学有不少有失规范的地方,国外的大学有,国内的大学也有。其根本原因在于丧失了“精神围墙”。大学应该是社会思想的中流砥柱,尤其在民族危难和社会失范的时候,大学对精神的坚守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的使命在于创造


  
  上面讲的是大学的“保守性”的一面,但大学同时也具有她“创造性”的一面。大学必须进行思想、文化和学术的创造,对已有的社会发展形态、文化和知识体系以及人类本身,要不时地作出深刻的反省和批判。因为人类的社会远不是完美的,所以总应该有一批人来非常认真地研究和批判我们现在的社会、文化当中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这样做的话,就放弃了大学应该担负的文化建设方面的责任。反省不仅仅是批判,而更应是创造。大学不仅要回答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说当今的金融风暴和社会的道德问题,等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为讨论提供思想和理论武器。这种讨论不应是泛泛而谈,发发牢骚,而应是深入的分析,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大学教师不应是一个流行节目的主持人,他不应该仅仅煽情,而应该为学生提供分析这些问题的思想和理论方法。我们要关注未来中国和人类发展的根本问题,并对此进行研究和讨论,给出我们的回答,就如温家宝总理提到的“大学要仰望星空”。有些问题看起来可能是非常纯的理论问题,跟现实问题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这些研究恰恰是为国家、民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新的精神资源。我们创造了新的精神资源、新的思维方法,丰富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大学极具“创造性”的一面。
  
  大学在“坚守”和“创造”之间维持一种张力。如果大学一味“保守”甚至复古,大学就丧失了她的责任;但如果大学忘记了传统,完全流俗,那么也是丧失了大学的责任。因此,许多高等教育研究专家都认为,大学的这种“坚守性”,以及她的“创造性”,实际上构成了“大学之魂”。
  
  

大学的使命在于服务


  
  除了以上两个功能之外,大学还有第三个功能——服务社会。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这是时代新赋予的功能。
  
  大学服务国家和社会这个特征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时候,全世界为了反对法西斯,在很多国家,尤其在美国,政府给了大学很多资源的投入,希望她为这场反法西斯战争服务。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就是在这场世界性的战争当中崛起的,因为她发明了雷达,并发明了破译密码的方法等,为赢得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从政府介入大学事务以后,大学就带有了更多的国家意识。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大学跟工业界、实业界有了非常密切的联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校长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在《大学之用》一书中指出:“今日之大学主要的功能不止于教学与研究,并且已经扩展到服务。”他认为,大学与其所处的社会的关系,就是一种服务的关系。因此大学总是希望及时地对社会的需求作出反应,以满足这些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以各种方式对自身进行功能调整。我认为,这种调整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
  
  然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大学开始反省,他们认为在这一头走得太远了。我们必须注意到,大学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产生了两个倾向性的问题。
  
  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学与政府、工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结合十分紧密,这使得某些大学有些自大,认为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这是一个不太客观的倾向性表述。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不是一个万能者,她不可能承担社会上所有的责任。正因为大学不客观地把自己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认为大学就是社会的中枢,因此就承担了“无限责任”,从而遭受到社会各方面对她的诟病,无意间把社会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咎于大学出了问题。
  
  另一方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美国学者认为自己的大学已经堕落成为“服务站”。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认为,“服务站”就是社会需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政府需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也就给什么。这样的话,大学为社会提供的是即兴式的服务,不仅服务质量不高,而且使大学过度地社会化、政治化、市场化,大学和社会之间必须保持的精神距离就丧失了,这样必定导致道德与学术精神的消解。
  
  为什么“服务站”思想会使得美国的大学沿着这条路走得很远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充当“服务站”能够为大学带来财富和各方面的支持。实际上,“服务站”思想使大学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媚俗”、“媚众”、“媚上”的种种陋习,大学本身独立的精神未得到应有的坚持。因此,这样的大学受到了很多学者,乃至大众的批评。芝加哥大学前校长赫钦斯(Hutchins)在上世纪70年代时,对大学“服务站”的做法和思想提出了非常严肃的批评。他甚至说:“如果大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那么改革她的唯一方式就是使她回到传统意义上的大学。”
  
  因此,为了维护大学的精神品格,在努力为社会提供各种高水平、有深度的服务的同时,我们的大学一定要克服上面提到的两个倾向,要保持大学本身应该有的稳定和宁静。

文章出处:《中国教育报》2009年6月29日

TOP

我心目中未来的复旦 (33)

永不忘记出发时的远大理想


——200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09年6月26日)


