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11)

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战略纵深全面扩大——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战略纵深增大200公里以上;约旦河西岸,战略纵深增大90公里以上,为保住这一“安全边界”,以色列战略思想由进攻转为防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兴建了一条长123公里,以当时的以军总参谋长巴列夫命名的防线。沙堤高8.5米,朝运河一面被削成55度的陡坡,在坡上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还设置有通向运河的凝固汽油管,点燃后可在运河上形成一道火网。以军沿运河全线还修筑了31个核心堡,形成交叉火力网。在西奈半岛腹地,还有机场和“霍克”防空导弹阵地。在戈兰高地,以军也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因此,以军自恃防守坚固,在前沿地区陈兵不多。

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着一天发起进攻。赎罪日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至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广播。大多数官兵都留在营中,前沿士兵很少。埃、叙就选择了这一天突袭。

在西线,埃军出动了200多架飞机,从东路轰炸和袭击以军在西奈半岛的前线指挥部、炮兵阵地、部队集结地、防空导弹系统、通信雷达设施和机构等重要军事目标。同时,埃军隐蔽在运河西岸沙垒后的2000门榴弹炮和重型迫击炮,也向巴列夫防线的前沿工事和后方目标发起攻击,有效地压制了以军火力。

埃军的计划是首先强渡苏伊士运河,突破“巴列夫”防线,控制运河东岸15—20公里的地区;第二步攻占米特拉山口、克迪山口和哈特米亚山口一线,保障运河东岸前沿阵地的安全,然后,视情况向纵深发展。为此,埃军在苏伊士运河两岸集结2个军团共9个师的兵力约12万人。北翼为第二军团共5个师,是战役主攻方向,南翼为第3军团共4个师。战斗开始后,埃军地面部队约8000人在飞机、防空军的掩护下,乘水陆装甲车和橡皮舟从坎塔纳、伊斯梅利亚、德维斯瓦、沙卢法和苏伊士城同时强渡运河。登岸之后,迅速在堤上开辟通道、攀登河堤,摧毁以军前沿火力点,同时,用爆破筒在东岸沙堤以军铁丝网和地雷区中开辟通道。埃及工兵用高压水龙头冲刷以军沿河岸修建的沙堤,仅用9小时,就在沙堤上打开了60多个缺口,架设10座浮桥和50个门桥渡场。在战斗打响后的24小时,埃军10万人和1020辆坦克以及1.35万部车辆通过运河。紧接着,埃军向两翼展开,着手消灭各据点的以军,攻占以军前沿据点15个,粉碎了以军前沿坦克的反冲击。两翼用稳步平推的办法向以军防御纵使攻击。不到三天,埃军控制了运河东岸10至15公里地区。

为配合正面作战,埃军伞兵和突击分队乘直升机在西奈半岛纵深地区大规模降落,破坏敌军交通、通讯和补给。海军为牵制以军,封锁蒂朗海峡和曼德海峡,封锁亚喀巴湾和红海出口,并在沙伊沙姆赫地区进行海上登陆作战,袭击以军。

当埃军在西线发起攻击的同时,北线的叙利亚军队也于6日14时向戈兰高地发起猛攻。叙军出动100架飞机袭击以军指挥所等重要军事目标。叙军的1500门大炮也开始炮击戈兰高地上的以军阵地。叙军第一梯队三个师,1000多辆坦克,在空军和地空导弹部队的掩护下分三路向以军阵地发起进攻。

北路叙军进攻谢赫山、马萨达等地。带路由于遭到以军的阻击,推进较慢。中路和南路是叙军攻击的重点。中路叙军第9步兵师很快就突破了以军188装甲旅的防线,攻占了艾哈迈里亚。以军退守库奈特拉待援。叙军虽出动了二线坦克,利用夜间频频发动进攻,但以军也调集了大批坦克向叙军发动反冲击,双方1500辆坦克在狭长的平原上激战了近48小时,以军188装甲旅几乎被全歼,仅剩10余辆坦克。7日晨,叙军突破1967年停火线约75公里,进到叙以边境太巴列湖附近。以军在仓促应战之时,逐渐看到叙军的许多弱点。于是,以军决定集中兵力对付北线叙利亚军队,以扭转战局。至11日,北线以军主力剧增至22个旅,约10万人。

埃军初战得胜,占领了运河东岸的部分地区,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从10日起,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了进攻,着手调整部署巩固阵地。这给以军提供了喘息之机,以军利用这一短暂的间隙集中兵力,实先北线后西线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10月10日,以军在北线集中了15个旅和1000辆坦克,在飞机的掩护下,突破叙军防御阵地后,又采取正面突击同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分三路向叙军反击。以军进攻的重点是戈兰高地中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仅派少数兵力牵制。很快突破了叙军防线,解除了库奈特拉之围。11日,以军继续向戈兰高地增兵,总计达22个旅,近10万人。以军集中坦克500辆,沿不同的路线,向大马士革方向快速前进。12日,以军越过1967年的停火线,深入叙利亚境内30公里左右,叙利亚的步兵和防空军则撤至首都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地区。沿公路两侧建立防御阵地,阻止以军向大马士革的进攻。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6 07:06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12)

以军在北线掌握主动后,随即将作战重点移至西奈半岛,使西奈战线从原来的4个旅增至3个师12 个旅,并向西奈调去了大批飞机和坦克。当以军在北线反击时,埃军为增援叙利亚决定向以军发起进攻。

10月14日6时,埃军出动80架飞机、200门火炮对以军第二线阵地进行了90多分钟的火力准备,随后,以装甲师、机械化师1000多辆坦克向以军发起进攻,双方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会战。埃军兵分三路,向哈特米亚、吉迪和米特拉山口的以军发起进攻,这是埃军第一次脱离防空网和反坦克防御系统进行的运动战。以军对埃军的进攻有了准备,集中三个师利用山垭口两侧的有利地形进行步、坦、炮协同作战,并出动了飞机支援。以军共投入了坦克约800辆,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以军损失坦克50辆,埃军则损失了200辆,被迫退回进攻出发阵地。

