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



【编贴者按】
自2008年12月27日以军展开“铸铅”军事行动后,以色列国防军大批地面部队于2009年1月3日开进加沙地带。以军从空中、陆地和海上向加沙地带全境目标展开袭击,除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外,还有数百座房屋被毁,其中包括民房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设施等。据巴勒斯坦医疗部门公布的伤亡人数统计:以军对加沙地带展开的“铸铅”军事行动造成133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约5450人受伤。加沙地带上演的一幕幕血腥暴力告诉人们从根本上解决巴以冲突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所在。虽然在加沙冲突爆发13天后,安理会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联合国安理会于2009年1月8日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第1860号决议,呼吁巴以立即在加沙地带停火。但这份决议并未促成巴以实际停火。历时23天的以军加沙攻势是在1月18日,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上任前夕嘎然而止的。美国已经进入奥巴马的新时代,人们希望美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促使巴以和谈以及中东和平的进程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加沙战火:以巴冲突的缩影


作者:陈克勤



   加沙战火再次震惊世界。围绕加沙的哈马斯和火箭弹的战火,是以巴冲突的缩影。记者10多年前常驻以色列时,屡屡去加沙,踏访了所有21个定居点,采访阿拉法特主席和巴勒斯坦官员。在加沙定居点,虔诚的犹太人搬出一大摞犹太经典书籍,引经据典地解说加沙和犹太人的渊源。加沙,在犹太人眼中,远不只是哈马斯的火箭弹威胁。加沙,是许多犹太人心中永远的痛和无奈。历史上,加沙和犹太人的关系,远比耶路撒冷还要早。在耶路撒冷还没有诞生前上千年,犹太人的祖先就在加沙生活了。

古老的犹太圣地

    加沙所在的地中海东岸是人类的古文明摇篮,人类78万年前走出非洲在这儿定居,几十万年后走向东方和西方。这块圣地孕育了最古远的人类文明。加沙发现人类最早的用火遗址,发掘出远古人类化石,发现的未破解的古老抽象符号可能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

    在《圣经》传说中,4000年前生活在两河流域的犹太人祖先希伯莱人,为躲避宗教争纷和迫害,族长亚伯拉罕率部落从乌尔向西迁徙,来到迦南(今巴勒斯坦)。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上帝后来又先后向他的儿子以撒、孙子雅各重申这一应许。这是犹太人的一个基本信念。

    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生子以撒,成为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阿拉伯人叫伊布拉欣)与埃及妾夏甲生子易司马仪,成为阿拉伯人的祖先。双方都承认是亚伯拉罕的子孙,都是移民和难民。现代基因检测也证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有最相近的血缘关系。

    亚伯拉罕曾向西迁徙到加沙。圣经中提到的基拉尔,就在加沙以南16公里处,当时是海上腓利斯人聚居地,其王亚比米勒,意为“神是我父”。《圣经》中犹太巨人参孙和达丽拉的著名故事,就发生在3100多年前的加沙。加沙东面12公里处,考古发现一处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建筑,也见证着加沙的古老历史。

    亚伯拉罕在加沙东面的希伯伦去世后,孙子雅各有12个儿子,其中约瑟夫被卖到埃及为奴,他善解梦,官居埃及法老的宰相。后来迦南大旱,雅各率家族到埃及投靠约瑟夫,在埃及生活400年繁盛而遭法老迫害,摩西率部落出埃及,在西奈流浪40年,3300年前创建《十戒》和犹太教,返回迦南。3000年前,大卫王建国,立都希伯伦,7年后打败耶布斯人迁都耶路撒冷,国力强盛。后屡遭亚述、巴比伦、古希腊和罗马人的镇压驱赶。公元1世纪罗马人镇压犹太人3次大起义,屠杀150多万犹太人,彻底毁灭犹太圣殿、圣城,犹太人在迦南的千年历史中止,开始2000年民族大流散。

并肩反抗侵略

    巴勒斯坦名称,最早并非源于阿拉伯和犹太人的冲突。2500年前,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最早使用“巴勒斯坦”,希腊语意为“腓利斯人的土地”。直到公元135年,罗马大帝哈德良镇压犹太人大起义后,把“应许之地”迦南改名为巴勒斯坦。

    同为亚伯拉罕子孙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曾经千年和睦共处、并肩抗击外来侵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7世纪创建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称雄一时,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上世纪初成为英国殖民地。先知默罕穆德曾向犹太人提出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合并的建议,虽然被犹太人拒绝,但仍然宽容友好对待同宗同源的犹太人。犹太人在欧洲遭迫害残杀,他们在阿拉伯、波斯疆土上,依然得穆斯林善待,宗教自由。欧洲迫害浪潮中,数万犹太人逃往中东穆斯林疆土避难。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近代1个多世纪才因为列强入侵和利益冲突而大打出手。

    犹太人被视为异教徒而饱受歧视迫害,他们被禁止从事农工等正当行业,只能从事当时被认为下贱的商贩。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大肆屠杀犹太人。犹太人渴望有祖国庇护。维也纳《新自由日报》驻巴黎记者赫茨尔1896年发起犹太建国运动,得到欧洲各国支持,英国甚至愿在乌干达殖民地提供犹太建国土地。以色列首任总统魏兹曼当时提出在巴勒斯坦复国。二战中,600万犹太人遭纳粹大屠杀,深得国际同情。更重要的是,当犹太人经历千年移民发展,在全球科技、文化界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在美国的经济实力首屈一指,故土复国、崛起只是时间早晚。

坎坷和谈路

    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冲突不断。英国曾经提议在巴建立6千平方公里犹太国,遭阿拉伯人拒绝。1945年,联合国专家经过3年调查,根据地区民族比例,提出阿、犹分治版图。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

