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谈素质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谈素质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谈素质教育

2008年02月27日16:11 (转帖)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照片(一)
  编者按 2月27日,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远程做客强国论坛,就“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全文

  【蔡达峰】:各位网友你们好,我是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在这里交谈。


今年准备的三个提案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
  [非如此不可]:达峰,你为何关注这个主题?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为何起色不大?

  【蔡达峰】:就是因为它起色不大,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人继续不断地呼吁这一问题。我们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来说,我觉得素质教育应该是我们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这个内涵在现代这个社会当中确实没有真正的有力的得到推进。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所在的学校,包括我自己的工作,都觉得有这样的责任,为素质教育不断地呼吁。
  我们也知道,现实社会当中要推进大家认为的那种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困难。我个人以为,这里有对素质教育的一个认识问题,还有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现在都比较功利,所以,会把素质这个东西和功利对立起来,因此对于非功利性的意图大家觉得做起来很困难,缺乏动力。这恰恰是我们教育界的人士应该承担的责任。我想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作为一个教师来说,现在我还当选了政协委员,更有责任为素质教育全面地推进尽自己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工作绝不是一个赶时髦的工作,因为它是关注人的本质需要的事情。如果我们教育也在讲究功利,如果我们也屈服于一种世俗的话,其实教育真正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我觉得这是所谓教育优先发展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因此,我还是继续关心素质教育这个话题。前几年我也在利用各种机会讲,今年乃至以后几年,我想我也会继续关心,这是国家的战略,也是我们教育界教育人士应该尽的一个社会责任。不管大家觉得它是不是很空洞,不管大家觉得是不是很有具体的利益,我始终觉得这不是评价我们该不该讲这个话题的依据,恰恰可能正是因为大家对教育的理解有一些偏差,对教育的功能理解有一些偏差,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讲这个话题。利用这个机会,我觉得不管作用多大,还是尽我自己的努力。

  [mztyhao]:今年准备好了什么提案?有没有素质教育方面的?

  【蔡达峰】:我今年准备了三个:一个是关于高考改革方面的,这是我这几年提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因为我对这个领域里面的问题了解的比较多一些;第二是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义务教育当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很不平衡,这会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和水平;第三个是关于如何帮助未就业大学生的一些建议。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个人的一些看法,虽然它不直接说我们通常讲的素质教育的一个具体的操作问题,但是,确实是与素质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素质教育需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也需要有很好的条件来支撑。我想这三个问题多多少少也算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既然是教育的问题,它多半会和教育本质的要求有直接的关系。我觉得也是当今社会大家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天一海一沙鸥]:蔡校长:请问您怎样理解政协与人大的关系?

  【蔡达峰】:我前几年在人大当过全国人大代表,这次是新担任政协委员。坦率说,我对政协委员这个工作还不是很熟悉,接下去,明天开始就要进行培训了。所以,说的很深入的差异,具体工作上的差异,我还不是很有感受。但是我想,他确实有不同的作用。人大代表作为整个人大制度的一个具体实践者,更多的是关心我们国家的立法建设、国家的政府监督工作,从前几年我自己的实践来看,确实在法律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多一些。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可能他可以涉及的领域更宽泛一些,同时发表的议论也可能更多样一些。但我想,这两种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体现,我想同样他都可以对社会的建设发挥他自己的作用。无论是在政协还是在人大,我觉得我都要以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和态度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关键的一个东西就是要更加关注社会,关注人民的利益,这是我们看待问题的一个基本的立足点,不是拘泥于一个个人,也不是拘泥于一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国家建设的需要,正确处理好当今对人民利益的看法和一些政策。这是我要去做这个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当然每个代表或者委员都有自己的领域和对社会了解的视角,从我来说,我可能会多一点从教育的角度来评判一些问题,也就是多关注一些中国的教育。同时我也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成员,我也会从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民主建设的角度来思考一些问题,广泛的听取同志们的一些意见,进行一些研讨,然后提出一些自己对社会有建设性的看法。我想这是我接下去要做政协委员可能会比较侧重的一个方面。

  [一天一海一沙鸥]:请问蔡校长:“艳照门”事件对新一代年轻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从教育手段弥补这种精神上冲击?