10月16日,以军三个旅群向埃发动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坦克战和炮战。同时,以军根据美国侦察卫星提供的在大苦湖地区的埃军第2、3军团结合部有30公里的间隙的情报,抓住埃军运河西岸兵力空虚之有利时机,从结合部突入运河西岸,建立了桥头阵地,摧毁了埃军几个防空导弹阵地,并迅速组织了5个旅的兵力,在空军的支援下,源源不断地度过运河。对于以军突入运河西岸的作战行动,埃军误认为是小股以军的骚扰活动,未引起重视,以致以军摧毁了埃军的大量防空导弹阵地,以空军得以在运河西岸进行轮番轰炸。18日,突入西岸的以军大举进攻埃军阵地,到19日晚,以军在西岸的部队达到了4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和1个伞兵旅。

突入运河西岸的以军在取得主动权后,又不断袭击公路、铁路和运河沿岸地区,以切断埃军2、3军团的退路。此时,东岸以军也配合发动攻势,使第3军团腹背受敌。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案》,呼吁埃、以双方“就地停火”,埃及、以色列都表示接受停火,但以军的进攻却没有停止。同时,以军向北推进,企图攻占伊斯梅利亚,包围埃及第2军团,但未能成功,以军又集中兵力,回师南下,迂回包围第3军团。23日凌晨,以军沙龙旅,依靠夜间偷运过河的人员和物补给,向阿塔卡地区发动猛攻,当日晚,以军占领苏伊士城郊外的炼油厂,切断了苏伊士城西南和南面第3军团部队的联系,基本完成了对埃军第3军团大部分部队的包围。24日,双方实现停火。

在北线,叙、以双方在第二阶段末期形成对峙后,以军于10月22日出动1个伞兵旅,夺取了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一个阵地老山头。叙军随后发动多次反击,收复了一些失地,但成效不大,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24日,叙以宣布正式停火。

这场战争历时18天,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共投入兵力约110万人,坦克5500多辆,作战飞机1500多架。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约2万余人,被击毁坦克2000余辆,损失飞机约400架;以色列军队死亡5000多人,损失坦克1000多辆,飞机200架。双方战争消耗在50亿美圆以上。通过这次战争,埃军收复运河东岸纵深10—15公里,南北长192公里的土地,面积为3000多平方公里。以色列新占运河西岸埃及领土1900余平方公里和叙利亚戈兰高地以东440平方公里的领土。

4,第5次中东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也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死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

黎以战争的起因,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6 07:45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13)

1982年,以色列觉得时机以到:首先,英阿马岛战争爆发,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其次,两伊战争继续进行,两国无暇他顾,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内部已四分五裂;第三,战争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解的叙利亚国内形势不稳定,且巴、叙间也有矛盾;第四,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内的亲以势力——基督教武装;第五,归还西奈半岛后,埃、以已达成和解,埃及不会介入战争。

巴解武装力量主要是巴解游击队,共约2.5万人(其中野战部队6000人),编为50个营,坦克300辆,装甲车300辆及各种火炮1100门。主要兵力分布:贝鲁特西区约6000人,南部各据点共约8000人,贝卡谷地约5000人,其余部署在黎巴嫩北部。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有400余座仓库,储备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其它军用物资。

驻黎巴嫩的叙利亚军队。2个装甲旅、2个机械化步兵旅和1个突击营及防空部队,共计30000人。战争爆发后,又投入4个旅,使总兵力达到46000人,坦克900辆,装甲车600辆,飞机350架。主力部队部属在贝卡谷地、杰津地区和舒夫山区。部分兵力驻在贝鲁特西区、特里波利和贝鲁特至大马士革战略公路沿线主要城镇。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由法国、荷兰、挪威、斐济、尼泊尔的军队组成,共7000人,驻守在黎以共同边界。

黎政府军和各武装力量。 黎政府军共23700多人,编有1个机械化步兵旅、1个武装侦察营、9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各种装甲车辆200余辆、火炮230门。此外,还装备有“米兰”、“陶”式反坦克导弹。主要驻守在贝鲁特东区和黎西北部的部分地区。

黎国内除政府军外,还有40余支武装力量,主要有:穆斯林派武装。    
什叶派、德鲁兹派、逊尼派:共有脱产武装人员20000人左右,它们与基督教长枪党对立。
哈达德民兵: 一支亲以力量,约有36000人,配置在黎以边界的黎方8—10公里地带。   
基督教长枪党民兵: 由贝希尔.杰马耶勒领导,有40000余人,驻在贝鲁特东区,贝鲁特至大马士革公路以北和黎巴嫩西北部地区。

6月6日11时,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西路是以军的主攻方向,先后投入了5个多旅的兵力,第一梯队以两个装甲旅,有坦克和装甲车各200辆,从纳哈里亚、鲁什哈尼克拉地区出发,在纳库腊、宾特朱拜勒通过哈达德民兵和联合国部队控制区,于6日下午包围了苏尔,在空降兵和登陆部队协同下以及黎巴嫩哈达德民兵配合下发起攻城战斗,当夜进行巷战,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第二梯队两个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旅)于18时进入战斗,其中一个旅向东开进,配合中路行动;一个旅向北开进,围剿利塔尼河以南的巴解游击队。8日,以军第三梯队进入战斗,继续向北进攻,包围达穆尔,但在该市以南,距离贝鲁特仅19公里的萨阿迪亚地区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北进受阻。9日,西路以军占领西顿、达穆尔,并以一个营的兵力在哈尔达登陆。巴解武装在从达穆尔撤退知炸毁了桥梁。10日,以军共6个旅,3.5万人,300余辆坦克,在基督教右翼民兵从北面配合下,对贝鲁特实施大包围,并轮番轰炸贝鲁特西区和南郊国际机场,以军的舰艇从海上封锁了贝鲁特。巴解大力加强贝鲁特西区的防御,并在国际机场、哈尔达地区击退以军进攻,巴解武装在达穆尔附近击毙以军前线总指挥、副总参谋长耶库蒂尔.亚当少将。11日,以军主力进抵贝鲁特国际机场附近,另一部分与叙利亚军队战斗,叙利亚为与巴解协商,在巴解处于极端困难时,按以色列的条件宣布与以停火,于当地时间12时停火生效。此后,叙、以停停打打,12日,以军继续向贝鲁特南郊巴解阵地进攻,遭到巴解武装的顽强抵抗,格林威治时间19时,以、巴停火生效。7个小时后,双方又开火。13日,以军进入贝鲁特东区,随即,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下,把巴解游击队约8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和南部。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14)