    这项今天阿拉伯人求之不得的决议,当时遭到阿拉伯国家的的强烈反对。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第二天便遭阿拉伯联军进攻。以色列在西方和全球犹太人支持下,赢得4次阿以大战,占领巴勒斯坦和埃及西奈半岛,100多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1964年5月巴解组织在耶路撒冷成立,开展反以武装斗争。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巴解主席。多年的流血冲突惨痛损失使双方开始和平进程。1978年9月,埃、以、美国签戴维营协议。1988年11月15日,巴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国,接受1947年联大181分治决议,得到130多国承认。巴解改变斗争方式,放弃武装斗争,开始和谈建国。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谴责恐怖主义。1991年10月中东和会在马德里召开,阿以开始和谈。1993年9月13日,以巴签署巴自治《原则宣言》。1994年5月,加沙和杰里科自治。5月12日,巴民族权力机构成立。7月12日阿拉法特结束27年流亡抵达加沙,他长久亲吻土地,阿拉伯人热泪盈眶。2005年8月,以单边从加沙撤离全部21定居点和8千定居者,彻底结束对加沙38年占领。

加沙悲剧

    加沙是一条以色列和埃及交界北部的沿海狭长地带,面积360公里,与埃及边界长11公里,与以色列边界长51公里,宽5-10公里,海岸线长40公里。当时加沙居民主要为阿拉伯人,因此1947年划归阿拉伯国,当时的面积比现在大一倍。1948年第一次阿以战争后,埃及占领了加沙,1967年战争被以色列占领。加沙人口比1948年增加7倍,达150万人,其中加沙城人口40万。

    加沙有13个巴强硬派别,目前实力最大的是哈马斯。哈马斯是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的简称,1987年成立,原为穆斯林兄弟会一个分支,注重中下层慈善和教育,渐获深厚群众基础,成为宗教性政治组织,最初曾得到以色列的暗中支持。它反对和谈,主张武力消灭以色列,建立从地中海到约旦河西岸、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伊斯兰神权国家。2004年3月22日,其精神领袖亚辛在加沙遭以军袭击身亡。

    由于巴以双方在耶路撒冷、定居点、难民回归、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严重,巴以最终地位谈判自2000年中断至今,巴以冲突加剧。哈马斯利用人民对巴解组织多年来和谈进展迟缓、经济困难、内部腐败的不满,2006年1月大选上台。它的强硬极端政策遭到西方和以色列的抵制。巴内部矛盾加剧,2007年6月,哈马斯在加沙发动政变,武力赶走法塔赫,控制加沙。哈马斯成员近2万人,分为政治与军事组织。马沙尔等政治领导人在国外流浪,军事组织卡桑旅以上世纪30年代反英国统治的埃兹丁·卡桑名字命名。最初为几百人敢死队,现有成员1.3万人。2007年6月17日,阿巴斯主席宣布其为非法武装。

    以军封锁加沙,哈马斯利用埃及边境的几百条地道大量走私生活用品和武器。哈马斯扩大实力,8年来发射6300多枚火箭弹。以军用定点打击和封锁对付,遭殃最大的是加沙居民,成为哈马斯对付以军袭击的“人盾”筹码。

    加沙是错综复杂的巴、阿拉伯内部纠纷和以巴冲突的缩影。巴著名民族诗人达尔维什愤怒批评:“我们胜利了。加沙从西岸那里赢得独立。一个人现在有两个国家,两名犯人现在谁都不理谁。”

    以总统佩雷斯等左翼主张用经济合作带动民族和解,如同欧洲统一。加沙地少人多,以、埃、约旦学者提出3方互换土地计划,加沙向西奈荒地扩大一倍,埃、约建立红海和地中海通道,推动地区经济共同繁荣。加沙只要和平建设,就有灿烂前景。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 」(2009年1月22日)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23 14:11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和巴以冲突升级(2)

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政治赌博



2008年12月27日是犹太人的安息日,是个神圣的日子。就在这天,以色列决定向多年来的宿敌哈马斯发动攻势,派遣战机前往加沙地带投掷数十枚导弹。当天的袭击摧毁了哈马斯在该地区的多处保安设施,夺走200多条人命,另有约700人受伤。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天,哈马斯的一名高级领导人在空袭中遇难,哈马斯必定会为此展开报复。尽管面对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停火的呼吁,以色列的立场至今仍非常坚决,不愿作出任何让步。双方若是继续僵持不下,这场冲突将愈发激烈。如此大规模的袭击必定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促成,对此各大媒体、专家和分析员也众说纷纭。但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以色列和哈马斯都有个相似的动机。这是双方政府为了掌握大局、稳固政权以及博取民心所下的巨大赌注。
  

以色列政治领袖希望  借攻打哈马斯拉选票



  以色列即将在今年2月10日举行全国大选,到时候总理奥尔默特也必须让位。但以色列的几名政治领袖早已开始对总理的位子虎视眈眈,他们包括外长利夫尼、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坦亚胡和防长巴拉克。

  去年9月成为前进党党魁的利夫尼曾誓言,若在选举中获胜,她将推翻哈马斯政权。上个月26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在一次会谈上表示希望以色列能对哈马斯保持克制的态度,但利夫尼却当面拒绝他的要求。近一个月来,前进党在民调中取得的支持率出现持续下滑的趋势。以色列人民也表达了他们的心愿,希望政府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对付哈马斯。在这同时,大多数的民调显示,内坦亚胡将是这次大选的赢家,而利夫尼仍落后于他。为了稳定选情而不轻易将总理的宝座拱手让给内坦亚胡,利夫尼必须立即对哈马斯采取攻势。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指出,以色列这次军事行动对巴拉克的政治生涯起了关键的影响。巴拉克若能阻止哈马斯的攻势,他将证明自己能在危急时刻防卫国土,是“以色列所需要的领导人”。假如他失败了,他的政治生涯也可能从此结束。因此,这是他非打不可,也是非赢不可的一场战争。

  利夫尼和巴拉克的此一策略似乎已开始奏效。据以色列《国土报》于1月1日所刊登的一份最新调查,多达71%的以色列人民对空袭行动表示支持。自空袭展开后,巴拉克的支持率更是大幅度上升。