杨玉良


  
  各位2009届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想先擦去眼角的一些泪花,否则我恐怕看不清楚我的稿子。
  
  4年以前,你们来到复旦,和所有的复旦人一起享受复旦的百年庆典。那时候,你们作为最年轻的复旦人,积极忙碌在校庆的各项活动中。和以往历届的学生相比,甚至是和以后若干年的各届学生相比,你们在复旦的生涯有着一个不同凡响的开端。
  
  4年以前,同样在这个体育馆,我们举行开学典礼。4年以后,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离开复旦,或者说暂时离开。你们是我就任校长以来送走的第一批毕业生,我既为你们感到高兴,内心也充满了遗憾。这半年来,除了一次面向学生的公开演讲外,单独和毕业生的交流只有两次,一次是“我为母校献‘金点子’”座谈会,一次和去国外留学的毕业生代表的交流。我希望和大家的交流能够更多些,更深入些,更广泛些,也更生动随意些。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最想和大家交流的是有关通识教育的话题。4年前你们来到复旦,我们一起见证了复旦学院的成立。根据我们对人才培养的理解,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书院的制度,鼓励有不同兴趣、专长、天赋及学科背景、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学生朝夕相处,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同时透过复旦学院这一平台,我们不断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其目的是希望复旦的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知识的统一和差别,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完整的人格。
  
  4年后我们来评价第一届复旦学院的学生和以往的学生有什么不同。他们告诉我,至少有两点值得肯定。首先是你们有更多的朋友,除了本专业的同学外,许多同学和第一年在复旦学院认识的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是一笔不小的人生财富。前两天我去看毕业墙,我看到上面除了在醒目的地方写着“天黑请闭眼”之外,许多学生都在自己的名字后面注上自己在复旦学院时班级的名字。第二,你们自我意识较强,个性独立而张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充满热情,并积极投身其中,为其付出不懈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组织能力也很强。只是也很难听取辅导员和老师的批评意见。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7-10 08:20 编辑 ]

TOP

永不忘记出发时的远大理想(34)

如果仅仅是这些,那么离我们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客观地说,我们推进通识教育,确实面临各种各样的障碍,受到中国整体教育方式片面性和社会大环境的功利化倾向的影响,但更主要的问题来自于学校自身理念认识上的模糊和分歧,体制机制的制约和师资资源准备上的不足。我们经常说要通过推进通识教育,高扬复旦的精神,努力改变本科教育狭窄的现状,扭转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进而抵制社会普遍的功利心理,这是复旦的理想主义,是复旦的社会责任。
  
  我们坚持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决心和勇气,但我们也决不回避存在的问题。你们是第一届复旦学院的学生,体会很深。有的同学反映,在复旦第一年的生活就是被各种活动折腾,到毕业的时候调侃说,被折腾也是成长的一部分;也有同学说,复旦学院“散养”这一年,少了点指引,多了点诱惑到毕业时,你们也调侃说“散养”才导致了个性的独立和张扬。当然,你们发现,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不断改进,我们建立了六大板块的核心课程,并且不断充实内容,不断加以规范。但依然存在核心课程内涵不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等问题。
  
  复旦的通识教育,应该同时传递科学和人文的精神。显然,通识教育不是娱乐版的知识普及教育,把各种各样的知识给学生一点,不叫通识教育;同时,通识教育也不仅仅是人文精神教育,还有科学精神。希望我们复旦的毕业生怀着理想之心,带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走上社会,保持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不断增强对生命的感悟力。叶应该耸向云天,根却要扎在大地。我们的通识教育要引导学生尊重理想、尊重科学,善于探究,追求真理。
  
  复旦的通识教育,应该展示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展示出独特的智慧光芒。通识教育要告诉学生主导未来世界的文化是什么,然后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纷杂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特的个性,同时在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过程中,养成宽容、尊重、公正和坦诚的精神。和以往的学生相比,你们这一届的学生有着更多的出国交流的机会,统计显示有15.0%的学生先后参加过出国出境的交流项目。我们将尽学校最大的力量让学生有更多海外交流的机会。
  