中路为助攻方向,以军第一个梯队一个旅于6日上午从谢莫拉地区出发,越过哈尔达利,包围了沙吉夫堡,主力纳巴提亚进攻,当日下午,以军开始强攻沙吉夫堡,于7日拂晓攻克。第二梯队一个装甲旅进入战斗,在伞兵配合下围攻纳巴提亚,7日9时攻入市内,小股兵力与巴解游击队展开巷战,主力继续向北推进,当日前出至杰津地区。在东路以军配合下,攻占杰津城后,又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参加围攻扎赫拉尼和赛伊达;一路向北,进攻舒夫地区叙利亚装甲部队,在该地与叙利亚军队展开一场坦克战。叙军损失坦克150辆。9日,以军在阿因达拉附近空降。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占了阿因达拉,进而控制了贝鲁特——大马士革的公路。


东路为牵制方向,以军第一梯队一个装甲旅,向谢巴发起进攻,尔后,向贝卡谷地发展进攻,牵制和监视该方向,并切断巴解游击队和叙军的联系。7日,第一梯队攻占谢巴后,第二梯队进入交战,向哈斯亚巴发起进攻,得手后,在拉西亚、考卡巴等地向叙利亚防御阵地发起进攻。8日,攻占拉西亚、考卡巴城镇后,沿贝卡谷地西侧北进,直指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末段,企图切断叙军退路和阻击增援。10日,以军同叙军在卡鲁恩湖以东地区激战,歼灭叙军一个装甲旅。9—11日,叙利亚在战斗中有损失了坦克约150辆。

以色列为夺取制空权,决定对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进行袭击,以消灭其防空能力。这也是以军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之一。贝卡谷地位于黎巴嫩东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是一块由南向北的狭长地带,谷地两侧高山连绵,地势险要,驻黎叙军的地面部队主力部署在这里。为保护这支部队免受以色列空袭,叙利亚从1981年5月开始,在贝卡谷地部署了以萨姆—6导弹为主要装备的防空部队。

6月9日下午2时左右,以军出动96架F—15、F—16战斗机进行高空掩护,在E—2C预警机的指挥下,用F—4、A—4攻击机对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进行了猛烈轰炸。叙军得知以军空袭,从国内各地紧急出动了60余架米格—21和米格—23战斗机,云集贝卡,同以军展开空战,由于以军实施了电子干扰,使叙军飞机起飞后与地面失去联络,防空导弹发射后也失去控制,以军飞行员素质和装备都比叙利亚空军好,在空中处与主动。而叙空军战术呆板,且过分依赖地面指挥所指挥,结果在空中被动挨打。第一天空战结果,以军摧毁叙利亚防空导弹连阵地19个,击落叙机29架。10日,以军又出动92架各型飞机空袭叙军黎巴嫩指挥所及附近的防空导弹基地,叙军起飞52架飞机迎战,结果又被击落25架,7个防空导弹连被毁。使叙利亚在贝卡谷地经营10余年,耗资20亿美圆的防空体系毁于一旦,而以色列仅损失飞机10架,其中无人驾驶飞机和直升机6架。

以军仅用了8天时间(6月6日—13日),向前推进了90余公里,占领黎巴嫩领土约3000千平方公里,摧毁了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消灭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缴获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仓库,并将巴解总部机关2000人和武装人员5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及南部,同时,给叙军以沉重的打击。6月14日,以军经过激战,控制了国际机场的跑道,16日,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下,攻占了控制机场的重要据点——理学院大楼。17日,以军炮击国际机场和附近地区,控制了哈迪勒国际机场,进一步压缩了对巴解总部的包围。18日,以军宣布对被围巴解停火,但要求其放下武器,撤出贝鲁特,这一要求遭到巴解的拒绝。22日,以军又对叙军发起进攻,并占领了哈姆敦,迫使叙军后撤,从而严密地控制了贝鲁特西区。 从6月26日起,以军继续加强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和对叙军的防御,至7月18日,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增加到7个旅约3.5万人,坦克约700辆,大口径火炮约710门。试图以军事压力配合政治谈判,迫使巴解组织撤离贝鲁特西区。

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2)、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3)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8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8月12日,巴解宣布愿意撤出贝鲁特西区,从8月21日——9月1日,巴解总部和游击队12000余人,先后由贝鲁特西区撤至约旦、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和北也门8个阿拉伯国家;驻贝鲁特西区的25000名叙军士兵也于8月30日和9月1日撤往贝卡谷地。21——25日,多国部队的法、美、意士兵分批抵达贝鲁特,执行监护巴解和叙军撤出贝鲁特西区的任务。9月10——13日,多国部队也相继撤离了黎巴嫩。

9月15日,以军以黎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遇害为由,进驻贝鲁特西区。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9月29日,以军撤离,有多国和平部队返回贝鲁特西区维持秩序。但大批以军仍占据在此。经过长达5个月的谈判后,黎以签定了撤军协议。但叙利亚、巴解都反对这一协议,协议被废止。此后,以军单方面分批从黎撤军。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盐碱地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11 14:32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15)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进程问题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长达半个多世纪,和平进程中屡屡点燃希望,但并未出现实质性转折。1991年10月,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中东和会开启了试图“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全面、公正解决中东问题的和平进程,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基本框架。1993年9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巴、以互相承认、巴有限自治等内容的第一个和平协议——《奥斯陆协议》。规定巴在加沙和杰里科首先实行自治。之后以军开始撤离被占领土,巴逐步接管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

巴以主要争端

根据1993年巴以签署的奥斯陆协议,巴以争端中的棘手问题将在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中解决。这些主要棘手问题包括:耶路撒冷地位、巴以边界划分、巴难民回归、犹太人定居点和水资源分配等。由于在上述问题上分歧巨大,巴以至今未能签署永久性和平协议。

第一、耶路撒冷地位问题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地区中部,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耶路撒冷为国际化城市,由联合国管理。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耶路撒冷被阿以双方的停火线由北向南切割为东、西两个部分,巴勒斯坦人居多数的东区被约旦(当时叫外约旦)占领,犹太人为主体的西区被以占领。1967年以占领东耶路撒冷,1980年7月以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首都。巴勒斯坦自20世纪60年代就宣称耶路撒冷是巴领土的一部分,以必须全部放弃。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国,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

第二、边界划分问题。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81号决议,决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其中,“犹太国”占约1.49万平方公里,“阿拉伯国”占约1.15万平方公里。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阿拉伯国”因阿拉伯人拒绝分治决议没有诞生。在随后爆发的第一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占领了包括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等在内全部“阿拉伯国”领土。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第242号和第338号决议,要求以撤出所占领土。长期以来,巴方坚持并决心将在1967年战争爆发前的边界内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但以政府则坚持未来以巴边界不能回到1967年战争前的状态。