  【蔡达峰】:坦率说,对这个事件我有所耳闻,但不是关心的很多,具体的情节也不是很清楚。从我个人的认识来说,好像也是对我们当今社会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和课题,也是一个挑战。就是网络发展了以后,至少从对教育的角度来说,它会有一个很大的冲击。从教育的渠道、方式方面来看,如何充分的利用网络的优势,同时又能够使得它对青少年的教育发挥更好的积极正面的作用,这确实是一个新的挑战。原来传统教育的受众都是能够掌控的,他的传播渠道也是比较单一的。从教育管理上来说,当然会比较方便一些。现在网络时代了,其实很多年轻人,包括成年人,得到的信息和受到的教育,来自于由我们原来体制内的教育系统变成了全球性的、全社会性的、全天候的教育,所以如何从网上真正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是对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考验。“艳照门事件”里面的内容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想这里面也有这样的问题。网络提供的信息里面,特别需要我们做一些甄别,这个甄别多半取决于每个个人对这个信息的要求和评价的标准,所以,将来每个公民都要有一个自我提高的要求,就是如何鉴别信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当然,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怎么样的信息对教育是有意义的,换句话说,我们自己应该把握一个标准。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整个网络信息当作一个教育资源,我觉得这对每一个学校来说,要求都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管理。但是从社会角度来说,可能每一个个人的自我管理,要求会更高一些。青少年、未成年人的教育当中,可能还有一个家庭管理的问题。对政府来说,我觉得还有一个网络管理的问题。如何让更好的、更有益的信息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具体的内容我谈不清楚,因为我不是太了解。


如果没有经过成熟的论证,尽量不要将京剧直接设置为课程
  [网友]:来了个教育口的嘉宾,不知嘉宾对教育部京剧进学校的提议有何看法,复旦大学准备遵照执行吗?

