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挑战中国」与姜义华教授的论文

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11)

以劳动为核心的现代性之所以必然源于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首先源于资本对于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逐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马克思对此曾有非常明确的论述:

      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唯一能实现这种欲望的条件不断地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着普遍财富,另一方面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对待自己的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22]

      以劳动为核心的现代性之所以必然源于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还直接因为资本创造了大工业,创造了机器体系和广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反复说明,大工业利用自然力来为工业服务,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大工业使竞争普遍化,大工业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所有人的全部精力极度紧张起来,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建立了现代化大工业城市,“大工业不仅使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而且使劳动本身都成为工人所不堪忍受的东西。”[23]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又指出:“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完成非人化。”[24]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后半部分中他又写道:

      自然界没有造出任何机器,没有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自动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的产业劳动的产物,……它们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强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25]

    正是大工业的发展,机器的运用,科学技术的利用,使劳动具有现代性有了可能。我们曾经企图避开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在小生产还广泛存在、大工业还很薄弱的条件下,一步到位直接构建以劳动为核心的现代性。然而,事实已充分证明,这只能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乌托邦。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早已指出:“在过去任何时代,消灭单个经济(这是与消灭私有制分不开的)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还没有具备这样做的物质条件。组织共同家庭经济的前提是发展机器,利用自然力和许多其他的生产力,例如自来水、煤气照明、暖气装置等,以及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没有这些条件,共同经济本身是不会成为新生产力的,它将没有任何物质基础,它将建立在纯粹的理论上面,就是说,将纯粹是一种怪想,只能导致寺院经济。”[26]毛泽东1944年8月31日给秦邦宪的信中也曾强调,要由农业基础转到工业基础,因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工厂(社会生产,公营的与私营的)与合作社(变工队在内),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分散的个体经济——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不是民主社会(旧民主、新民主、社会主义,一概在内)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粹主义的地方。简单言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27] 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更强调: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主义和独裁专制的基础。”“未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28] 但是,在我们接受了苏共过渡时期理论之后,忙不迭地试图在小生产基础上直接过渡到以劳动为核心的现代性。结果,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被固着在土地上,对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都丧失了自主权利,乃至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实际上倒退到了寺院经济、庄园经济,成为毛泽东曾经预言过的“封建主义和独裁专制的基础”。事实又一次充分证实了马克思当年的警告是多么正确!马克思的警告是:劳动“异化”的消灭,“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9]

TOP

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合作,内外交流”,应当说是完全从中国实际出发,正确处理了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与以劳动为核心的现代性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可惜,后来没有能坚持下去。改革开放以来,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有了很大发展,这也为以劳动为核心的现代性的生长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而以劳动为核心的现代性的成长,又反过来制衡着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主要是制衡着资本运行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创造剩余价值,尽可能多地占有他人的劳动,从而再生产出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乃至资本所有者与劳动所有者的对立,无论资本所有者是私人,还是国家,只有使这两种现代性形成积极互助,方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就世界范围来看,欧洲工人阶级和欧美民主社会主义运动,在这方面进行了长达百余年的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苏联式社会主义,一方面是资本国家化,另一方面是劳动者难以超越国家面前的劳动异化,劳动对于他们说来仍是一种异己的、强制性的生命活动,一种付出、奉献、牺牲。这一种社会主义能在一段时间中集中全国力量,提高效率,但因缺乏相应的制衡,难以持续、持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接续了以《共同纲领》为代表的历史传统,总结和吸取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各方面的成功经验,有效地将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与以劳动为核心的现代性结合起来,创造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世界奇迹。当然,这两者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冲突,这种结合也还有许多地方不那么成功,还需要我们继续在这方面努力。这恐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主要的特色之所在。
     
    六
     
      同时挑战现代中国的,还有第三种现代性,这就是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现代性。
      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但是,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使它并不能导致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劳动者不可能,资本的所有者在这种对立中也不可能。以劳动为核心的现代性,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特别是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使人们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劳动时间,增加了受教育的必要和机会,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但是,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高下的悬殊,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距离,包括劳动者本身肉体的、精神的、资质的差异,都会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难以普遍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自己发展过程中,又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确定为最高价值目标,就是要自觉地以这第三重现代性来更好地统率或同一前两种现代性,使社会达到一种新的和谐境界。
      马克思指出:
      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30]  
      马克思将人的发展概括为三种形态,在第一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在第二种形态下,即在交换价值成为生产基础的条件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第三种形态,则是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为其根本特征,也只有在这基础上方才能形成真正的“自由个性”。[31]