  复旦的通识教育,应该充分展现学术的魅力。通识教育的课程不是根据知识的类别来设置的,它关注的是当代社会与人类的发展问题。我们要求复旦的学生要“关注人类命运,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百姓疾苦”,既然有这样的培养要求,那么我们的课程就要展现这些基本的问题,哪些是涉及人类命运的根本问题,环境、资源、文化的保存等等;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可能性,科学技术、文明冲突、组织形态等等;还有现实的问题、百姓的诉求和我们能够提供的帮助等等。很难想象,这些课程背后没有专业思维的支撑,没有我们最新的科研成果、学术见解的支持。通识教育有责任让我们的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训练,赋予大脑逻辑、推理、论证等复杂的能力,理解不同学术专业思维的不同,不同的复杂程度,不同的潜力,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一个调查显示,我们09届的毕业生,有近90%的人感到为了理想而奋斗是快乐而有价值的。我想,这种快乐不仅在于我们能够怀着理想走上社会,更有赖于我们在大学四年所作的知识的准备,学术的训练,独立判断和创造的能力。我知道,因为全球经济不景气,毕业班的学生感受到了就业的巨大压力,也再一次感受到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感受到了抉择的痛苦。很不幸,这一抉择必须你自己来作出。父母、同学和师长,都不能替代你去判断,去决断。今天,在这么一个炎热的天气里,我穿着这身华丽的袍子,站在这里冒充“无所不知的校长”,也不能代替你们抉择。我只能告诉大家,如果没有理想,生活的一切都会是苦的。我年轻的时候下乡六年,在农村做过五年赤脚医生,过得苦而快乐,因为我有理想。理想主义就是我们深藏于心灵深处的精神源泉,它不断地支持我们在现实世界里生活,在受到俗事纷扰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滋养生息,重新出发。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毕业墙上的文字来作为结束:毕业万岁,青春万岁,梦想万岁,友谊万岁!我自己再加一句,复旦万岁!

来源:「复旦新闻」
最后更新:Jul 6, 2009
http://www.fudan.edu.cn/fudannew ... nnel=1&id=21907

TOP

永远做学术精神的坚守者 (35)

永远做学术精神的坚守者


——在200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09年6月26日)


作者:杨玉良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和家属、各位来宾:
  
  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复旦大学200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欢送又一届毕业生告别复旦,踏上新的人生征途。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2009届毕业研究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几年来为同学们的成长呕心沥血、倾注智慧和爱心的全体教师和员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出席今天典礼的毕业生家人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几年前,同学们满怀着青春的朝气、求知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从四面八方来到复旦这所学术圣殿。几年来,你们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的指引下,置身于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中,秉承复旦“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术传统,勤学、敏思、力行,不仅铸就了深厚的学术功底,为学校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生力军的作用,而且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开阔了眼界、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才干。今天,同学们即将满载收获与梦想离开培养你们的母校,奔向五湖四海、乃至世界各地。在人生的长河中,研究生求学的几年时间并算不长,但是这段经历必将成为你们永远珍存的美好记忆和宝贵财富。
  
  与本科阶段的学习不同,各位同学在研究生阶段接受了更为专门、更为严格的学术训练。你们至少已经是学术研究的入门者,有人甚至可以说已在学术研究上颇有成就。但对你们来说,最重要的也许还不在于你们学到的那些知识,也不是发过的那几篇文章。复旦希望你们珍视的是你们在学术训练和学术研究中所感受到的、所培植起的学术精神。无论今后你们是否继续从事学术性的工作,你们都应该坚持这种精神,永远做一个学术精神的坚守者。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8-11 08:15 编辑 ]

TOP

永远做学术精神的坚守者 (36)

学术精神首先是一种诚笃的精神。香港中文大学的前校长金耀基教授在题为《大学的理念》的文集中提到,在学术的探索中,“知识的诚笃”(intellectual integrity)是特别重要的德性。所谓intellectual integrity,就是指对知识追求的真诚不欺。这种德性不仅是作为一个“学人社会”的大学的道德支柱,只有当这种德性充分发挥时,知识的尊严与学术的纯洁性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而且从长远的意义上说,发扬光大这种德性也是大学以及她所培养的学子能够对社会文化所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学术精神也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学术独立是复旦的核心价值之一。复旦早期的毕业生、著名学者陈寅恪说过:“我以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有自主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自近代以来,学术研究逐渐“职业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谋取学术研究的经济社会利益也就随之成为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无论如何,学术独立的精神和传统不应被消解。坚持独立思索和自由探究的精神不仅有利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而且也有利于我们对形形色色的世风流俗、对纷繁躁动的干扰羁绊保持必要的张力。
  
  学术精神还是一种超越的精神。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说过,大学是学术勃发的世界,也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如果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所以,大学应该成为孕育高尚性和超越性、孕育理想主义的精神家园。复旦是一所具有鲜明理想主义传统的学校。正如王沪宁校友所言,“复旦大学的氛围让我立即感受到了理想主义的魅力,这是复旦给我的最宝贵的东西”。只要大家都能更加自觉地坚守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充满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无尽激情和力量。
  