第三、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移民定居而形成的国家。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开始在被占领土上修建犹太人定居点。几十年间,以先后建立了200多个定居点。在巴以和谈中,巴方一直要求以必须拆除所有定居点。2005年8月,以实施单边行动计划,撤出位于加沙地带的全部21个定居点和4个位于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定居点。目前,以在约旦河西岸还有100多个定居点,人口约20多万。

第四、难民回归问题 。巴难民问题是历次中东战争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的产物。战争先后导致100多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5年,登记在册的巴难民已超过440万,除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外,这些难民主要分布在约旦、黎巴嫩、叙利亚。根据联合国1948年通过第194号决议,巴难民具有回归权。但难民能否回归、回归多少将涉及巴勒斯坦、以色列等中东相关国家的民族构成、人口比重和社会安全等重大利益。因此,在巴以和谈中,以方坚持巴难民就地安置,反对回归。

第五、水资源分配问题。巴勒斯坦地区60%以上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包括地表水、河流和地下水等可再生水资源总量估计为20亿立方米。在数量上,以占有和消耗全部水资源的80%,巴只能享用剩余的20%。另外,巴以关于水资源分配还涉及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等问题。因此,以反对彻底同巴进行水资源再分配,主张共同管理水资源,以保证以水资源安全不受威胁。巴则坚持收回所有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水利设施的所有权,拒绝接受与以共同管理水资源。

1994年5月,巴以在埃及首都开罗签署了关于实施加沙和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结束了以对两地长达27年的军事占领。1996年5月,巴以开始就巴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会谈。时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改“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提出“以安全换和平”,巴以最终地位谈判搁浅。1999年9月,巴以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备忘录》规定巴以将于2000年2月签署有关巴勒斯坦最终地位的框架协议,9月签署和平协议,巴勒斯坦建国。由于以方蓄意拖延,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很好执行。 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在美国戴维营举行首脑会议,仅对耶路撒冷地位、巴难民回归、边界等几个重大问题互相表明了观点,有关巴最终地位的会谈以失败告终。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巴以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流血冲突。10月,中东问题多边首脑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虽在多方面达成协议,但大部分内容没有得到执行。2003年4月,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共同制订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但是,此后由于巴以冲突不断,以及双方在关键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和平进程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2007年7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的中东问题四方会谈发表声明,重申致力于结束以巴之间的冲突,为未来巴勒斯坦国的建立奠定基础。2007年6月,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被任命为中东问题四方特使。7月23日首访中东,以履行其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使命。2007年11月,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举行。巴以达成《共同谅解文件》,并表示将努力争取在2008年年底前达成内容广泛的和平协议。文件为巴以迈向和平之路提供了框架和机制,并使巴以和平有了新的时间表。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11 15:48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15)

调解巴以冲突的中东和谈
  
埃以美戴维营会谈开启中东和谈先河。1978年8月,在美国总统卡特的直接参与下,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华盛顿附近的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就和平解决中东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后埃以双方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即戴维营协议。协议确认了解决中东问题的基础文件是安理会第242号决议。前者的主要内容包括:在5年过渡期内,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居民实行自治和成立自治政府,以负责安全;允许以在规定地方保留军队;5年内由埃、以、约同当地巴人民代表讨论决定这两个地方的归属问题等。后者规定:西奈主权归埃及,埃、以在3个月内签署和约;在和约签署后的3~9个月内,以从西奈的部分地区撤出,埃以即建交;和约签署2~3年内,以完全撤出西奈等。协议签署后,以分期撤出西奈,埃以建交。但以立场顽固,致使《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未能实施。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反对戴维营协议,埃及一时陷入孤立,萨达特于1981年10遇刺身亡。

从马德里和谈到奥斯陆协议。1991年10月,在美苏主持下,阿以在马德里召开中东和会,后移师挪威首都奥斯陆进行了14轮秘密会谈。经过美国总统克林顿极力斡旋,1993年9月,巴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秘密达成了和解协议,即“奥斯陆协议”。为照顾美的斡旋作用,以总理拉宾同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加沙和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规定巴在加沙和杰里科首先实行自治,巴以双方相互承认,这是和谈的重大突破。1994年5月5日,开始实行预期5年的巴自治。虽然“奥斯陆协议”只是为巴以全面和解勾勒了粗线框架,但它毕竟开启了和谈之路的新起点,之后的谈判气氛总体良好。巴以在1995年签署了实施“奥斯陆协议”第二阶段的“塔巴协议”,也称西岸和加沙地区过渡协议。但1995年11月,拉宾总理在巴以和谈的关键时刻遇刺身亡,中东和平进程遭受重挫。1996年6月大选中,立场强硬的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上台后,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僵持。

2000年美以巴戴维营会谈。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总理。他表示将致力于全面启动中东和平进程。同年9月,巴以签署《沙姆沙伊赫协议》,但协议内容未获落实。为推动和谈在关键时刻取得突破,2000年7月,临近结束任期的克林顿将以总理巴拉克和巴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召集到戴维营,试图效仿卡特总统,促成一揽子解决巴以问题。以准备作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让步,答应归还加沙地带全部和约旦河西岸96%的土地,其余4%也作出相应补偿。在此重要关头,埃及警告阿拉法特无权在耶路撒冷等涉及阿拉伯民族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独自作出决断,阿拉法特慑于警告,并寄望于以做出更大让步,最终未在协议上签字。会晤没有达成任何书面协议,但在会晤中,各方对耶城地位、巴难民回归、边界等几个重大问题进一步摸清了各自底线,有利于谈判的继续推进。正当谈判进入关键时刻,2000年9月28日,利库德集团领袖沙龙强行“参观”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圣地,引发大规模流血冲突。2001年初布什和沙龙相继上台,中东和平进程转向。2001年5月是美国前参议员米切尔为主席的巴以冲突国际调查委员会提出 “米切尔报告”。其主要内容是:巴以立即无条件停止暴力冲突;共同创造一个缓和期;巴民族权力机构努力打击恐怖主义;以政府须冻结所有建立定居点的活动,取消对巴领土的封锁;双方重新恢复安全方面的合作。2000年9月底,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巴以和谈陷入困境。为了促使巴以双方早日结束冲突,重归和谈轨道,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10月,中东问题多边首脑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调查巴以暴力冲突的起因。 巴以双方应立即无条件停止暴力冲突;共同创造一个缓和期;采取步骤重建相互信任;巴民族权力机构努力打击恐怖主义;以政府必须全部冻结在巴控区内犹太人定居点的建设;以方取消对巴城镇的轰炸和封锁;双方重新恢复安全方面的合作。 但由于以色列沙龙政府采取的强硬政策,以及巴以愈演愈烈的暴力冲突,“米切尔报告”一直未能得到落实。