  【蔡达峰】:京剧进入课堂的用意是为了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有很多,京剧当然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我们国家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从用意上来说,我觉得这是可以值得肯定的。
  但是,我担心有两个:一个是不是真的能够落到实处,对一个学校来说,它接受某一种课程的话,具体的说,就需要确实有一个系统的教育设计,我不知道有多少学校能有这样一个比较合格的师资队伍,或者我们有多少个京剧方面的师资,能够投入于这方面的教育。或许他可能只能在局部当中做,或许他只是在某一个高中当中做一点点,这样的效果当然就和我们的出发点之间可能会有些差异。第二就是我更关注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出发点,探讨我们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如何真正做到文明传承这个意义上的教育作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我们整个教育体系当中,这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本土文化的教育,其实效果不是很理想。传统的文化在课程设置当中体现的也不是很充分,甚至于包括我们的历史教育、地理的教育,这都显得比较欠缺。从艺术来说,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阶段涉及的更少,基本上都是当作副科,不是主课来对待的,我觉得这是很不理想的一个事情。我觉得主课和副科完全是根据高考的需要来设计的,也不是根据高中毕业的要求来设计的,从公民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怎么样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一代?应该首先立足于他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没有文化,他的心灵就变成了无依无靠。文化教育在现代这个社会当中,在我们人才选拔制度当中,变得机会不多,空间不大,长此以往,现在我们连这方面的师资队伍都很欠缺,因为他不需要。所以,从京剧进入课堂这个具体的举措来看,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促进我们思考,怎么样使得我们中小学教育能够坚守住文明传承教育的基本的使命,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传承文明。文化是包括艺术,是文明传承当中,或者是使学生能够理解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载体。所以,这是一个对未来很有启示性的做法。京剧通过这样一个传播,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在学校的教育体系当中发挥它的作用,这个意义一定会体现出来的,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样一个具体的举措,对我们未来的教育改革会有很好的启示。
  因为进入课程,我觉得从课程建设的规律来看,首先是一个课程功能,或者说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是定位不仅仅是京剧,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那么应该是要经过专家的系统,从这么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选择一些最能够有表现力的、内涵最丰富的,而且比较完整的经典的东西作为一种课程,就是从内容变成课程。这个做法比较科学一些。当然,它规定可能出于行政部门,但是我个人觉得,作为整个国家来说,推进的应该是系统,如果没有成熟的论证系统,尽量不要直接设置为课程,就是把一个具体的东西规定下来,这个会比较影响每个学校对自己作用发挥的理解。至于把什么东西当作课程,是哪一个剧种当作课程,这么一个问题上,我觉得应该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大家的判断力,比如说有些人愿意是这个剧种,有些学校擅长另外一个剧种,我觉得这个都可以商量,更不用说一个剧种里面哪一个剧目。除非他对选用剧目本身有非常明确的依据,而这个依据回过来又成为我们教育的目的,这是可以的。这种课程的产生,我觉得应该有一个理由的说明,因为这个理由才是教育的目的,它本身也需要宣传,说明的概念当然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教育的角度来说,应该有一个宣传,应该有一个讲解,因为它涉及到太多中学生的接受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论证系统。我不知道为什么是样板戏这些剧目,所以我也不能作出评价。我相信既然选择了这些剧目,一定有自己选择的依据,而这些依据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一种共识呢?还是是一种简单的行政行为呢?我不是很清楚。
  我们相信大部分情况下,对课程设置作为一种规定下来以后,会引起方方面面的不同看法。这种行为,在义务教育里面可能带有一些强制性,但是即便是带有强制性的,也不排除前期的非常广泛的论证。在我的看法当中,我觉得一门课程如果涉及到统编性的,应该有一个相当长时间的酝酿和讨论。为什么是样板戏?回答这个问题本身不是很容易,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回答,直接出来一个结果的话,当然大家的注意点不是关注于如何把这个课程上好,而是先评价这些课该不该上。这样的话,实际上至少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它不是最理想的一个效果。样板戏是一个特定时期产生的特定品种。这个品种如果作为一个文明传承角度来放在课程里面的话,当然就要问,为什么文革时期的东西对文明传承意义会更大一些?如果你是作为京剧改革的一个产物告诉学生,传统艺术是可以改革的,你要回答为什么这个样板戏能够最集中体现传统艺术改革的过程。就是你应该有一个目的,为什么要设置这个课程。比如,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来说,除了京剧以外还有昆剧,还有其他的剧种,甚至还有文学艺术作品,都应该可以作为转化为课程的一种资源,包括我们书法,为什么偏偏是京剧?而京剧为什么偏偏是这些剧目?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一个稿子的问题。作为教师,即便他接受了这门课,他也要知道为什么我要开这门课。过去有些老师会把它当作京剧表演艺术的技能传授,就像其他的技能课一样了。或许有些老师把它当成京剧历史的课,或者有些老师纯粹把它当成观赏的课,效果完全不同。课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载体,它的内容和方式是应该吻合的。这个吻合基于他对这个课程开设目的的贯彻。如果目的不清楚,下面的课怎么上?会不会实现这样的效果?余地很大,很容易游离。

TOP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副校长蔡达峰谈素质教育(续1)

国民学外语应该以掌握好了自己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为前提
  [缪论]:请问校长,您对全民学英语怎么看?英语在贵校是否对学问文凭也有一票否决权?

