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分析(連載中)

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分析(連載中)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报告(摘要介绍)



IMF2008年4月期《世界经济展望》显示:“全球经济正处于大规模金融危机和信心严重丧失造成的严重衰退之中。……预计2009 年全年世界产出将减少1.3%,2010年仅将逐渐恢复,增长1.9%。” 联合国2009年2月期《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前景》预计,2009年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将跌至1%,较2007年下降2.8个百分点。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世界经济运行情况,我将从世界经济基本结构出发,在分析世界经济基本运作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商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分析,预测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世界GDP结构

美国、欧元区、日本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5年其GDP之和占世界总额的58.2%,平均人均GDP达37,887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以下简称“金砖四国”)是新兴的世界经济增长动力,2005年其GDP之和占世界总额的11.7%;但由于其人口众多,经济体制不健全,经济潜能未得到充分挖掘,其平均人均GDP只有2,045美元,不但远低于主要先进经济体,连世界平均水平也未达到。

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里,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传统先进经济体仍将占据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金砖四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将逐渐提高,其国内巨大的陆地资源(占世界总额的28.7%)和人口资源(占世界总额的42.2%)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世界商品体系基本情况

从世界贸易结构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除了农产品能基本自给自足外,燃料和制成品都需要进口;其货物贸易逆差部分通过服务贸易顺差抵消,其余的以美元债务来承担,形成了用“纸币”换燃料和制成品的事实。欧盟是世界上第二大货物贸易逆差经济体,农产品和燃料都需要进口,同时出口制成品;其货物贸易逆差部分通过服务贸易顺差抵消,其余的以欧元债务来承担,形成了用“纸币”换农产品和燃料的事实。

日本、俄罗斯、中国、巴西均是世界货物贸易顺差国:日本和中国出口制成品,换来部分农产品、燃料,同时积累大量“纸币”;俄罗斯出口燃料,换来部分农产品、制成品,同时积累大量“纸币”;巴西出口农产品,换来部分燃料和制成品,同时积累大量“纸币”。美国和欧盟的货物贸易逆差额中未被日本、俄罗斯、中国、巴西满足的,由世界上其它发展中国家来承担。

可见,目前的商品体系是以美国、欧盟为中心,其他国家为其提供商品,换取其发行的“纸币”。

国际货币体系基本情况

美国因二战后的强大经济实力及之后的一系列金融创新和安排,成功使美元成为全世界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纽约成为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拥有大多数商品定价权;欧盟凭借其传统的经济影响力和战后迅速崛起的经济实力也快速地占领了世界经济高地,使欧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拥有部分商品定价权;日本通过美国的扶持顺利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受制于美国,独立性不强,虽然日元也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但其影响力相对于美元、欧元显得十分有限。其他国家通过与上述三大经济体开展货物贸易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因缺乏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不得不通过国际贸易用货物换取大量的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储备货币,以防止因外资撤离和国际游资的投机性攻击而导致本国经济衰退。其他国家为了避免拥有的巨额外汇贬值,又将其反投资于美国、欧洲、日本创设的金融工具;美国、欧洲、日本则将回流的资金重新投资于各发展中国家,并依靠资金优势获取高额的资本回报,然后将部分回报以利息的形式返还给各发展中国家;至此,一次完整地国际货币循环完成了。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9-16 10:58 编辑 ]

TOP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报告(2)

能源

1、概况

国际能源署资料显示,2005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为114亿吨石油当量,其后保持年均1.8%的增长率[3],到2030年需求总量为177亿吨石油当量。在2005年世界能源需求结构中,化石燃料占世界一次能源供给的81.0%,局主导地位,且该主导地位在未来可预期的时间内不变。

可再生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供给的13.2%。根据粮农组织资料(FAO,2008),80%的可再生能源以固体生物燃料的形式(如薪柴、木炭和动物粪便)用于居民生活(如取暖、做饭),由于其未进入工业生产体系,这部分能源对世界能源形势几乎没有影响;而对世界能源形势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液体生物燃料只占世界一次能源供给总量的0.3%,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运输领域,2005年液体生物燃料占交通运输能源总量中的0.9%,预期到2030年达3.0-3.5%。液体生物燃料现阶段对世界经济的更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粮食安全方面,详见下文粮食章节相关分析。

石油

(1)石油的重要性

石油是现代工业经济的重要原材料:一方面它是全球消耗量最大的能源,2005年石油消耗量占全球总能源消耗的35.0%;另一方面,石油的相关副产品是现代工业经济中的重要投入品,其中许多产品,如医药、农药、塑料等,都无法找到可完全替代的相关产品。

石油储产消情况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8》,截至2007年底,世界探明石油储量12,379亿桶,剩余可开采年限41.6年,总生产量81,533千桶/日,总消费量85,220千桶/日,净需求量3687千桶/日。

俄罗斯和欧佩克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国,2007年其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额的82.1%,产量占世界总额的55.6%,其中的78.6%均用于出口;其他主要经济体均是石油进口国,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的石油消费有一半以上需要进口,巴西进口比例较小,但仍达16.4%。

影响石油供给的因素

I、全球石油储量有限,且石油具有不可再生性,主要石油出口国会主动限制石油产量,以最大化石油收益。

II、越来越多的国家限制石油相关的外国直接投资,跨国石油公司石油开采受到限制。

III、政府增加税收,提高了国际合资石油开采项目的成本。在2007年,向政府的付款额(包括特许费)已经占每桶石油成本的一半以上。

IV、传统油田的产量已经从峰值水平下降,油田的平均规模正在变小。国际能源机构认为,在今后的8年内,新增产能的几乎三分之二要用来替代现有油田产量的下降。

V、越来越困难的地质条件和提炼难度越来越大的劣质原油(如含硫原油)要求越来越高的探测开发技术、设备和人才(存在供给短缺),这会加剧石油探测、开发成本。根据高盛公司的报告(2007年),油田探测和开发成本从2000年每桶石油当量5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大约10美元。

