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0年铸就新闻人才“摇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0年铸就新闻人才“摇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0年铸就新闻人才“摇篮”

2009年10月30日 08:34:37  来源:文汇报



中国新文化运动创始人之一,著名语言学家,复旦大学老校长、新闻系早期系主任陈望道先生所题系铭。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陈望道先生(前排左三)和新闻系师生合影于陈望道题名的新闻馆前。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教育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明天将迎来成立80周年的庆典。80年风雨历程,复旦新闻学院始终以锻造时代需要的新闻工作者为己任,将时代精神和责任意识深深植入学子心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大部分成了中国新闻传播业的骨干力量。

    大学,究竟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80年探索,或可为此写下一个有力的注脚。

  追求真理传播事实——薪火相传的光荣与梦想

    追求真理、传播事实,是每一位复旦新闻的学子在踏进校门后都会受到的精神熏陶。而这种熏陶,对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曾在上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报纸具有“阶级性和商品性”双重属性的复旦新闻系主任王中先生,在1978年复出后的欢迎大会上就对同学们说:“你们要成为有无产阶级党性的、有正义感的、有科学精神的、敢于讲真话的新闻工作者。”这番话,正体现了复旦新闻薪火相传的光荣与梦想。无论是战争年代敢于报道真相的战地记者,还是今天活跃在每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青年记者,一代一代复旦新闻人抱着见证历史参与社会的激情、勇气和责任,担当起追求真理、传播事实的重任。

    人物:周瑞金,复旦大学新闻系1957级,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曾任《解放日报》党委书记、副总编辑的周瑞金,1991年,在《解放日报》上组织撰写《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等署名“皇甫平”的系列评论,为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大声疾呼,被称为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先声。他说:“我一生总结出来的一个体会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是历史的真实的记录者和评论者,应该负有自己时代的责任,忠实于人民的事业,要把党的报纸真正当做党和人民的喉舌,多反映民间的疾苦,多反映人民的心声。”

    周瑞金还牢牢记得当年在新闻系上新闻学概论时,老师讲的一句话——新闻记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于社会绷紧的一根弦。“这是我在新闻系听到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作为一个记者,工作是不是有成效,就看你写的文章是不是击中了当时社会绷紧的这根弦,也就是说我们要抓住社会、时代关注的课题,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正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成为他敢于独发先声的原动力。

    人物:曹筠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1998级学生,《南方周末》记者

    今年6月,因为在采访汶川大地震中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出色报道,曹筠武获得了2009年骑士国际新闻奖。得奖者全球只有3个。曹筠武是汶川大地震后最早进入灾区的现场记者之一。地震发生两小时,他已经从成都向重灾区徒步进发并沿途采访,写出了长篇报道《都江堰-汶川:90公里生命之路》。2007年,他的另一篇文章《飞索求学》,报道了贫困山区中一群小学生只能利用一根绳索危险地跨过湍急江河去上学的故事,同样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可以有不宜说的真话,但是一定不能说假话。”在新闻学院的课堂上,这句话让曹筠武印象深刻。他说,在复旦四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一个记者应该有怎样的职业素养,必须按照怎样的职业规范来工作,应该拥有怎样的专业精神。“作为记者,我们最大的职责就是把真正的现场,把这个事情真正的真相还原给读者,让读者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学力行——倡导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铭“好学力行”是由老系主任、复旦大学老校长、《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先生于1943年提出来的,沿用至今。这四个简洁有力的字表达了复旦新闻教育一贯秉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早在1929年新闻系成立之初,首任系主任、留日归来投身新文化运动的著名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谢六逸就提出,新闻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即在矫正时弊,从事于文艺的新闻记者之养成,既示以正确之文艺观念,复导以新闻编辑之轨则,庶几润泽报章,指导社会,言而有文,行而能远”,同时提出了“期与国外大学新闻学科媲美”的办学目标。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学模式随之逐步成形、完善,并延续至今。复旦新闻教育不仅强调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专业方面的训练,也十分强调人文素质的养成和科学知识的灌输,得益于复旦大学这一综合性大学的深厚学科背景,新闻学院学生广泛学习政治、法律、历史、经济、哲学等各门学科知识,此外还要去新闻单位完成完全实战性的小实习和大实习,从而使每一位从复旦新闻走出的学生,其理论素养、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都能拥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

    人物:吴晓波,复旦大学新闻系1986级学生,记者和财经作家

    吴晓波不久前获选了《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中国青年领袖”。在毕业后他做过财经记者,当过专栏作家,写过书,当过出版人……回忆起当年作为新闻系的学生和别的学生最大的区别时,他说:“我们对社会的认知比他们多,因为我们每天细读报纸,关注社会。”在他的那个年代,新闻系的每个寝室会订两份报纸,“当时是三份里选两份,我记得是《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