  【蔡达峰】:复旦没有,我们好多年以前就是把复旦本科生通过国家四六级考试作为我们学位颁发的一个规定,这我们好几年以前就推出了,我们现在实行的是我们自己英语教学的标准。我估计是在全国各大学中间比较早的一个。当然,学英语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它,如果从我们整个国家的教育概念上来看这个问题,我觉得是需要深思的。因为相比较而言,我们现在全民学汉语、学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热情还不如学外语,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不反对学英语,也不反对学俄语,当然我们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多掌握一种语言,掌握多种语言有一个根基,因为每一个人至少有一个本土语言,没有一个很好的汉语基础,对其他外语的学习,都不可能有很本质上的帮助,也不可能有很好的理解。因为学语言的最基本的动机,当然除了日常沟通使用,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了解其他文化、其他文明。语言是一个工具,当然语言本身也是有内容的。在学外语的过程当中,除了能够掌握和外国人交流的工具以外,其实还在有意无意的接受着一种外来的文化,这个作用不是我们主观所能控制的,所以,如果真有全民学英语的现象存在,其基础应该是全民都有一个良好的中国文化的教育。如果缺乏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想一下,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这两个东西的关注热情在下降,而对外来文化在增强。我们如何确保对全球的关注最后有益于我们自身的发展。因为学外语的个人动机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很难评价,当然有些是自己希望能够到国外去,甚至不想在国内生活了,那是另外一种。还有一种他本身是立足于为自己的国家服务,学习语言以后,他能多一点能力。这更要求他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我觉得我们现在,包括个体也一样,都需要强调对自身的关注。一个对自身没有充分关注的人,包括对自己的文化,对个人的人格,对自己内在的需要没有充分关注的人,其实表现为对其他东西的不断变化的兴趣,因为他想满足对方的需要。满足对方需要的一个教育,不是我们的本意。因为教育的核心还是培育人的人格和素质塑造的培养。这两点如果缺失的话,我觉得无论学什么语言也好,学什么技术也好,都会慢慢地离开我们教育的本质。所以我对全民学英语的看法实际上是带有一些思考的,我曾经提出过,就是要把汉语推向国际。从这个内容来说,我也不反对我们的国民学外语,但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是否掌握好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网友]:请教嘉宾:作为往届人大代表和现任政协委员,在你参加的相关会场上观点和主张的交锋激烈吗?

  【蔡达峰】:我知道,激烈指的是有不同意见的争议,热烈可能是同一观点在表达。在人大的会议参加过程当中,坦率说,我觉得不是太激烈。就是各种观点的交锋不是太激烈。当然会有,我也没有感受到激烈的氛围。因为这和在学术论坛上,在学校的学术讨论上,环境不太一样。或许他的要求也不太一样。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更激烈一些。因为表达的时间、表达的机会,可能人大有人大的基本特征。把它表达出来就可以,而不是在于争论。至少我没有感受到太多的争论。政协我没有参加过,所以我现在还不清楚。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个人可以各抒己见,但是真正在会场上直接争议的,我觉得好像至少不像学术会议那么激烈。学术会议的目的是通过争论,保持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推进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它本不求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人大会议多半是审议,审议多半是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给决策方提供一个参考。当然我们也有机会表达。但不一定大家会和对方争议,人大代表之间不是更多的是争议,而更多的是表达。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照片(二)

升学问题上的功利性是摆在素质教育面前最大的难题
  [一二三五]:嘉宾:素质教育的瓶颈不在学生,而在于体制和教师,贵校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蔡达峰】:我觉得素质教育最大的瓶颈,当然大家不同角度去看,而我现在觉得素质教育本身的认识是一个最大的瓶颈。大家对素质教育认识的差异很大。我个人的看法,它是对现在教育弊端的一个很有针对性的提法。换句话说是对教育目标的提升。如果我们还是把教育当作是把人培养成一种工具,把教育本身当作一种工具,那么,这个就不是素质教育了,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教育始终关注人,所以我们通常讲以德育为核心,而不是以知识为核心的,就是培养一个有健全人格的和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人,人格和责任感才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首先要把素质的概念充分的议论议论,然后在不同的教育体系中,比如学校教育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觉得素质教育可以从不同渠道和不同方式去实现,过去我们不太讲的家庭教育,其实家庭教育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素质的场所,这也是很重要,接下去的问题,就是网友说的在学校当中怎么样贯彻好素质教育,或者使素质教育变成真正有效。我想他说的对,一个是教师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一个公民都面临自身的素质教育,所以教师的素质其实决定了对学生效果的。体制问题和素质教育之间最大的瓶颈可能还是在于升学问题,也就是现实的升学功利怎么与对一个人人格、责任之间两者之间的权衡,如果说大家都为了一种功利开展学校工作的话,我觉得素质教育不太会有机会的,我同意网友这个说法。

  [扬帆远行]:蔡校长您好,复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如何?您对如何使学生将所学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有何看法?