  另一方面,内坦亚胡则一向主张对哈马斯采取强硬的手段。这样的态度符合民意,令他深得民心,在民调中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无论这次袭击的结果如何,利库德集团预计能从中获利。人民相信内坦亚胡必定履行承诺,当选后将哈马斯铲除,所以愿意把选票投给他。袭击行动若是失败,由前进党领导的执政联盟则将负起最大的责任,也大大打击了选民对该党的信心。此时,该集团便能坐收“渔翁之利”,支持率将会上升,胜券在握。

哈马斯同法塔赫 将展开权力争夺战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的任期将于本月结束,他曾表示会在今年初举行大选。到时候,哈马斯将与法塔赫展开一场激烈的权力争夺战。为此,哈马斯已开始进行准备工作,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有评论指出,哈马斯从法塔赫手中夺走加沙地带的控制权之后,哈马斯的支持率便开始下滑。哈马斯希望利用这次的冲突事件来讨好人民,以便扭转劣势。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4 11:00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和巴以冲突升级(3)

  法塔赫则没有直接参与这次对以攻击,其主席阿巴斯甚至还谴责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动攻击。一名巴勒斯坦的议员告诉英国《卫报》,阿巴斯没有站在其国民的立场说话,让自己陷入一个相当为难的处境。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官员向《耶路撒冷邮报》透露,他们已做好回返加沙的准备。另一名官员则宣称,法塔赫通知了所有在加沙的成员准备重掌政权。

   在以色列展开空袭后,巴勒斯坦国内的反以情绪便不断高涨。与此同时,哈马斯正举着解放巴勒斯坦的旗帜,积极和以色列对抗。加沙著名的心理学家萨拉杰指出,以色列的袭击激怒了巴勒斯坦人。由此看来,哈马斯的抗战者形象更能激起人民的民族意识,令他们更支持哈马斯。哈马斯也将在来临的选举中占尽优势,比对手法塔赫多得几分。

资料来源:「联合早报」(2009年1月3日),赖筱青 整理

加沙战火与奥巴马的伊斯兰政策



中东“和平进程”近年来一筹莫展,以巴关系不断恶化,加沙暴力冲突升级并不出人意料。但是对即将走马上任的奥巴马总统来说,新一轮加沙战火实在不是吉兆。还在竞选总统期间,奥巴马就宣布:在他第一年总统任期内,会召集一场全球穆斯林首脑会议。当选总统之后,奥巴马的助手又透露在就任的百日之内,新总统会在某个重要穆斯林国家首都发表主要外交演说,描述“我们的价值和利益”,并“阐明我们不是在与伊斯兰为敌。”

  加沙冲突恶化前夕,正在加州大学讲学的法国著名伊斯兰问题专家卢瓦(Olivier Roy),与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的另一专家联名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评论,强调奥巴马的伊斯兰政策的中心任务是宣扬“美国的普世价值”,并说服穆斯林这些普世价值“不受任何形式的双重标准左右”。加沙局势的恶化,预示这一被大肆渲染的对伊斯兰世界“新政策”,会是奥巴马政府第一个破灭的泡沫。

华盛顿外交上的双重标准

  这因为美国对以巴冲突的政策,正是华盛顿在外交上最大的双重标准所在。而加沙新近的血腥局面,重新聚集了穆斯林世界对美国这种双重标准的注意力。面对中东和美国国内政治现实,奥巴马难以以实际举措,改变八年布什政府大大加深的一边倒中东政策。

  赢得2006年巴勒斯坦议会选举的哈马斯组织,代表了巴勒斯坦大量民众的民主意愿。美国和欧洲始终将哈马斯组织列为“拒绝来往户”,同时放任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实施明显违反国际条约的殖民扩张和“集体惩罚”,尤其是对加沙地区的窒息性经济封锁。这对穆斯林世界而言,是最显著的双重标准。

  只剩下约旦河西岸半边江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的任期1月9日便到期。连伦敦《经济学家》周刊都承认阿巴斯在西岸的统治,实际仰仗了以色列的军事支持。加沙民众在以色列军事袭击下的惨重伤亡对阿巴斯的政治伤害,不言而喻。

  除了哈马斯,阿巴斯代表的巴解元老群还受到更激进的法塔赫新生代挑战。这一法塔赫新生代日渐反对华盛顿解决以巴冲突的“两国方案”,而开始鼓吹不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一国方案”。这一方案的终极结果,与哈马斯要消灭以色列的目的并无二致。

  笔者多次指出华盛顿对穆斯林世界政策的最大悖论,是扶植和依靠专制腐败的世俗政权,来压制伊斯兰宗教势力的上升。其结果,正如《纽约时报》在圣诞节前夕悲叹:今天阿拉伯世界人口的大多数是25岁以下的年青一代,在他们之中,父辈的世俗泛阿拉伯主义日渐被政治伊斯兰(Islamism)取代。

  与此同时,以色列国内的民意取向也日益强硬,欧美媒体普遍预测内坦亚胡领导的反对以巴和谈的利库德集团会赢得2月份的议会选举,使得奥巴马更难于扭转华盛顿的“双重标准”。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4 15:01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和巴以冲突升级(4)

重量级外交班子只是“障眼法”

  其实说到底,阿拉伯世界的大多数伊斯兰宗教势力并无领导现代经济发展的实际经验和能力,如果美国和西方世界真的顺应穆斯林民意,允许伊斯兰政党通过民主选举上台执政,接受选民的实际检验,未尝不是从长远角度化解伊斯兰激进势力的有效途径。但是中东和美国国内的政治现实,使得奥巴马政府决无胆量走这样的外交险棋。

  从各种迹象,奥巴马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内政而非外交。奥巴马内阁的外交“重量级班子”,以笔者之见,未尝不是一种“障眼法”,意在维持外交大局的稳定,以取得内政上的突破。

  奥巴马对内政的注重,从他不惜“背叛”大选中的同性恋支持者,而邀请强烈反对同性恋、但是享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福音派牧师主持就职典礼,可以看出大概。