  同学们!今天的毕业典礼过后,你们就将成为复旦的校友。其实,从来到复旦的那一刻起,你们的情感和命运就已经同复旦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由衷地期望你们常想着母校,欢迎你们常回母校,也由衷地祝愿大家前程似锦,走向更为广阔、更为美好的未来。我相信,复旦一定会以你们的明天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毕业墙上的文字来作为结束:毕业万岁,青春万岁,梦想万岁,友谊万岁!我自己再加一句,复旦万岁!

来源:「复旦新闻」
最后更新:Jul 6, 2009
http://www.fudan.edu.cn/fudannew ... nnel=1&id=21908

TOP

校友,母校永远爱你们!(37)

校友,母校永远爱你们!  


作者:杨玉良



各位校友:

  很高兴参加此次由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北京校友会和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举办的复旦大学企业家同学会交流论坛。我谨代表复旦大学向各位领导与校友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说到校友,我是心情非常激动,我刚才在下面讲,校友是个极其重要的资源,虽然说资源有点功利,但校友确是学校最最宝贵的财富。我没当校长之前没有这个体会,但我以前在复旦读书的经历告诉我,应该怎样让学生对学校有认同感,后来我当副校长管理企业,我认为只要是复旦学子办的企业,不管多大,或拥有多少的股权,只要有成绩,就是学校的光荣。

  现在有人说,大学校长应该职业化,我不赞同这样的话。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这样一个专业,专门来培养怎样当校长,一个人在自己的专业里容易工作,离开了自己的专业范围,怎样做好,那就需要想办法。我在当校长后,怎么办呢?只有阅读。我明白了大学为什么最重要的对内是培养本科生,对外是团结好校友资源。本科生是一所学校里数量最大的一个群体,毕业后表现的好坏,不但是学校影响力的一个标志。同时也体现出对母亲的感情。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是复旦的校友,那种感情可以超越官阶的大小、年龄的差距、性别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复旦未来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校友。在中国,大学的发展,除了政府、校友,我找不到第三方,所以我说校长并不重要。

  我曾对中央首长说,当大学校长不是我的意愿,我更愿当一名学者。既然当了,那办好学校就是我的人生追求,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因为我们有一大批优秀学者和杰出校友。我相信,有大家的努力,不久的将来,复旦大学一定能按照中央的要求,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

  在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今年9月份,复旦大学校友会正式成立,世界校友联谊会也将在安徽芜湖召开,今天,芜湖市市长杨敬农校友也特地赶来参加会议,现在隆重地介绍给大家。同时,欢迎各位到时参加复旦大学校友会的成立,同时出席世界校友联谊会。

出处:「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网」(2009年6月20日)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10-30 08:22 编辑 ]

TOP

杨玉良:珍惜你们的学习机会(38)

杨玉良:珍惜你们的学习机会


——在2009级本科生入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对一所大学而言,一年中有两个仪式最为重要,那就是新生入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对每一位学生来说,参加入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代表着人生的一段美好时光,一段大学生涯,这段时光将使你难以忘怀。因为,从今天起,你们成为了复旦人,复旦大学将成为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今天这个令人激动的场景,使我想起35年前(1974年)我进入复旦时的情形。那时还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学生被称作是“工农兵学员”,教室和寝室的破旧,实验室的简陋自不待言,更加荒唐的是那时的教师不敢教,学生不敢学。我本人就曾经被扣上“白专分子”,“红口袋装知识”等等一系列的帽子。在那个年代,也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入学典礼,也没有毕业典礼。在那个年代,“知识”被看成是一种罪恶,“阅读”被人讽刺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天天嘴里喊的只有空洞的政治口号,晚上教室里和图书馆灯光稀疏。

那个时候,我是抱着对大学的巨大的神秘感从农村来到复旦的。起初,我真的还以为大学就是像我看到的那样的一片乱象,上课可以去,也可以不去,从来没有考试,老师在讲到科学定律和理论时不许用外国人的名字,学员每周都要对教师在讲课中是否有“政治错误”进行评议,……。这些时常令年轻的我感到十分茫然。