  【蔡达峰】:复旦大学推进的叫通识教育,我们现在为此设置了一组核心的课程,这个课程主题包括培养学生的怎么理解文明传承、怎么理解具有世界视野、怎么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怎么关注生命、怎么得到审美的体验、怎么具有科学精神这样六个主题的核心课程。这六个主题的设置,是我们学校广大教师根据当下学生的素质实际状况以及未来社会发展对他们的需要,然后结合我们实际能力,设计出来的。通过两三年的实践,我们已经产生了100多门课程,我们还要加强建设,争取使课程的数量更多一些,质量也更好一些。而这些课程的传授也与我们传统课程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学生大量文献和经典的阅读、大量的课堂讨论以及写作来实现的,我们认为内容和方式都比原来的教育方式更能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一种内在的素质。

  [若溪]:嘉宾上午好,本坛网友[雨荷风]提到“两会代表要讲真话实话,不要讲大话套话奉承话”,请问您怎么看待,如何践行?

  【蔡达峰】:我觉得不光是“两会”代表,应该是每一个个人都坚守的基本的表达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觉得真话实话都不讲的话,这对人自己的要求也太低了一些。

  [黎莘]:蔡校长,你认为考研必须英语、政治先过关,55分以上是不是合理呢?谢谢

  【蔡达峰】:考研究生,我好多年没有参与了,我也好多年没有指导硕士生了。我想考什么东西,当然会有一些目标的设置,就是为什么要考它。既然设置了,它会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和带动力。所以从我们考试内容设计方面来说,应该是非常不重视这个问题、这个环节的教育资源,甚至于考试的内容,我觉得每年要有不断地更新,考试的科目也可以不断地更新,我们现在考试的东西,我觉得有些东西过于刚性,维持的时间太长,原本刚设置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做与时俱进了,大家就会觉得与现实社会的需要、实际情况的需要有脱节,当然我觉得考研本身也要改革。

TOP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副校长蔡达峰谈素质教育(续2)

[jinhuachunmeng]:嘉宾:在当前高考体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素质教育推行能走多远,会有多大效果?

  【蔡达峰】:大家经常会把素质教育和高考制度选拔的方式对应起来,我觉得当然这个看法是实际的。因为如果大家失去了就读于好的学校的机会,他会觉得素质教育无法得到尊重了。但是我想这个内涵还是指素质确实不是为了升学而需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针对具体的功利的,社会永远有这么多竞争,竞争总会是非常之激烈,而且竞争当中总会有很多的失败。而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格和责任意识的培养,这种培养对于学生面对的各种各样的竞争、各种各样的选择,都会是有益的,对成人也会有益的。从实践的条件来说,高考的改革要帮助推进素质教育,因为现在高考考试的内容和标准更多的是应试模式下的安排,也就是知识性的,而不是素质性的,我相信我们将来的高考改革会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全面的关照,全面的关照很核心的就是考量一个学生的人格塑造和责任意识的强弱,这样的话会帮助基础教育、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同时大学师生也可以推进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肯定不是为了应试教育而促成的,或者为了升学而存在的。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照片(三)

教育改革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纯洁的成长环境
  [逐个亮]:有人说现在幼儿园里学小学课程、小学里学中学课程、中学学大学课程、大学里学幼儿园里怎么做人的课程,嘉宾怎么看?