TOP

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13)

人要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使“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32]马克思认为:“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这就是各个单独的个人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33]

      如果不具备这一客观条件,那么,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便只能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难以成为生活的普遍现实。也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不决定于意识,而决定于存在;不决定于思维,而决定于生活;这决定于个人生活经验发展和表现,而这两者又决定于社会关系。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种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末这个人就不能超越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任何道德说教在这里都不能有所帮助。并且这个受到特别培植的特性发展的方式如何,又是一方面决定于为他的发展所提供的材料,另一方面决定于其他特性被压抑的程度和性质。”[34]

      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有着56个民族的东方大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发展如此不平衡,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差异如此之大,人们所获得的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是如此不同,要真正使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然困难很多。中国实际存在着的资本的活跃,劳动的差异,尤其是传统等级权力的强度运作,在不断制造出众多新的不平衡,新的不平等,新的不公平,更会严重妨碍着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然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又并非可望而不可及。什么是自由的发展?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一切自发性的消除”。什么是全面的发展?用马克思的话说:是“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35] 个人的自由发展,就是能将在时代与环境的制约中自行作出选择;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感性、知性、理性,人的知识、感情、意志,人的创造能力,都能得到恰当的展示与发挥。这既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又是非常现实的步骤。当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地向前发展,人们不再为贫困和求生所困扰,而一步步走向中产化时,当人们在接受教育、选择职业、支配休闲时间中越来越公平、越来越有自主权时,当人们在社会整体发展中获得越来越强的主体性、独立性时,人们就在一步步向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扎扎实实地前进。当然,这还仅仅是起步。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历史深层次的巨大变化,可以清楚看到,这确实是几千年来未曾有过的。而造就这个历史巨变,正是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以劳动为核心的现代性,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性,在当代中国共同演奏的一个交响乐。近几年来人们所热烈议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可以说,就是要为这一交响乐的演奏设置一个最好的指挥。没有这样一个好的指挥,三重现代性在演奏中便会发生混乱,甚至很大的混乱。这场现代性的三重奏,应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甚至可以说是高于苏联式社会主义及西欧民主社会主义之所在。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36] 正是现代性的这场三重奏,人们所向往的共产主义运动成为现今中国最实际的运动。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历史的辉煌。当中华民族经过百年探索,终于找到适合自己国情与世界情势的发展路径,演奏起这样一个巨大的由三重现代性构成的交响乐时,中国将向世界显示,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将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从传统的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走向世界前列。

TOP

注解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39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39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306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393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392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6页。
    [⑧]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
    [⑨]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3、186、184页。
    [⑩] 竹内实:《毛泽东集》第10卷,第224-225页,“广大的发展”在《毛泽东选集》中改为“必要的发展”。
    [11]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5页。
    [12]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2-323页。
    [13]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84-385页。
    [14]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见解放社编:《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8年版,第88-89页,该文收入《毛泽东选集》时这一段话删去。
    [15] 《关于农业社会主义的问答》,见解放社编:《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8年版,第139-140页。
    [16] 《毛泽东年谱(1893-1976)》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344页。
    [17] 《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15-216页。
    [1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版,第62页。
    [1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版,第97-98页。
    [20]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2月版,第67页。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266页。
    [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287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23]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2月版,第57-58页。
    [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28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26]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2月版,第23页,注①。
    [27]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7页。
    [28]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3页。
    [29]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2月版,第29页。
    [3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08-109页。
    [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04页。
    [3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2月版,第29页。
    [33]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2月版,第32页。
    [34]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2月版,第285-286页。
    [35]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2月版,第67页。
    [36]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2月版,第226页。

转贴自:「新浪BLOG」(2009年7月5日)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7-27 06:50 编辑 ]

TOP

 14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