2002年12月,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中东问题四方通过了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2002年12月美、俄、欧和联合国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时,为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定稿。这项计划为永久解决以巴冲突问题,提出了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以巴两国和平共处的构想。 结束以巴冲突将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现在起至今年5月),以巴双方将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的政治改革;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今年6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斡旋四方(联合国、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将为此召开国际会议。此后的两年为第三阶段,以巴双方将就最终地位进行谈判,并在2005年达成协议,最终结束双方的冲突。2003年4月,由美正式公布计划的内容。2003年6月4日,巴以美首脑在约旦的亚喀巴举行三方会晤,正式启动“路线图”计划。“路线图”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布之日至当年5月),巴以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政治改革;以方撤离2000年9月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2003年6月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第三阶段,在2005年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巴勒斯坦国。巴以总理也曾多次举行双边会晤。但巴以之间发生的多次严重流血冲突使“路线图”计划搁浅。2004年,以努力推行“单边行动”计划,推行“定点清除”行动,巴内部也发生权力争斗。11月,阿拉法特去世后,巴方权力交接基本顺利。

2005年以来的巴以谈判与会晤。2005年1月,阿巴斯以高票赢得巴大选。2005年2月8日,在美幕后撮合下,在埃及和约旦的直接斡旋下,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与以总理沙龙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4年来的首次历史性会晤,双方达成停火协议,正式结束巴以暴力冲突。停火协议立即受到广泛欢迎,因为多数人充分意识到,暴力不能解决问题。2005年3月1日,支持巴改革的伦敦国际会议召开。2005年6月,以巴首脑第二次举行会晤,但没有取得成果,双方都不愿妥协。2006年和2007年,巴以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色列新总理奥尔默特接任沙龙,巴勒斯坦哈马斯先是通过立法选举上台,后在西方压力和孤立下,哈马斯与法塔赫方式内讧。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11 15:44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16)

2007年2月2日由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代表共同参加的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召开的主旨,是支持美国在阿巴斯和奥尔默特之间开展新一轮斡旋。赖斯强调中东问题有关四方是协调国际社会谋求中东地区安全的重要机制,是帮助巴以双方找到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也宣布,德美双方一致认为召开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会议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强调,在当前严峻的中东地区形势面前,国际社会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而巴勒斯坦各派磋商组建民族联合政府未果、内部矛盾空前激化,是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再次开会的一大背景。美国作为东道主召集举行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会议的目的之一,是想再次显示国际主流社会支持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的决心。为了配合这一会议的召开,布什政府日前要求国会额外拨款8600万美元援助阿巴斯领导的巴民族权力机构。美国此举意在使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陷入更加孤立无援的境地。然而,哈马斯凭借自身武装和相当数量巴勒斯坦民众的顽强支持控制着巴自治政府,在解决巴以冲突中具有很重的分量。此次会议的内容刚一公布,由哈马斯掌控的巴自治政府外交部便发表声明,谴责这一会议秉承美国的旨意,非但不会给巴勒斯坦带来和平与稳定,相反只会增加巴勒斯坦人民所遭受的苦难。2007年11月底美国撮合的安纳波利斯中东和会,不仅没有实质进展,更谈不上突破。

巴以和平计划失败的症结所在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该问题面临相当大的难度。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该地区充满传奇但又多灾多难。在这里,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本是有共同祖先的亲兄弟;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二战后,四次大规模中东战争都与该问题有关联,并给地区民众造成惨重损失和巨大创伤。人们对和平望眼欲穿,充满期待,但中东和平进程绵延至今,举步艰难。观察巴以局势发展一定要注意看其实质和历史,巴以一贯在关键问题上缁铢必较。布什政府严重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以色列政府的不稳定性、巴方内部的协调程度等因素也是影响和谈的重要因素,布什上台之初在该问题上的超脱和严重偏袒正是导致“9·11”事件的重要导火线。

总体看,以2001年初美国和以色列政府相继更替为标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巴以关系发展实际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取得重大成就的大发展阶段和新世纪初以来陷入冲突、倒退和停滞的阶段。巴以和平进程从1991年以来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问题、难民问题、边界问题、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以及水资源问题等关键问题远未解决。2000年9月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袖沙龙冒然闯入耶路撒冷的穆斯林清真寺引发大规模冲突绵延数年,至今巴以仇视心理强烈。几年来,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订以来的各种谈判机制和文件实际上已被废弃,真正重开谈判恐怕要等到2009年美国新总统上台之后。

关于边界划分。阿拉伯国家一直要求以色列遵守联合国第242号和338号决议,以“土地换和平”,按照1967年战争以前的巴以边界,要求以严格履行奥斯陆协议和“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并把沙龙的单边计划看作“路线图计划”和奥斯陆协议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终结。而沙龙仅希望通过履行单边计划,交还加沙全部和约旦河西岸50%左右的土地,这比巴实际要求的领土要少一半左右。

关于耶路撒冷最终地位。该城作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宗教圣地,双方都有各自强硬立场。尽管该城市被以实际控制,但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一直要求获得其应得的领土和宗教权利。伊斯兰教在耶城统治时间长,从公元七世纪到上个世纪犹太人大批返回前,在此生活了一千多年的阿拉伯人和其他穆斯林已将耶城变成了一个完全阿拉伯化的城市。19世纪以来,随着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大批返回巴勒斯坦,他们同住在这里的阿拉伯人为争夺土地和宗教权益的斗争也愈演愈烈。1947年11月联合国决议规定耶城国际化。1948年英国委任统治结束,以色列宣布建国,阿拉伯国家强烈反对,第一次阿以战争爆发。战争结束后,停火线将耶城一分为二,以色列控制了耶城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约旦占领了老城及其以北和以南地区。1950年以迁都至耶城以占领区。1967年中东战争后,以占领了约旦控制区,耶城重新统一。后来以一直宣布耶城为其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国际社会包括美国在内迄今对此不予承认。1988年11月巴勒斯坦也宣布建立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由于耶城问题错综复杂,1993年9月,巴、以双方达成原则宣言,规定耶城归属问题留待最终谈判时解决。但以历届政府一直在谋求实现“大耶路撒冷”计划,并付诸于一系列具体行动,致使解决耶路撒冷问题的进程一再严重受阻。