  可以由此断定,为了不对新政府史无前例的“新新政”制造障碍,奥巴马不会听从前总统卡特的忠告,在外交上采取真正同情巴勒斯坦的实质性新措施,而开罪对美国内政有巨大影响力的犹太势力。其他不说,国务卿人选希拉里(希拉莉)就以亲以色列出名。

  总之,加沙地区的最新战火,不仅是中东局势的恶性循环,更会提前展示国际上寄予厚望的奥巴马伊斯兰政策,到头来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公关宣传而已。

资料来源:「联合早报网」(2008年12月31日), 作者:于时语

加沙危机源于美国权力真空



当今世界,任何地区冲突都有大国的影子,中东问题尤其如此。美国大选之后,美国实际上处于一种权力真空。布什离任在即,现政府成了一个既无需决策,又无需负责的看守内阁。奥巴马尚未履新,常以“美国只能有一位在任总统”为借口,不肯对内外政策发表意见。以色列方面选择此时对哈马斯开刀,一个主要考虑就是造成中东地区战争状态的既成事实,影响美国新总统奥巴马的中东政策。就在巴以持续半年的停火协议刚到期,以色列空军于二十七日开始对加沙地带突然发动大规模空袭,迄今已造成至少三百多人死亡,一千四百多人受伤。巴以战火再起固然是因双方冲突,但与美国当今的权力真空也并非无关。事发后,国际社会各大阵营截然不同的立场和态度耐人寻味,特别是巴以双方已拉开阵式,准备拚个鱼死网破的时候,大国的立场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中东局势的发展前景。

  表面上看,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持续不断的火箭弹袭击是诱因,但实际上,袭击加沙是以内部各政治势力在选举前角力的结果,无论对于执政的前进党,还是对反对党利库德集团,打击哈马斯都是赢得民心的最有效手段,是一桩只赚不赔的好“买卖”。但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特别是世界大国未能有效避免事件的发生,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今世界,任何地区冲突都有大国的影子,中东问题尤其如此。美国大选之后,美国实际上处于一种权力真空。布什离任在即,现政府成了一个既无需决策,又无需负责的看守内阁。奥巴马尚未履新,常以“美国只能有一位在任总统”为借口,不肯对内外政策发表意见。以色列方面选择此时对哈马斯开刀,一个主要考虑就是造成中东地区战争状态的既成事实,影响美国新总统奥巴马的中东政策。

  对以色列的大规模空袭世界各大阵营反应迥异。美国对以方军事行动造成的人间惨案视而不见,强烈谴责哈马斯破坏停火协议,指加沙惨案是哈巴斯的错,是咎由自取。白宫发言人指责哈巴斯是“一群暴徒”,以色列将保护自己的人民不受哈马斯恐怖分子的伤害。阿拉伯国家联盟则强烈谴责以色列,指控以色列滥杀平民是犯下了战争罪。联合国、欧盟、俄罗斯等则竭力避免开罪任何一方,呼吁双方停火,阻止事件升级。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4 11:12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5)

  沉寂半年之久的战火又以中东重新燃起,并有进一步升级和扩大的趋势。哈马斯方面吃了大亏但毫不示弱,声言发动圣战,将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回击以色列,要以方为此次行动付出代价。以色列方面毫不妥协,决定征召至少六千五百名预备役军人参战,并警告如果空袭行动无法奏效,将对加沙发动地面攻势。

    十二月二十七日作为中东战争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单日伤亡最惨重的一天已加载历史,未来局势向何处去,美国态度至关重要。尽管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对此事件三缄其口,但以色列和美国存在“特殊关系”,以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国,恐怕是奥巴马中东计划的基本原则。很显然,武力无法解决巴以矛盾,奥巴马“以促进和平的方式来实现这一计划”的态度,或许能为阻止局势升级并最终解开巴以冲突死结带来一线希望。

资料来源:香港「大公报」(2009年1月2日)
  

从历史背景看巴以冲突



巴勒斯坦位于中东,濒临地中海,和欧洲大陆隔海相望,西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交界,跨过半岛,就是非洲。它是亚非欧三洲交通的要道,中东石油出口的门户,在战略上和经济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巴勒斯坦地区不仅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也曾是犹太人的故乡。《圣经》中记载了犹太人祖先的故事。虽然大多数历史学家们都认为不能从《圣经》中汲取太多的信息,这不是因为《圣经》中记载不真实,而是因为难以证实它的真实性。更是因为《圣经》是一种信仰的产物。然而由于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被现今的犹太人所接受,所以我们有必要仔细地了解这故事的缘由。因为今天的巴以冲突以及耶路撒冷问题等,都与宗教的冲突息息相关。

1,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
  
传说起始于上帝告诉亚伯拉罕离开自己的故乡美索不达米亚,远赴迦南,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开始新的生活。就这样,亚伯拉罕被认为是犹太人的始祖,就像中国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一样。于是亚伯拉罕带领他的妻子和儿子们来到迦南,这大概就是犹太人认为自己曾是巴勒斯坦地区的主人的证据。他的儿子艾萨克(Isaac)和孙子雅各布(Jacob)都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祖先。雅各布有十二个儿子,不知什么原因其中的十个非常憎恨他们的兄弟约瑟夫,并把他卖到埃及当奴隶。不过约瑟夫有一个解梦的本领,深得埃及国王的喜爱,于是他被封作宰相。后来雅各布和他的儿子们来到埃及投靠约瑟夫,并大量繁殖他们的后代,这些后代就第一次被称作以色列人(Israel,意思是上帝为其斗争或者是与上帝作斗争?)。埃及国王看到繁盛的犹太人,视他们为威胁,为了除掉这个隐患,他找借口把这些以色列人贬为奴隶。痛苦的服役生活使可怜的犹太人反抗了,于是就上演了摩西领受十诫,带领以色列人返回故乡的故事。摩西是率领希伯来人历尽磨难返回迦南地的首领,也是《圣经》经典篇目中的人物,成为后代众多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来源。