对我来说,幸运的是1976年“四人帮”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很快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整个复旦的气氛几乎是一夜之间发生了变化,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图书馆和教室在晚上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人人都是埋头看书。当时的中青年教师主动在业余时间开课,记得当时倪光炯教授讲《量子力学》,王兆永教授讲《数学物理方程》,卢鹤绂教授讲哥本哈根学派的哲学思想,……听课的人都是复旦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大教室里除了讲台,所有的地上空间都被坐满了。这些课都是自发的,在晚上开的。课程内容非常浓缩的,譬如,倪光炯教授的《量子力学》课,每天只有两学时,总共上了两周。现在回忆起来,我的《量子力学》、《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程》、《分析力学》、《电磁学》等都是那时学的,因为那时化学系的“工农兵学员”是完全不开这些课的。那时打下的基础至今仍然让我十分受用,可最令人怀念的是当时大家突然迸发出来的巨大的,没有那么多的功利主义色彩,更多的是为了“求知”和“探索”的学习热情!
为什么要在这里和你们讲这些呢?因为我相信你们中的大多数对大学生活还缺乏了解。当你们有了一年大学生活的体验后再想起我对当时那个年代的描述,你会感到更加的不可思议!“荒唐”与“热情”都表现得不可思议!当你对学习感到厌倦时,你或许该想象一下当学习的权力被剥夺时的感受,……。我要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你们在复旦所能够享用的一切,包括大楼,图书馆,教室,包括教师,包括你们自己的时光,……,都是来之不易的,你们一定要珍惜!

面对未来四年的复旦生涯,我不知你们是否已经认真思考过究竟该如何度过?你们没有了“考大学”这样的具体目标,你们父母、亲友为你们成功考入复旦大学的兴奋、赞扬将逐渐褪去。你们离开了父母的贴身关照,来到了以“自由”著称的复旦大学,你们或许真的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否则,就像复旦的一位学子说的:“我们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复旦每年都会出现因沉溺网络游戏而被劝退的同学,他们的灵魂掉了队,让我们深感惋惜。学生有聪明的头脑,但未必能有聪明的选择。

我并不觉得作为校长在这里提几点听起来“语重心长”但实质上是俗不可耐的所谓的“希望”是我的“荣耀”或“特权”。我只想引用两位校长曾经说过的两句话,虽然有些久远,但仍然十分有益。一位是1916年,哈佛大学校长Lawrence Lowell,他在给耶鲁大学新生讲话时说:“如果我们以自由之名不务正业,或碌碌无为,或汲汲于一己之利,那就是文明社会的失败,……。建设文明社会最关键的,是把青年培养成为能造福世界的人。”前面一句是对新生的告诫,后面一句是对学校的要求。另一个时间更早,1912年,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先生在严复辞职以后代理北大校长,在他的就职演说当中有这样一段话,“诸君皆系学生,然所谓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深渊之谓也。诸君在此校肄业,须尊重道德,专心学业。庶不辜负大学生三字。”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10-30 08:23 编辑 ]

TOP

杨玉良:珍惜你们的学习机会(39)

因此,我想强调:学习就是你们来到复旦后最首要的责任。香港中文大学的前校长金耀基说,“当一个青年进入到大学以后,他就被赋予了一种责任,即他应该以充实的学问为责任,他应该沉浸在理性的精神当中,于图书馆、实验室、教室里与教师一起,在知识的大洋中做创造性的航程。”你们的航程从复旦学院开始,学院将通过大学导航、学养拓展等一系列计划使你们尽快熟悉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你们的辅导员们热切地期盼了整整一个暑假,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把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复旦的一切,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收获和遗憾,以及对复旦的热爱都迫不及待地告诉你们;你们还将接触学校著名教授为你们开设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其中有陆谷孙教授的《英美散文欣赏》,王德峰教授的《哲学导论》,丁耘教授的《西方经典导读》,……。你们将接触许多新的知识领域、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你们还会在寝室、课堂、实验室、社团、暑期实践和国际学术交流等各种场合和机会中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或者是知识背景和性格差异都很大的人,不要放弃各种交流的机会,要勇敢坦诚地去面对。

你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乐于学习。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朱维铮教授说过,大学的学习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懂得去积累。通过阅读经典的文献,掌握最新的学术动向,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见解,你就逐渐学会了和老师、同学进行学术交流的语言,你就进入了大学最令人激动和流连忘返的世界,“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冯至《十四行集》)。大学求知,如临大海,虽然难免有望洋兴叹之憾,但也何尝不会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畅快呢!