    在他的印象中,新闻系的学生是最不属于象牙塔的,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都非常关注社会、重视实践。学校里很多社团组织都是由新闻系的人发起的,班级里也有很多同学办报纸。吴晓波也有一段校园媒体人的经历。“办报纸一定要关心社会,所以新闻系的人一开始就要把这个学校当成一个小社会,而媒体人的专业知识,除了写作技能以外,很大一部分是你对社会的了解以及你对事件的判断,而这离不开理论素养和实践知识的积累。”至今,他已出版了《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等畅销书籍,均取材于他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和解析。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新闻系教会我,说任何事情、写每个字都要有出处,然后不断求证。”

    人物:周胜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周胜林教授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生涯和刚留校时的情景,十分感慨:“我们那时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实践非常多,实习也分两种——基层报实习和报社实习。我们的老师都是亲自带队,跟学生住在一起。当时我刚刚留校,带几十个学生在上钢五厂办《合金钢报》,大家一起住在报社里,每一期报纸从制订报道计划到出版,我们都全程参与,一边搞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一边参加劳动。”他们当时还到金山石化总厂办《金山周报》。当时的金山石化处于初创时期,星星月亮做灯,沙滩草坛做铺,老师住在一个猪棚改造的房子里,学生就在车间里拦出来一个角搭地铺。大家亲眼看到这么一个重大的工程是怎么创建的,办报非常有激情。正是在实践中,学生和老师的新闻业务水平渐渐练了出来。

    从新闻系建系之初到现在,对实践的重视就从未中断过。作为新闻教学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实习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成为检验教学成果、反馈教学需求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更是学生了解实际、提升自我的必由之路。

  与时俱进重在创新——培养能担负时代重任的人才

    2009年6月,在第一批复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办的“全球媒介与传播”硕士双学位项目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正在完成他们在复旦最后一堂课的作业。这些学生第一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第二年在复旦大学学习,达到双方教学要求就能分别获得两校的国际传播硕士学位。这样的国际合作课程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界首开先河,力求培养出一批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际眼光和中国经验的紧缺媒介人才。

    像这样的创新之举在复旦新闻的历史上不胜枚举。第一个引入公共关系学科,成立第一家新闻学院,建立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这些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直指一个根本目标——培养能担负时代重任的学生。

  人物:詹国枢,复旦大学新闻系1977级,《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

    詹国枢属于直接受益于恢复高考制度的一代人。1982年,他进入《经济日报》社工作,从此他的职业追求就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命运紧紧相联。从《经济日报》记者、部主任一直到副总编辑,在每次改革的重大转折点,詹国枢都发出过重要评论。他以新闻记者的敏锐、良知和勇气,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詹国枢最大的感触是,记者应该有自己的行业定位 “首先要做某个方面的专家,然后才能涉及到其他的领域。”

    詹国枢还记得,当年在毕业离校的纪念册上每个人都要写一句话,这句话在他脑子里转了很久,直到现在,如果有机会他还想这样写:“复旦四年不仅在于我学到了什么东西,更在于我懂得了怎样去迎接我的未来,因为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方法。那种追求理想、学术的精神,追求一种高雅、高尚而不流俗的东西,这些是潜移默化的,在我们思想里面生了根,影响了我们这一生。”

    人物:复旦大学新闻系1984级群像

    8413,是复旦大学新闻系1984级的代码简称。与前辈学长相比,他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和参与了传播技术的飞速变革、媒体产业化的快速推进。他们见证了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的阵痛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多元化、思潮多样化。在他们职业角色的分布上,几乎全景式地体现了新闻传播事业在当前所呈现出的开放性和复杂性。

    他们中有主流党报的总编辑——《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裘新;有门户网站的掌门人——新浪网首席执行官曹国伟;有中国第一家专业电视策划和制作机构的创办者——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昔日上下铺的兄弟,而今走上了不同的发展之路。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教育,能够适应社会的变迁,能够培养出堪当时代重任的人才。

    “时代不断在进步,不断有新的媒体出来,不断有新的行业出来,我们复旦人有一种与时俱进的特质。而从新闻系出来的人通常又会有一种影响和改变世界的理想。复旦新闻人始终在为这个理想努力奋斗。”这是王长田对四年大学生活给他带来的收获的解读。(姜澎)

    相关链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身为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于1929年9月,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新闻教育机构。1988年6月,为适应学科发展和对外交流的迫切需要,成立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我国高等学校建立的第一所新闻学院。2001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订协议共建新闻学院,这种学界与业界资源有效互补的办学模式,在全国300多所高校的新闻院系中尚属首创。

    80年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其中许多毕业生担任了党政部门、新闻单位、教育科研机构的重要领导职务,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们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新闻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的新闻学院,在校学生总数达1100多人,拥有8个硕士点,4个博士点,已建立起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这四个一级学科于一身的现代化学科体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