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在摩西带领下回到巴勒斯坦,后在首领扫罗、大卫带领下并与迦南人和腓力斯丁人多次展开争斗,最后于公元前1004年建立了大卫王国(公元前1004-公元前965年)即希伯来王国。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公元前965年-公元前930年)执政时期,王国进一步加强,并在耶路撒冷建立圣殿。所罗门死后,公元前930年,国家分裂为北方王国以色列和南方王国犹大,其中犹大王国建都耶路撒冷。前者于公元前722年被亚述人所灭。后者则于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仑所灭,耶路撒冷和第一圣殿被摧毁。在波斯和古希腊统治时期(公元前538-公元前142年),犹太人两次返国并实行过不同程度的自治,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造第二圣殿。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公元前63年-公元313年),犹太人曾于公元66年发动大起义,但被严厉镇压下去,耶路撒冷和第二圣殿被毁,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亡欧美各国。
     
犹太教古经典就曾记载,上帝为考验犹太始祖亚伯拉罕,让他在圣殿山一巨石上献祭独子以撒。在基督教传说中,这块石头也被视为上帝用泥土捏成人类始祖亚当的地方。 “世界可以比做人的眼睛,眼白是围填世界的海洋;眼珠是住人的大地;瞳孔就是耶路撒冷;瞳孔中的人脸就是圣殿。”因此而得名的耶路撒冷圣殿山。耶路撒冷圣殿山,已成为巴以冲突之源。公元前10世纪,雄才大略的犹太国王所罗门在这里建了第一圣殿,存放约柜、挪亚方舟等圣物。圣殿后被毁,有重建,但最终于公元2世纪被彻底毁灭,犹太人也被驱逐出故土,浪迹天涯。由于这种历史原因,它成了犹太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是古国不灭,民族长存的象征,犹太人常聚集在此哭泣,因此有称为“哭墙”。许多犹太人就对当年巴勒斯坦人阻止他们到“哭墙”祈祷耿耿于怀。这种情况直到1967年“六日战争”方结束。结果是犹太人以武力攻占了整个东耶路撒冷。第二天,拉比(犹太教的宗教导师)和将领们赶往西墙,抚墙放声痛哭。公元622年,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与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渐形成了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他们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16世纪奥斯曼帝国吞并巴勒斯坦,但并没有改变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伊斯兰教属性。圣殿山的巴勒斯坦人,称此地为“圣地”。因为在这个当年的犹太圣殿遗址上矗立着有千百年历史的阿克萨清真寺和金顶清真寺。而耶路撒冷也成为伊斯兰教继麦加和麦地那后的第三大胜地。原来的犹太圣殿遗迹也就几乎荡然无存了。 巴以半个多世纪的流血冲突,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地位;而耶城争夺的根源和焦点,则集中在圣殿山的归属。2000年就是因为当时的利库德领导人沙龙闯入这里,引燃了延续至今的巴以冲突。这块方圆不足0.135平方公里的的地方,承载着太多的仇杀与血泪;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巴以人民的对立情绪,直至2000年激化为流血冲突。
  
在圣殿山,巴以双方也不时爆发激烈的枪战,对于每一方而言,对会不屑和不满于对方的到来,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圣地。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对于这座占据着民族心理中心地位的圣殿山,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不愿意拱手相让。在阿克萨清真寺西面即是西墙。从外观上看,这堵墙与巴勒斯坦其他墙别无二致。但许多犹太人因此坚持,以色列决不能放弃圣殿山。2000年9月,“鹰派”代表人物沙龙穿过西墙右上方的一个小门,进入阿克萨清真寺,以此宣示犹太人与圣殿山的宗教关系。此举激怒了巴勒斯坦人,成为一直延续至今的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圣殿山从此更加喧闹。时常犹太人在西墙边祈祷,巴勒斯坦人则借助地理之便向下投掷石块,然后是以军警的介入,向巴勒斯坦人开枪甚至闯入清真寺抓人。

实际,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闪族,数千年前双方是“亲兄弟”。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一份基因分析报告显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有共同祖先,有基因、历史和语言等多种基础,尤其他们之间的血缘联系源远流长。阿拉伯人在19世纪末对前来移居的少量犹太人友好相待,历史上的阿拉伯人也并未因宗教信仰差异而虐待犹太人。人类学家依据科学数据复原勾勒的耶稣头骨,依然类似于今天的巴勒斯坦人,而不象欧洲人。近代和现代的积怨造成了犹太人把部分曾经的苦难加在巴勒斯坦人身上,这是有失公平和公正的。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5 07:27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6)

2,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

19世纪末期,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足两万人。居住在欧洲的犹太人为数众多,但受到歧视和迫害。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由此相应兴起。1881年,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该书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端。1896年,居住在维也纳的犹太剧作家兼记者西奥多·赫茨尔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提出了成立犹太人自治国家的主张。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1897年,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其纲领称,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主张犹太人回到故土巴勒斯坦建立家园,随后许多犹太人开始移民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计划派兵巴勒斯坦,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接管了耶路撒冷。英国人认为,犹太复国主义的主张符合自己的利益,便表示支持这一主张。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在给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里柴尔德的信中称:"我荣 幸地代表英王陛下政府将下述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志向表示同情的宣言转交给你,这个宣言业已送交内阁并为内阁所批准。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这封信便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与此同时,在纳粹迫害下生计无着的犹太人继续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
  
一战期间,英国从统治巴400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接管了对巴的“委任统治权”。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36至1939年期间,英国曾建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面积远比后来联合国划定的小)和一个阿拉伯人国家,但被阿拉伯人拒绝。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巴勒斯坦白皮书》公布之时,恰是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苦苦寻求安身立命的绿洲之日。在纳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1/3的犹太人被杀害,遇难者总数达600万,欧洲犹太人所剩无几。英国在向德国宣战前,由于坚持白皮书的立场,不让受迫害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使得当地犹太人和托管当局处在了战争边缘。只是基于对德国法西斯的共同仇恨,才使暴力活动有所限制。但是,在战时,犹太突击队从未停止过对拦截非法移民的英军设施的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对英国而言,这将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让那些被解放的波兰犹太人继续住集中营,实在是说不过去。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舆论视英国为残杀犹太人的帮凶。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5 06:38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7)