复旦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大学所拥有的知识、智慧和活力,可以为我们的成长作最好的铺垫,使我们的梦想一步步地变成现实。但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梦想,有时也要有勇气调整,有时甚至是改变自己的梦想。大学生活和你以往的学习生涯有很大区别,无论是你所接触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有你周围的师长、朋友的阅历和思维,都会给你带来新的冲击和灵感,使你能够更加深入地发现自己,认识世事,理解人情。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写过一段话:“一个知识分子(你们也将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如果对当代生活没有激情,没有热望,没有痛苦,没有难言的隐衷,那么,他的知识,他的学问,他的才华,都会成为一些零星而没有生命力的碎片……”所以,尽管你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你们的视野开阔了,心智成熟了,梦想就会更加高远,人生也会更加精彩。

同学们,你们来复旦这几天,我想你们已经参观了校史馆。复旦大学这一百多年来的历程,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在民族危难时期,复旦虽然几度陷入解体的困境,但仍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贡献国家、服务社会。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复旦又能把握一次次的历史机遇,取得迅速的发展,且凭借一代代复旦人的努力,把复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复旦有自己的梦想,这梦想寄托在一代代复旦师生对复旦办学理念的理解与坚持和对复旦未来的丰富的想象中间。今天,这个梦想交到了你们手上,它将和你们的人生梦想一起成长。

“复旦欢迎你,让梦想在这里汇聚,有勇气就会有奇迹。”这是复旦学生根据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改编的歌词。这段“复旦欢迎你”的视频挂在网络上,有很高的点击率,因为它代表了所有复旦人对你们的热情。作为复旦大学的校长,我引用它来表达复旦对你们的欢迎。

我相信复旦将塑造你们的人生,而你们则将塑造复旦的未来!

出处:「复旦新闻文化网」(2009年9月8日)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10-30 08:23 编辑 ]

TOP

「你们则将塑造复旦的未来!」 (40)

师承关系——两个科学王朝的故事


在2009级研究生入学典礼上的讲话


(2009年9月4日)


杨玉良



同学们,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很高兴看到有这么多有志于学术研究的青年学子,你们选择了学术,选择了复旦,选择了你们所尊敬的导师。你们将在复旦与这些导师们朝夕相处,共同钻研。因此,我今天借此机会来谈谈师承关系的两个故事。
记得3年前我去国务院学位办工作,因为国内学界有不少的师生矛盾很激烈,甚至告到国务院学位办。我作为主任,为了工作,又重读了Robert Kanigel写的《师从天才》一书。我被其中关于导师与学生的共同奋斗,共享快乐的生活,相互间的怨恨及其化解,……,的生动描写所吸引。书中讲的是现代药理学的创始人Bernard B. Brodie及其传人(人称其为一个“科学王朝”)的丰功伟绩,以及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

Brodie人称“药物代谢之父”。Brodie和他的助手Julius Axelrod长达十年之久的合作关系因微粒体酶的发现权之争而破裂。1967年Brodie获得了被认为是诺贝尔生物医学奖预备奖的Lasker奖,而他的助手Julius Axelrod却在1970年获得了的诺贝尔奖。虽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Brodie应该和Axelrod合得该项诺贝尔奖,但却没有。有人评论Brodie未能合得该诺贝尔奖的原因是“他在这个领域太有名,太活跃,太咄咄逼人,主导了这一领域,确实有一些敌人。”人们都说Brodie很伟大,但也太独裁。
有意思的是Axelrod的博士后Solomon Snyder (与其学生Candace Pert)又因发现了鸦片受体而得到了Lasker奖,但Pert(文章的第一作者)却未能获奖,只有Snyder得了。因此,Snyder和Pert就闹翻了。Solomon Snyder的H指数为全世界最高,许多人认为他早该得诺贝尔奖,但他至今未得。人们说:“只要沾上一点丑闻,那么他肯定得不了诺贝尔奖。”

尽管Pert因未能与导师Snyder共享Lasker奖而产生纠纷,并说:“是我阻止了Snyder获诺贝尔奖。”然而,她在回忆时仍认为和Snyder工作的那段时间是激动人心的。据此,R. Kanigel不无感叹地写道:“我为了收集有关资料在采访科学家时,总是碰到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只要我一提到对方导师的名字,对方马上就会停止面无表情地背诵过去的情况,其声音或变得柔和,或语速加快,或因愤怒而提高,总之是充满感情。我发现导师不是好的就是坏的,极少有中性的。”当师生关系结束后,“双方常会怀有强烈的感情:仰慕和藐视,欣赏和怨恨,悲伤、愤怒、痛苦及宽慰——正如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结束后一样。”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11-1 09:03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