关于耶城问题的解决方式,曾出现几个方案。巴方领导人阿拉法特生前曾提出以“罗马方式”解决,即按照梵蒂冈存在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一隅的实例,在耶城建立巴勒斯坦国首都;以方有人提出主权与治权分离的原则建议,即耶城主权归以色列,四个居民区享有充分自治;还有人建议巴勒斯坦将首都建在耶城以东偏南方向的阿拉伯重镇阿布迪斯;另外就是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耶城成为一个国际化城市。无论何种方案,有两点是很清楚的。第一,巴、以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单独占有耶城,这是由两个民族的历史、宗教和民族感情等诸多因素所决定了的。目前,以巴解组织为代表的阿拉伯世界坚持耶路撒冷(指东耶路撒冷)是未来巴勒斯坦的首都,同时默认耶城旧城的三大宗教圣地完全处于自治状态。以色列历届政府的立场则近乎完全相对。第二,耶城国际化也不太可能实现。以已在耶城统治了近40年,当然不愿放弃对耶城统治而交由国际社会共管,巴方也不愿这一局面出现。现实决定了耶城最终的解决可能还是要走巴、以双方共占这条路,但它的实现将经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以政府很可能继续采取拖延战术,制造“既成事实”,以求逐步取得国际社会的承认。美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是,耶城应保持统一,其最终地位将通过未来的谈判确定,这是符合以色列利益的。

巴难民回归问题。400多万巴难民的回归问题几乎一直是巴以和谈中不可逾越的关键所在。以惧怕巴难民回归被占领土后,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比例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因此坚持巴难民在所在国就地安置,以对其做出补偿,实际剥夺了其回归权。巴方一直拒绝。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规定撤出加沙地带的全部定居点以及约旦河西岸的部分次要定居点,但保留约旦河西岸地区的重要定居点,继续在西岸修建定居点让从加沙撤出来的犹太人居住,引起巴方强烈不满。

巴以内部都面临反对势力。巴勒斯坦内部的哈马斯、杰哈德等激进组织的斗争方式和策略虽然已经大有改变,但它们今后继续袭击以的可能仍是存在的,而一旦袭击发生往往就破坏和谈。同时,巴内部派别斗争激烈。2007年2月,巴两大主要派别法塔赫和哈马斯签署“麦加协议”,双方就建立民族联合政府、新政府政治纲领等问题达成一致,但好景不长,2007年6月两派发生火并,阿巴斯宣布解散民族联合政府,组建紧急内阁并受到西方国家支持,巴内部事实形成两大派别各自为政的局面,并为外部势力所利用。以色列内部同样存在强大的反和谈、反让步的右翼或极右翼力量,犹太圣经联盟、移民党、沙斯党等许多反和派别立场非常保守,利库德集团也反对向巴勒斯坦人过多让步,20多万定居者多数反对拆除定居点,且其活动能力非常大。而如巴勒斯坦一样,目前的以色列同样缺乏一个强势政府和威望很高的领导人,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并左右局势发展。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11 23:26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17)

从外部因素看,美国政府历来在巴勒斯坦问题解决方面立场有失公正,偏袒以色列的立场明显,布什政府尤甚。美国同时戒备欧盟或俄罗斯等大力插手巴勒斯坦问题,不愿其动摇美国的主导地位。阿拉伯世界方面,表面上看,阿拉伯国家都对巴以局势紧张深表焦虑,但出于争取美援、显示本国在中东影响力等考虑,个别国家内心里并不愿该问题尽快彻底解决。2000年7月和12月,在克林顿极力撮合巴以和谈即将取得突破的时期,阿拉法特和巴拉克也想一鼓作气,争取取得重大进展。当时以总理巴拉克的让步是空前的、至今也是绝后的,但阿拉法特正是顾忌一些阿拉伯大国的警告而退缩了。

2008年12月27日爆发的“加沙危机和巴以冲突”,已经历了半个月的光景,据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带急救部门负责人哈撒内9日公布的数字,以军对加沙地带展开的“铸铅”军事行动已造成80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约3300人受伤。造成了大量的人道灾难,特别是阿拉伯世界人民的极大恐慌。联合国安理会于1月8日晚以14票赞成、美国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第1860号决议,呼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立即实行“持久的、受到全面尊重的停火”。 一向以行使“否决权”闻名暇尔的美国这次却“破天荒”般的投了弃权票。以色列内政部长梅厄·谢特里特9日批评美国没有否决呼吁加沙地带停火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谢特里特当天告诉公共电视台:“美国人先前承诺将行使否决权,不幸没有履行诺言,这明显受到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压力。”

其实,联合国通不通过“停火决议案”,对美国全力撑腰的以色列来说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停火决议案”通过的第二天,以色列看守内阁总理奥尔默特9日说,尽管联合国安理会日前通过决议呼吁巴以立即停火,但以军将继续在加沙地带采取军事行动,以维护以色列公民的安全。以安全内阁当天召开会议,讨论安理会停火决议。奥尔默特在会后由总理办公室发表的声明中说,以色列“绝不会同意由任何外部机构来决定其维护公民安全的权利”。事实证明,只有美国的指挥棒,才能对以色列有效。有分析认为:“金融危机”让美国的信誉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为了重拾信心,需要一场“政治战争”来化解他的“经济危机”、“权力危机”、“政治危机”,让世界视线从美国的“金融危机”转移到巴以冲突的“政治危机”,美国可以抽身准备新总统的“就职典礼”。2009年1月20日新总统就职之前,这场美国精心策划的“冲突”就会嘎然而止。


加沙战争 谁将得利?


作者:苏玉兰



加沙再次点燃战火,以色列军方和哈马斯又陷入一场惨烈的战争,一些关键人物也开始在硝烟弥漫中浮上台面。他们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有的坚持开战,有的主张停火,加沙的命运就操控在他们的手中。

  

这场加沙之战,谁会是最大的获益者?