3,第1次中东战争爆发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下午,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挤满了犹太人。下午4时,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虽未能成立,但阿拉伯国家对如何应对以色列国事先还是进行了讨论和磋商。1948年4月16日,阿盟决定,英军撤退后把阿盟的军队派往巴勒斯坦。4月25日,部分阿拉伯国家领导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不惜武力阻止分治决议的执行,并决定在英国撤军后,由阿盟统治巴勒斯坦。

阿拉伯国家不团结的致命弱点从一开始就暴露无遗。约旦阿卜杜拉国王想当阿拉伯联军  
总司令,埃及法鲁克国王想当阿拉伯世界领袖,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组成了阿拉伯解放军。阿拉伯国家在尚未组成联军司令部的情况下匆匆出兵。

1948年5月15日凌晨,阿盟五个成员国分别向以色列开战,打响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也被称为巴勒斯坦战争。“中东战争”是指1948~1982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埃及出动两个旅一万多人,重点进攻南部的内格夫,歼灭以军1000多人。叙利亚军队在东北部地区攻占一些犹太人定居点。伊拉克军队强渡约旦河,一路进展顺利,占领纳布卢斯、杰宁和图勒卡姆。黎巴嫩军队在北线发起了攻打马尔基亚的战斗。约旦国王阿卜杜拉指挥阿拉伯军队攻占耶路撒冷老城阿拉伯人区,迫使犹太人区投降,继而对耶路 撒冷新城形成包围之势。

以色列军队招架不住阿拉伯军队的猛烈进攻,节节败退,形势非常危急。于是,以色列向美国紧急求援,要求提供财政和军火援助,并要求美国在政治、外交上给予大力支持。美国完全满足了以色列的要求,除提供援助外,还要求安理会安排四周停火,以便为以色列争取喘息之机。5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这项停火决议。

在这段时间里,以色列用美国提供的金钱购置了大批坦克、大炮、飞机等先进武器,抓紧招兵买马,军队由三万人增至六万人。7月9日,四周的停火期刚结束,以色列立即出动大批兵力,向阿拉伯军队发动进攻。十天里以军占领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尽管如此,以色列仍感力不从心,于是,再次要求美国帮助实现停火,以图喘息补血后再战。7月18日,第二次停火生效。以军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备战,到10月15日它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撕毁停火协议,主动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战争。经过各方调停,安理会于10月19日再次通过停火方案。但以色列自恃有美国支持,便于12月底向埃及等阿拉伯军队发动更大规模进攻。1949年1月3日,阿以交战双方停火。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4/5的土地,比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还多6700多平方公里。共有96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6 07:35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8)

4,第2次中东战争

第2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早在19世纪中期,西方人就看中了埃及苏伊士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和经济价值,因为该地区在七世纪时就是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航运终点站。1858年,法国殖民者勒赛普在埃及创办"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1859年4月动工开凿苏伊士运河,186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这条运河北起塞得港,南到陶菲克港,全长161公里,连同伸入地中海、红海河段总长173公里。运河河面宽160-200米,深12-15米,可通航八万吨级巨轮。

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为国际航运提供了方便条件。从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的距离缩短了5500-8000公里,从地中海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的距离缩短了8000-10000公里。运河开通后,一直由英、法管理,握有运河的所有权,攫取运河带来的巨大利润。纳赛尔执政后,英国仍然控制着苏伊士运河公司,并留有八万英国驻军。

纳赛尔是一位民族主义政治家,是阿拉伯及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旗手,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出任总统后,在内政外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一项惊人之举就是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956年7月26日下午,纳赛尔在埃及亚历山大广场向25万群众发表重要演说,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他说:"为了开挖苏伊士运河,我们有12万儿女在强迫劳役中丧失了生命。为了建设苏伊士运河,我们曾经付出了800万英镑。苏伊士运河变成了一个国中之国,它使历任部长和历届内阁都感到耻辱。"他说:"这条运河是在埃及的领土上,它流经埃及的领土,它是埃及的一部分,并且属于埃及。我们现在这样做,是来补偿过去,并且要建立起新的自豪和尊严的大厦。"纳赛尔的这番演说引起了极大轰动,顿时全场沸腾,人们欢欣雀跃,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全体埃及人为之欢呼,阿拉伯国家也表示热烈欢迎。

西方国家特别是英、法、美及以色列等国对纳赛尔的这一举措更加恼怒。时任英国首相的艾登听到这一消息后说,这是自1940年以来英国所遇到的最危险局势,他主张立即采取军事行动。法国内阁连续开会研究这一问题,惊呼埃及的行动造成了严重局势。英、法决定对埃及采取报复措施,冻结了埃及在英法的存款和运河公司的基金,并炫耀武力,对埃及进行威胁。针对英、法的威胁,纳赛尔回击说:"我们所料到的叫嚣在伦敦和巴黎发生了。这种叫嚣是毫无权利根据的,除了帝国主义的谎言、篡夺别人权利的习惯和对其他国家事务的干涉之外,是没有别的根据的。"他强调:"今天,埃及的人民愿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1951年10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1952年7月23日,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之后,于1954年10月英国同埃及签定协定,同意分批撤军。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苏伊士运河仍为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尔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是一拍即合。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战计划,14日,英法又在艾登的乡村举行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吸引埃军的主力部队支援;接着,英法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亚丁和航空母舰上出动飞机轰炸埃及,摧毁埃及的军事基地;然后,英法军队从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攻,切断埃军退路;最后,由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全境,英法占领运河区,全歼埃军。

