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复旦大学理应捍卫自己的尊严!

复旦大学理应捍卫自己的尊严!

(转帖)

2008-08-23

 汶川灾区学生黎文因为被评为“抗震救灾优秀学生”而获得保送复旦大学的资格,但作为高三学生的他不是由所在的学校报送而是由其父亲担任校长的小学推荐的,而且他的事迹也不突出。在舆论的强烈质疑下,当地教育部门进行了调查,但结论是黎文的事迹属实,教育部也保留了黎文的荣誉称号。目前,复旦大学的正常招生工作已经结束,但校方尚未向黎文下发录取通知书。(8月21日《新京报》)

  复旦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虽然黎文的“抗震救灾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得以维持,但教育部门的说法显然不能服人。

  当地的教育部门在调查结论中强调,黎文的事迹“属实”,可是,“属实”就应该是“抗震救灾优秀学生”吗?不是的。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很多不怕危险、舍己救人的小英雄,评选“抗震救灾优秀学生”就是要在众多的小英雄中挑选事迹最突出的学生,这就需要比较并优中选优。然而,黎文的事迹并不算突出,这是熟悉黎文的师生们共同的看法,黎文所在的学校即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没有推荐他也是一个佐证。事实上,就连黎文本人都认为父亲把他弄成抗震救灾优秀学生“有点过”。

  更重要的是,黎文获选的程序存在明显的问题,而调查组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首先,推荐环节有问题。面对“小学何以推荐高中生”的质疑,黎父以及相关人员解释说,威师附小推荐黎文不是组织推荐而是社会推荐,可是,四川省的“评选办法”明文规定,“由学校初选和推荐抗震救灾事迹突出的优秀学生候选人,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经市、州教育局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在当地媒体公示后,上报省教育厅。”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社会推荐”这个渠道。

  此外,公示环节也有问题。省里规定“在当地媒体公示”,此所谓“当地”当然应该是指州(市),因为评选结果是由市或州教育局决定的,而且“当地”当然应该是多个地方。然而,此次评选只是在四川省政府网上公示了短短的三天,而没有在汶川县或阿坝州的媒体上公示,以至于汶川县的师生们听说评选结果后都非常震惊。如果在汶川县或阿坝州公示,肯定有人提出异议,问题也就会被及时发现。

  “抗震救灾优秀学生”本来就是很崇高的荣誉,而这项荣誉还附有一项分量很重的奖赏,那就是免试保送复旦大学。这就把复旦扯入了这场纠纷。虽然包括教育部在内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站在了黎文的一边,但复旦大学难道不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吗?作为一所拥用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复旦有权捍卫自己的尊严并作出拒绝录取的决定。虽然在“正常招生”之后还有可能“网开一面”,但作为名牌大学的复旦应该明白,录取这样一名无论是实体还是程序都存在问题的“优秀学生”就是一种耻辱!
遵循科学规律办事就易成功。
做好您的本职工作,演好您的社会角色。
如果中国人人都尽心竭力、精益求精地工作,就肯定能建设起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中国、美国、俄国等大国共同领导世界。

TOP

理性的决定!

虚假的荣誉有什么意思?而且还是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的荣誉,他应该感到羞耻才对。。。
复旦大学就应该不要这样的学生。。。
遵循科学规律办事就易成功。
做好您的本职工作,演好您的社会角色。
如果中国人人都尽心竭力、精益求精地工作,就肯定能建设起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中国、美国、俄国等大国共同领导世界。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