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需要管仲式的人才治理国家 作者:曹建海

中国需要管仲式的人才治理国家 作者:曹建海


【编贴者按】曹建海,1967年12月生于河北省永年县。1986年河北财经学院企业管理系。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投资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投资与市场、工商管理和土地经济,对汽车产业、民航产业和房地产业有着较多的研究。著有《过度竞争论》、《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中国产业前景报告》(主编)、《中国市场前景报告》(主编)等专著。作者认为:在全球化、信息化、航空航天、洲际导弹时代,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国家安全和稳定,与春秋时代的鲁国、楚国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春秋时期,鲁国、楚国也算大国,不过屡屡在经济、军事上被齐国“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无形中强弱发生根本变化,最后只有屈从于“春秋第一相”管仲领导下的春秋霸主——齐国所领导的诸候联盟。

    迄今为止,美国目前在全球范围的强势和地位,极似春秋时期华夏大地的齐国。在当年信息、交通条件下,一个华夏的地理,远大过现在的整个星球;没有人知道在华夏之外,还有什么希腊、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国家文明。只是在哥伦布、达伽马航海到达全球各个角落之后,才有了清晰的世界版图,全球范围的春秋战国时代才宣告来临。

    让我国还是回到春秋时代,看看辅佐齐桓公创立霸业的管仲,究竟是何许人也。

    管仲( ?-公元前645年) 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管仲所处的时代,正是列国并峙、互相征战不休的时期。当时在黄河下游比较活跃的大国有齐、鲁、郑、宋、卫;小国有邢、遂、谭、纪、杞。大国又分两派,一派是郑、齐、鲁,一派是宋、卫。小国也附属在各个大国一边。两派的力量以郑、齐、鲁为强。由于郑国发生内乱,渐渐中衰,齐国慢慢强大,逐渐成了各国的霸主。

     此时,边境的各族也都发展起来。北方的狄人开始南下,成为中原各国的严重威胁。西方的戎人也开始东进,戎国经常侵犯鲁国和曹国,北戎又侵犯郑国,山戎又进攻燕国,伊洛之戎又进攻周王室。而南方的蛮人也跃跃欲试,想要北上。边境民族内侵,与周王室的衰弱是分不开的。在春秋之初周王还有些威信,自从鲁桓公五年(前707年)周郑绪葛之战,周桓王的肩被郑祝聃射中,王师大败。此后周王室就一蹶不振。齐襄公四年(前694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庄王杀了周公黑肩。

    晋献公二年(前675年),周王室的芜国、边伯、鲁父、子禽、祝危等大夫叛乱,后经郑、虢出面调解才平息。周惠王为了报答郑、虢,将虎牢以东送给郑国,把酒泉送给虢国。于是王畿越来越小,威信也就越来越低。

   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小白。管仲和其毕生好友鲍叔牙各保公子纠和小白,经过管仲箭射后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公子小白——齐桓公,后来鲍叔牙对管仲的竭力推荐,齐桓公尊当时公认的天下奇才管仲为首相,管仲开始挑起了治理齐国成为春秋霸主的重任。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8-7-31 07:53 编辑 ]

TOP

中国需要管仲式的人才治理国家(2)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

      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后来孔子感叹说:“微管子吾其披发左衽矣”,就是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也要穿异族服装了,对其敬服的态度可见一斑。

     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极为罕见的经济著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涵盖了现代劳动分工、商品交换、货币、财政、宏观经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学科内容,是比亚当·斯密《国富论》内容丰富得多的古典,更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以下列举管仲治鲁粱之谋,可以管窥其善打经济战争的治国奇术:

     桓公曰:“鲁粱之于齐也,千谷也,蜂螫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管子对曰:“鲁粱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服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桓公曰:“诺。”即为服于泰山之阳,十日而服之。管子告鲁梁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绨千匹,赐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则是鲁梁不赋于民,财用足也。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民为绨。十三月,而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郭中之民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曳繑而踵相随,车毂齺,骑连伍而行。

     管子曰:“鲁梁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公宜服帛,率民去绨。闭关,毋与鲁粱通使。”公曰:“诺。”后十月,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应声之正无以给上。鲁梁之君即令其民去绨修农。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鲁梁之人籴十百,齐粜十钱。二十四月,鲁梁之民归齐者十分之六;三年,鲁梁之君请服。

     类似的谋略,管仲分别在莱莒、楚国、代国、衡山国都使用过,所依据的工具,均是这些国家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限于篇幅,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固然是齐国百姓之福,却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今日之中国,在与欧美诸国所进行的无形经济战争之中屡屡一败涂地,既有既得利益集团卖国求荣的因素,更与庸才治国的干部人事任命制度密切相关。联想到今日官员晋升的论资排辈、行贿受贿极其普遍的环境,只能是庸才上、奇才下,即使是管仲再生,恐怕根本得不到治理国家的机会。


    这样的政治人事环境,导致中央政策常被投机者利用,调控越调越南辕北辙、适得其反;而高层对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判断,屡为街妇村叟嘲笑。非是他们不尽力,而是在智慧、水平上根本不具备治理国家的素质,这是现行干部任命制度的悲哀。

    为了富民强国,还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尊严,中国需要管仲式的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治理国家的领路人及骨干中坚。

转贴自:和讯博客(2008年7月30日)
(曹建海的博客:http://caojianhaiblog.blog.hexun.com/)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8-7-31 08:31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