  【蔡达峰】:这是非常有趣的表述。我想您也一定反映了对我们教育体系培养目标的看法。多多少少我是比较理解你这个讲法的,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子女,都经受过这样的过程,包括我们自己。我也对现在的教育不是觉得太满意。因为按一般的国民教育系统来说,就是小孩时候的教育应该更多的注意他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同时在养成当中,我们应该还有对他人格的培养,中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主题是公民教育,因为他即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公民。大学其实是通识教育,是人格的完善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现在整个教育系统体系的安排,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好像是很有力度的,在实践当中,各个学校因为各种需要,其实是进一步把内容深度前移,最基础的这一块忘记了,所以有人说,大学在补中学的课,这是因为大家都急于为了满足后阶段的需要,来建立自己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所以这将来会对我们下一代的影响很大。因为它确实作为一个个体对社会基本的认识,所以我就要呼吁,我们真的要把素质教育好好的推进下去,好好的研究下去。

  [登泰山而小鲁]: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有什么关系?您觉得有哪些弊端需要改?

  【蔡达峰】: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如何能够保持它自身本质的需要,反映它的本质。有人说现在社会对人的作用要比教育对人的作用大,甚至教育也受社会的影响。因此,学校也好、教育工作者也好,如果坚持教育改革的话,它一个基本的立足点要始终守住教育的本质需要或者它的本质使命。这才能为和谐社会发挥真正的所谓教育的作用,而不是说把教育当作是功利社会中间的一部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公民将来会比较痛苦。我觉得这是将来改革的非常重要的方向。也就是我们讲的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推进当中遇到很多的瓶颈,包括体制瓶颈、教师瓶颈,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教育者和社会的成人首先应该改革自身,坚持完善自身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如果我们全社会都用自己的功利的意图来强加给学生,或者通过学校,或者通过家庭,或者通过政府,那么,我们的教育始终是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温家宝总理在工作报告当中说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这个基石弄得非常纯洁,是一个洁白的基石,包括教育公平问题,否则我们的学生将在一个不理想的环境当中长大,当这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重大了。

  [杜康]:蔡校长,你对与你同姓的另一位蔡校长如何评价?

  【蔡达峰】:蔡元培先生是我们公认的中国教育界的杰出的教育家,虽然我不是专门研究他的,但是当初他提出的那些教育的理念,至今还有非常强的生命力。比如说他提过教育的本质是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像这样一些命题是永恒的。为什么今天我们还会觉得它很重要?觉得蔡元培也很伟大?是因为他把教育的本质问题告诉了我们。我觉得本质的问题不会是经常变化的,不是多变的,不会是功利的,所以才会永恒。这样的教育思想,乃至于这样的教育家是我们当今社会非常之缺的,也是非常之需要的,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mztyhao]:你不是专职委员,你平时是怎样平衡好大学校长与政协委员的角色的,是不是开完两会就不管政协的事了?

  【蔡达峰】:我实际上还没有到北京,所以还没有参加过政协的主要活动,所以还是要了解一下再看,我不知道政协的活动方式和我现在所担任的大学的工作之间有没有一个很好的吻合,这需要我自己去积极的设计一种互动的方式,但是我一定努力把他们结合好。就像我在全国人大代表的时候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因为我有我的长处,我有我的资源,我有我的积极性。政协的工作一定是和教育有关的,这两者之间我会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谢谢这位网友对我的关心。

  [想唱就唱]:有没有博客,平时利用博客来参政议政,了解民意吗?

  【蔡达峰】:我现在没有设博客。当然博客可能有它特殊的好处。坦率说,我自己觉得我本质讲的就是民意。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我本身就没有离开过社会的最基层,我确实很了解社会,我想这些已经可以给我一个基本的参政基础了。将来有条件,我可能会尝试着用它。

  【蔡达峰】: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通过我们人民网和网友们进行交流,上述所说的东西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个人看法肯定不会是全面的和完整的,也是作为交流的一分子,大家也请参与讨论。谢谢各位网友。

  嘉宾简介:

  蔡达峰:男,浙江宁波人,1960年6月出生于上海市。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副校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上海市副主任委员。曾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校教务处处长。从事文物建筑领域研究,曾主持豫园、真如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设计项目。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约30余篇。曾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宝钢教育奖,上海市育才奖。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