开战前,以军共有军队10万人、坦克400辆、火炮150门、作战飞机155架。而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坦克530辆、火炮500门、作战飞机255架,但仅100余架能完成作战任务,当时,许多飞行员和坦克手还在苏联受训,多数先进和重型装备不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况且,埃及的防御重点是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所以,在西奈半岛仅有3万人左右。1956年10月29日下午5时许,由阿里尔.沙龙上校指挥的以军第202伞兵旅在法国空军的支援下,首先在米特拉山口空降了500余人和部分武器装备。同时,该旅的主力3000人,与米特拉山口的伞兵会合,向米特拉山口突进。埃军司令部接到前线报告后,东部军区司令部于当日命令第2步兵旅的第5和第6营立即开过运河,迎战米特拉山口的以军部队。同时,埃军总参谋部派遣第4装甲师的主力由运河西岸进入比尔.吉夫贾法地区,两个国民警卫旅尾随前进。第2侦察团向东南运动,企图切断以色列空降部队的退路,对米特拉山口的以军构成包围之势。

英、法的侵略行径,在世界各地引起强烈反对。苏联宣市: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5 07:04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9)

4,第3次中东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开始奋力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美苏在中东的对抗更加激烈,以色列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苏联则大力资助阿拉伯国家。苏联向埃及、叙利亚等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以色列也从美国得到先进的武器装备。1958年2月,埃及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9月又取消联合),使以色列感到了来自南北夹击的威胁。1964年,阿拉伯国家出现了团结合作的局面,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协议,并得到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阿方计划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1964年11月,以色列出动空军对约旦河上游的阿方工程进行轰炸,迫使阿方取消此次计划。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确定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法塔赫”。从此,法塔赫为了把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可是不断的袭击以色列,这支力量在六.五战争前已初具规模,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

1967年伊始,以色列在叙利亚边境加紧军事活动,两国不断发生军事冲突,陆军多次交火,军事磨擦不断升级。与此同时,以色列总理艾希科尔声称,以色列要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以自己选择的方式对叙利亚发动进攻,必要时以色列将占领大马士革"。4月,以色列出动海市蜃楼式飞机侵入叙利亚领空,叙利亚匆忙派战机迎战,六架米格-21型飞机被击落。这次空袭是"六·五战争"的序幕。

接着,以色列采取兵不厌诈的策略,进一步为发动进攻做准备。同年5月,以色列发出一则假情报称,它要在5月17日向叙利亚发动进攻。以色列故意称这是一则"绝密情报",并故意让苏联情报部门截获这则情报。于是,苏联即刻将这则"情报"转告埃及和叙利亚。埃及、叙利亚先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与此同时,埃及外交部通知各国驻埃及大使馆,如果以色列进攻叙利亚,埃及将进攻以色列。出人意料的是,以色列并未在5月向叙利亚发动进攻。但这并未驱散中东上空的战争阴影,阿以双方都在积极备战,战争犹如箭在弦上。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苏联驻埃及大使于6月4日深夜紧急约见纳赛尔总统,要他不要对以色列发动进攻。与此同时,美国建议埃及派代表商议解决这场危机。

1967年5月底,以军制定好了向埃及、约旦、叙利亚发动闪电战的具体作战方案。根据这一方案,以色列在埃及边境部署65000人,坦克650辆;在叙利亚边境部署25000兵力,坦克100辆;在约旦边境部署50000兵力,坦克350辆。

6月5日清晨,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派出大批战机进行空袭,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的首选袭击目标是埃及空军。从早晨7时45分到10时35分,以色列出动近200架飞机,分17批空袭,主要目标是开罗、苏伊士运河附近、西奈半岛的10多个要害军用机场及萨姆-2型导弹基地。埃及空军接到命令,准备出动340架飞机迎战,但在起飞前 夕有300架飞机被炸毁。接着,以色列空军又对叙利亚、约旦、伊拉克和黎巴嫩的空军发动袭击,共击毁416架阿拉伯飞机,其中393架是在地面上被摧毁的。以色列军队取得制空权后,迅速发动地面进攻。以军采取各个击破的军事策略,首先兵分三路扑向埃及的西奈半岛,突破埃军防线,长驱直入。为了攻克拉法-阿里什战略要地,以军派出250-300辆坦克组成的装甲兵团,与埃及守军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经过一番激战,以军继续向前推进,进抵苏伊士运河,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由埃及军队控制的巴勒斯坦加沙地区。

6月6日上午,以色列军队开始对约旦发动地面进攻,与约旦部队在耶路撒冷东西区分界线交战。6月5日晨,以色列总理曾通过联合国代表发给侯赛因国王一份电报称,以色列不会采取反对约旦的行动。约旦最高司令部对此将信将疑,一直犹豫观望,坐失战机。约旦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以军占领了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4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6月7日,安理会通过停火决议。7日和8日,约旦、埃及、叙利亚先后接受这项决议。8日,以色列宣布接受停火,但9日却对叙利亚发动突然袭击。以军集中十个旅的兵力,分三路向叙利亚发动进攻,重点进攻战略要津戈兰高地。叙军官兵进行了顽强抵抗,他们用手榴弹、 机枪反击以军的进攻,许多战士跳出防御工事,与以军展开肉搏战。6月10日,以军占领了叙利亚库奈特拉省首府库奈特拉市,继而占领了整个戈兰高地,并控制了戈兰高地通往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几条主要公路。

第三次中东战争共持续了六天,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以及约旦所管辖的地区及加沙地带,共达6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大批巴勒斯坦难民被赶出家园。

在"六·五战争"过程中,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立即停火"和"限期停火"两个决议。

1967年6月10日,埃及接受停火协议。6月11日,叙利亚接受停火。1967年8月29-9月1日,第四届阿拉伯首脑会议在喀土穆召开,会议决议要求阿拉伯各国做出共同努力,消除侵略痕迹,确保以色列撤出6月5日后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决议还说,阿拉伯的基本义务和信念是,不承认以色列,不同他和解,不同他举行谈判,要维护巴勒斯坦人民返回家园的权利。1967年11月22日,安理会一致通过由英国提出的第242号决议,规定了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和基础,即:以色列撤出在"六·五战争"中占领的土地;结束一切好战言论和交战状态,尊重并承认该地区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以及它们在不受到使用武力或以使用武力相威胁的、可靠和得到承认的边境内和平生活的权利;保证该地区的水道的通航自由;使难民问题得到公正解决。但安理会第242号决议并未得到切实执行,阿以争端继续,中东局势依然紧张。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6 08:13 编辑 ]