  巴拉克(Ehud Barack)和利夫尼(Tzipi Livni)。他们一个是以色列国防部长,一个是以色列外交部长;两人都对以色列总理宝座虎视眈眈。哈尼亚(Ismail Haniyeh)和扎哈尔(Mahmoud al-Zahar)。他们一个是加沙哈玛斯政府有名无实的总理,一个是掌握实权的哈马斯外长;两人都坚称,这场加沙之战,哈马斯胜券在握。

  以军是在两周前开始对哈马斯展开密集轰炸,并在一周后,派出地面部队大举攻进加沙。

  以色列防长巴拉克在以军向哈马斯开战两天后宣布,同哈马斯“进入全面战争”,并明确地规划出以军此次军事行动的目标,旨在摧毁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火箭炮的能力,而不是要铲除这一恐怖组织,也无意重新占据加沙。巴拉克把目标放低,显然是不想重蹈覆辙,以免像2006年黎巴嫩战争时无法清剿真主党,最终只能黯然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协议。

  在空袭行动还在持续的时候,巴拉克甚至“放出风声”,表明有意接受法国提出的48小时停火建议,然后却在上周六晚间出其不意地向加沙发动地面攻势,似乎有意将哈马斯攻个措手不及。从原本的温和立场摇身一变成了个大鹰派,巴拉克这次展现的是专业军人的果断形象。

  以色列外长利夫尼也没让巴拉克抢走所有锋芒。在战事爆发后,她高调地前往哈马斯火箭炮击中的灾区,并多次在国际电视频道出现,为以军的军事行动辩护。利夫尼原本也主张与巴勒斯坦当局对话,过去一年,她一直是负责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对话的主要谈判代表,如今却罕见地表现出强硬立场,多次针对哈马斯发表措辞强烈的声明。

  两人的转变显然同以色列即将在下个月举行大选有关。在以军向哈马斯开战前,巴拉克领导的工党预计只能夺得以色列议会120个议席的10个席位;开战后的短短三天内,这一数字就上升到16个。而利夫尼领导的前进党,则同前总理内坦亚胡的利库德集团旗鼓相当,预计各可拿下至少28个席位。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政治、国际研究与哲学学院教授米尔顿-爱德华兹(Beverley Milton-Edwards)告诉本报:“1999年,巴拉克出任以色列总理的时候,曾下令以军从黎巴嫩南部撤离,这一决定让他在2006年黎巴嫩战争爆发时深感后悔。这回,作为防长的他表现出鹰派的倾向,在迎合以色列中间偏右派势力的同时,也争取利夫尼同时在争取的以色列选民。”

  民调显示,将近八成的以色列人民“非常支持”以军对加沙展开空袭,反对者还不到4%。工党一名成员就指出:“毫无疑问的,加沙战事突出了巴拉克的优势……他不是个朋友,他不讨人喜欢,但他是个领袖。这点,人们现在都看到了。”

  一般认为,只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取得成功,巴拉克将获得最大的功劳,但这可能还不足以把他推向总理宝座。海尔兹利亚中心政治传播专家埃利泽接受彭博社访问时就指出,巴拉克也许能在战事初期赢得支持,但不保证这一支持能够长久维持下去。他说:“好的开始令人鼓舞,有助于提高士气,但军事行动是需要时间的。耐心点,在游戏结束之前别急着邀功。”

  以目前的形势看来,利夫尼也许是这场战事的最大获益者。上周五的一项民调显示,27.9%的受访者认为,利夫尼在战事中的表现改善了他们对她的印象。

  不过,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国家安全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布罗姆(Shlomo Brom)向本报指出:“捞取政治利益只是人们对这场军事活动的看法,目前要断定谁获益最大还言之过早。”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11 23:28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18)

民调显示,支持以军发动地面攻势的以色列人其实只占42%,只比认为应该把军事行动限制在空袭的人多了两个百分点。这显示,如果加沙战事造成大批军人伤亡,或无法阻止哈马斯的火箭炮攻势,巴拉克和利夫尼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不过,布罗姆认为,以军打胜仗的机会很大。他指出,以军从过去向约旦河西岸和黎巴嫩发动地面攻势的经验中吸取了两个教训:“第一,以军必须出动大批军队发动排山倒海的攻势,他们没在2006年(黎巴嫩战争中)吸取这个教训,以至最终失败。第二,在地面攻势结束后就离开,以免被牵绊而无法脱身。目前看来,以军计划在加沙战事中应用这两个策略。”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米尔顿-爱德华兹也认为,如果以军只是要削弱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火箭炮的能力,他们成功的机会很大。她指出:“这只是短期的军事目标,如果以色列要铲除加沙地带和其他地方的哈马斯和其支持者,他们不太可能成功。这支队伍很可能会在短期内被迫在地下运作。”

哈马斯在这场战事中已折损两员大将,目前,这个组织由谁来领导众说纷纭。哈马斯总理哈尼亚虽然位居高位,却有名无实,真正掌握实权的相信是哈马斯外长扎哈尔。

  哈尼亚是个受到内外夹攻的人物。对以色列来说,他代表敌对的哈马斯;对加沙人民来说,哈马斯政府无法带给他们任何福利,哈尼亚难辞其咎;在哈马斯内部,他代表的政治派系也正在失势。哈尼亚一向主张停火,对于哈马斯要消灭以色列的目标,他在2006年曾说过:“有人相信,我们能用枪杆子来消灭一个拥有F-16战机和200个核弹头的国家吗?”

  尽管如此,哈马斯还是决定在上个月恢复对以色列的火箭炮攻势,以迫使以色列解除对加沙的封锁。米尔顿-爱德华兹指出:“哈尼亚过去曾支持停火,不过,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停火协议之所以会在去年12月19日终止,主要是因为哈马斯领导层无法让一般加沙人民脱离困境,反而让他们日益受到以色列和国际社会的封锁。”

不过,特拉维夫大学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的布罗姆认为,哈尼亚的地位不会因为这场战事而有任何改变:“哈尼亚在哈马斯领导层只是个次要人物,因此,在他的领导下是不会取得任何成果的。自哈马斯在2007年6月占据加沙以来,哈尼亚也不是真正的总理。真正的领袖另有其人,实际的总理是比哈尼亚极端许多的扎哈尔。”

  扎哈尔是哈马斯的创办人之一,立场强硬,坚持哈马斯有“反抗以色列的权利”。他说:“我们不是在搞暴力或恐怖主义……以色列持续对我们的人民展开暴行、杀戮、拘留、破坏,为了阻止这些行径,我们将使用一切手段进行自卫,包括使用枪杆。”