TOP

加沙危机、巴以冲突及其历史(10)

4,第4次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 1967年的“六.五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丧失了大片领土,尤其是埃及,在战争中损失更为严重。所以,一心想收复失地。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以双方又进行了两年的“消耗战争”。埃军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的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起,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互派突击队偷袭对方。通过两年的“消耗战争”,埃及深感自己的防空力量薄弱,地面部队的力量也需得到加强,遂决定从苏联购置大量的武器装备。苏联也利用埃及的困境,大肆向埃及渗透。美国则大力支持以色列。美苏在中东的较量中为避免直接对抗,力图在中东制造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

对这种局面,阿以双方有不同的反应。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认为,这种僵局对以色列很安全,因为阿拉伯人没有军事选择 。1973年3月1日,梅厄夫人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我们的日子从来没有这么好过"。阿拉伯国家的反应却恰恰相反。阿拉伯群众有一种耻辱感,反对以色列的情绪日益高涨,强烈要求阿拉伯领导人采取果断措施,收复失地,以振民心。有些巴勒斯坦激进组织感到失望甚至绝望,采取极端措施或恐怖手段,在国际上制造暗杀、绑架、劫持飞机等事件。中东形势仍然错综复杂。

1970年约旦"黑九月"事件发生后,巴勒斯坦一些极端分子发誓报仇,便成立了一个称为"黑九月"的组织,制造各种恐怖事件。1972年5月初,"黑九月"四名成员劫持一架客机降落在以色列卢德机场。他们发出威胁,如果以色列不释放106名巴勒斯坦被捕者,他们将炸毁飞机,机上全体人员将同归西天。谈判持续了24小时,以色列突击队员乔装打扮,身着白色机械师服装发起强攻,在两分钟内完成突袭任务,六名乘客受伤,后来一人死亡,四名劫 机者中两人被击毙。1972年5月底,两个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一起在卢德机场制造了悲剧。这一事件由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策划,由日本"赤军"组织三名成员执行。这三名日本人分别从巴黎和罗马乘法航到达卢德机场,顺利过关。他们取到托运的行李后立即开箱,取出冲锋枪和手榴弹,向机场上的人群开火,打死25人,打伤78人。肇事者中有两人被打死,另一人被抓。

同年9月,第二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联邦德国慕尼黑举行,"黑九月"蓄意制造事端。9月5日凌晨5时左右,"黑九月"七名敢死队员化装成运动员,进入以色列运动员宿舍区,开枪打死一名负责人和一名教练,扣留39名运动员,要求限时释放被关在以色列的230名阿拉伯人,并提供撤离的飞机,否则将杀死以色列所有人质。在长达16个小时的谈判过程中,联邦德国与以色列一直保持联系,并制定了详细应对方案。当晚10时左右,德国方面派两架直升飞机将肇事者和人质送往机场,并声称将他们送往以色列。德国警方企图解救人质时,双方发生枪战。经过一番激战,三名肇事者被击毙,三人被捕,一人自杀,九名人质被打死,一名德国警察丧命。

面对这样的局面,阿拉伯领导人在思考怎么办的问题。埃及总统萨达特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打破"不战不和"僵局,对以色列发动一次突然进攻,收回失地,或以军事上的优势获取政治上解决中东问题的有利条件。为此,阿拉伯国家加强了协调,并积极备战。1973年1月底,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军事首脑在开罗阿盟总部开会,商讨未来战争的共同战略。同年1月31日,埃及、叙利亚武装部队成立联合司令部,此后,两国频繁磋商。埃及、叙利亚还主动与约旦改善关系,9月10-12日,三国元首在开罗举行首脑会议,一致确定了收复失地的 共同战斗目标。9月18日,约旦释放了754名巴勒斯坦游击队员。与此同时,埃及还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加强了联系,从沙特等产油国得到13亿美元的援助。

阿拉伯国家制定了对以色列开战的作战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埃及、叙利亚承担主战场作战的任务,两军同时向以军发动进攻,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到敌后开展游击战,配合主力进攻,约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出兵参战,其他阿拉伯国家从人力、物力、财力和道义上大力支援阿拉伯前线国家的战斗。

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埃及颇为有利。1973年5月非洲首脑会议和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都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许多国家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1973年,正直西方发生能源危机,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加深。埃及、叙利亚国内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情绪高涨。这些有利的情况,使埃及、叙利亚最高领导集团下定决议,乘联合国召开23届年会之际,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向以色列发动进攻。

1973年初,所有阿拉伯国家军事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共同商讨未来战争的战略。会后,埃及成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4月,又在开罗召开了阿拉伯各国参谋长会议,统一了未来的作战思想。8月,埃、叙最后审定了在北、西南两线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的联合作战计划。为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埃、叙制定了多种迷惑以色列的措施。1972年底,埃及耗费400万美圆在运河西岸修建一道巨大河堤,表面上是抵挡以色列的袭击,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从1973年初开始,埃及多次征召后备役人员服役,然后又分批复员,给以色列造成错觉。埃叙两国还以开展频繁外交和“例行演习”的方式迷惑以色列。在备战过程中,埃叙都制定了严格的保密规定。对于作战意图、作战计划,埃及规定只让总统、国防部长几人知道,叙利亚规定只让总统等十几个高级军政人员知道。作战命令在开战前6小时才传到师级指挥员,开战前3小时传到营级指挥员。临战前2小时,前线指挥官还让一些士兵下河游泳,在沙滩上晾衣服,使前线保持一派“和平”景象。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9-1-11 23:35 编辑 ]

TOP

 23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