  尽管如此,扎哈尔也不排除通过第三者,同以色列举行和谈的可能性。米尔顿-爱德华兹认为,加沙之战至少让哈马斯成功传达了一个信息,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面对的是不容忽视的政治与军事对手。她说:“制裁没有把哈马斯吓跑。只要哈马斯领导层能够达成共识,扎哈尔还是会同意停火。”

  埃及目前正在积极调停,希望促使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永久停火协议。如果双方真的能够握手言和,且不论巴拉克或利夫尼能从中捞取多少政治利益,或哈尼亚能否因此崛起成为实权领袖,最大的获益者相信会是加沙的150万人民,因为他们期盼已久的和平日子终于要降临了。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2009年1月11日)


联合国安理会1860号决议,呼吁巴以立即在加沙地带停火





2009年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第1860号决议,呼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立即在加沙地带停火。决议呼吁巴以立即实行“持久的、受到全面尊重的停火”,以促成以色列军队从加沙全部撤军。决议呼吁确保人道救援物资在加沙的顺畅发放,欢迎在加沙建立和开放人道主义走廊,呼吁各国支持开展国际努力,以缓解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和经济局势。

    决议对所有针对平民的暴力和恐怖活动表示谴责,呼吁各国加紧努力,就在加沙打击武器走私活动和开放过境点等事宜作出安排和保证。决议同时对埃及新近提出的停火倡议以及正在进行的地区和国际调解努力表示欢迎。

    决议还鼓励采取实际步骤以实现巴勒斯坦内部的和解,呼吁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尽快为推动实现全面的和平作出新的努力。决议还欢迎中东问题有关四方(美国、俄罗斯、联合国和欧盟)筹划于2009年在莫斯科就巴以问题举行一次国际会议。

    在表决中,美国投了唯一的一张弃权票。美国国务卿赖斯在表决后说,美国本来希望先看到埃及的调解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后,再由安理会通过相关决议,因此在表决中投了弃权票。但她说,尽管如此,美国对决议还是支持的,认为这一决议是一份在加沙实现持久和平的路线图。 1月6日开始,美国、英国和法国外长与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了密集的外交磋商,最终在8日晚在具体文字上达成了妥协。

    自去年12月27日以军空袭加沙地带并于今年1月3日发动地面进攻以来,安理会为结束加沙冲突召开了多次紧急会议。在8日通过的决议之前,安理会还曾经在首次紧急会议后发表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声明,呼吁巴以双方立即停止一切暴力活动。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23 00:38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19)

【作者简介】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兼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战略学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进修,并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赴美国国防大学讲学。现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国防战略委员会专家委员,《学习时报》专栏作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节目主持人。

金一南全面解析巴以冲突



记者:自从去年12月巴以之间的半年停火期刚刚结束,哈马斯就连续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正好给了以色列军事打击以借口,以色列这次对哈马斯也是痛下杀手,两者简直可以说是一拍即合,都表现的相当强硬。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您认为双方要通过这场战争达到什么政治目的呢?

  金教授:虽然巴以冲突持续时间很长,但是这场战争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我觉得还是突如其来的,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事情会闹到今天这么大。闹得这么大,首先从巴列斯坦方面看,哈马斯首先没有想到他的火箭袭击,以色列会做出这么强硬的反应。以色列的目的,我们看以色列的官员在全世界到处宣扬,包括驻世界各地的以色列武官都在努力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他们在反复讲他们受到哈马斯火焰弹的袭击。哈马斯说,我为什么袭击你,因为你长期封锁我,不给我一个合法政权,应有的生存的权力,你想扼杀我。哈马斯你不管怎么说,他是当地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用民主选票选出来的这么一个执掌政权的这样一个组织,但是以色列拒不承认这个组织的存在,不承认他执政的合法性,对加沙地带连续的封锁。那么这种东西我就觉得冤冤相报,如果再往前追的话无尽头。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的目标首先说,制止对以色列南部的火箭袭击,为了制止火箭袭击有必要对哈马斯进行沉重的打击,沉重到什么地步呢?最好是推翻这个政权。然后推翻政权还不行,以色列方面又提出来哈马斯组织得到了伊朗的支持。

据以色列方面讲,实际上是伊朗在整个巴列斯坦地区的代言人,那么要通过打击哈马斯打击伊朗,我们看军事目标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目标越来越高,当然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就今天来说已经对加沙地带采取的军事行动与打击伊朗联系起来了。我们可以看,你说你这个目标能达到吗?根本达不到这样一种目标。现在海外有舆论分析就是以色列即使成功的推翻了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领导,那么加沙地带变成了无人区,无人区怎么办?以方很可能希望由这样阿拉伯的联盟或当地的联盟或外界插手也行,组织这么一个临时政权把加沙地带管起来。问题是,以色列所设想的这个合理政权从哪里产生?谁愿意接受这个烫山药?阿拉伯国家没有人愿意。那么当地的加沙地带现在也很难拿产生一个取代哈马斯组织的力量,然后必然变成一个真空地带,那么这个真空地带必然最后还要产生大量的对以色列的袭击。你把哈马斯全推翻了,这种袭击也阻止不了。何况推翻哈马斯并不是在纸面上这么容易的事情。英国的《金融时报》最近发表一篇专栏讲,军事胜利换不来和平。

记者:巴以冲突造成的巨大人道主义灾难一起了国际社会上高度关注,这场冲突也将成为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就职以后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的国际危机,奥巴马表示他在1月20号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以后将立即尽其所能帮助解决中东,争取使这一地区实现较为持久的和平。您认为即将上任的美国新政府有可能对加沙冲突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对这一地区的局势发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金教授:我们首先看奥巴马还没有上台,现在排在他面前的当物首先必须做得事情的这个清单已经太多了。原来这个清单排序不是这样的。原来清单的排序对奥巴马来说,首要的是美国这场金融灾难的问题,华尔街的五大投资银行倒了三个,对美国经济这个严重的影响,首先是要全力的关注美国国内的这个经济问题,这是他原来的排在头位的清单。后来发生了改变,就是从伊拉克撤军的问题和布什政府发生的分歧。布什要求36个月才能撤军,奥巴马要求16个月撤军,那么奥巴马又说上台之后首先关注伊拉克战争怎么从这场灾难中解脱出来?现在又变成了随着巴以的冲突越来越剧烈,人道主义问题的产生,国际社会的舆论的压力非常大。联合国在这里面调解基本上是无力的,真正能说上话的就是美国,而美国现在不愿说话。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23 00:29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