VI、与比较传统的项目相比,能吸引更多边际投资的项目,如在巴西、墨西哥湾、西非的离岸深水砖井和西伯利亚项目,需要更长时间来探测和开发。根据对2003-07年大约150个项目的油田投资数据的估计,这些项目投产前的滞后期是传统项目的大约两倍。

VII、石油出口国为防止“荷兰病”在本国出现,会对石油开采进行限制并理性规划,防止资源过多地聚集到石油行业,致使这些国家的石油生产不会突然增多。

VIII、中东石油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61.0%(BP,2008),但中东地区政治环境不稳定,未来发展趋势不明朗,石油生产会受到严重影响。

IX、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战略部署得到更加有效地执行,其对世界石油供给的掌控力度更大。

X、石油探测开发成本是一次性投入,具有不可再利用性,各石油出口国或石油公司会更加谨慎地对待石油价格上涨,不会在石油上涨初期就盲目扩张产能。

    总之,上述所有因素都会长期限制石油供给的增长。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9-17 11:10 编辑 ]

TOP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报告(3)

影响石油需求的因素

I、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巴西的石油储备情况。

II、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先进经济体进入全面衰退,致使近期石油需求大幅下滑;而在中长期,由于经济的复苏,必将带来石油需求的增多。

III、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收入快速提高,中长期内增加石油需求。

IV、其他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经济进入良性增长轨道,长期内增长石油需求。

V、为应对未来的通货膨胀,大量资金会在短期及中期扑向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增加石油需求。

VI、由于石油以美元标价,美元贬值带来石油需求大幅增加(美元贬值的原因详见下文中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关分析):ⅰ、美元贬值使非美元地区的消费者感到石油价格下跌,增加石油需求;ⅱ、美元贬值降低了外币购买以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的回报率,转而增加对石油等替代资产的需求;ⅲ、美元贬值导致其他经济体放松货币政策,特别是实行钉住美元汇率的国家,这将造成利率下降和流动性增加,其他经济体的企业趁势扩大再生产,增加石油需求。

VII、石油价格的不断攀高,致使替代能源的开发和运用不断成熟,最终取代石油;但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总之,上述因素除了最后一个因素外都会在中长期内增加石油需求;而在近期,石油需求取决于中印两国的石油需求增长与先进经济体的石油需求下降的相互作用。

(5)石油价格未来走势

根据上面对石油供需的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在近期,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下跌的可能性也很小;在中长期,石油价格必然猛涨,直到替代能源高效安全的开发和运用的到来为止。

(6)石油价格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Ⅰ、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巴西等石油进口国的影响:石油价格上涨时,一方面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企业投资减少,经济增长放缓;另一方面可能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对本国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总体而言,石油价格上涨会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当石油价格下降时,则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Ⅱ、对俄罗斯、欧佩克等石油出口国的影响:石油价格上涨时,一方面会增加石油出口收入,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较强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非石油进口部门相关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而引起通货膨胀,对本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总体而言,石油价格上涨有利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而当石油价格下降时,则更不利于经济增长。

Ⅲ、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由于石油出口国常将其出口石油获得的大部分石油美元保留和存放在工业国家,工业国家又将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转贷给新兴市场,一旦石油价格高涨消失后,银行由于资金来源减少,主动收回资金或因投资策略调整而改变资金用途或投放地区,很有可能引发部分新兴市场的债务危机。

3、煤

煤主要用于发电用煤、建材用煤、工业锅炉用煤、炼焦用煤和生活用煤。由于未来石油价格看涨,发电用煤的需求会更大,用于变油的煤也会越来越多;而欧洲为了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会把更多的能源消费从天然气转向煤炭,增加煤炭需求;上述因素将带来煤需求的上升。而煤储量的有限性及水陆路运输能力的限制会控制煤炭供给上升。需求的增多与供给的相对落后会造成煤价随着石油价格一起上涨。

煤价的上涨会使得未来的主要煤炭进口欧盟、日本的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影响,而对中国、印度、巴西的影响则取决于其未来国内产煤能力能否跟上其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对美国、俄罗斯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TOP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报告(4)

天然气

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化工、城市燃气、压缩天然气汽车。在发电方面,由于天燃气发电厂能十分高效地将其转换为电力,与使用煤炭和核电技术相比,建造成本也不高;再加上其较低的排放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天然气要比煤炭和石油更受欢迎;但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将阻碍天然气需求的进一步上升。根据IMF2008年4月期《世界经济形势展望》,天然气在发电领域对石油的替代比例很小;预计天然气在今后的一年里,价格将保持在目前水平,一年之后受存货水平降低的影响,价格将呈上涨态势。

天然气价格上涨将对欧盟、美国、日本等天然气进口大国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俄罗斯一如既往地享受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中国、印度和巴西受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影响有限,中国和印度在未来的新增能源需求方面主要依赖于煤炭,巴西由于能源需求总量相对较少降低了影响程度。

概况

根据粮农组织估计,在2003-05年至2007年间,高粮价导致食物不足人数增加了7500万,世界食物不足总数达9.2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4.16%。其中,81.3%的食物不足人口集中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而印度、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埃塞俄比亚等七国的食物不足人口最多,占食物不足人口总数的58.6%(粮农组织,2008d)。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环境差,生产能力不高,造成经济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加上纠错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使得国家整体制度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并且国内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极少,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不足人口居高不下。相反,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水平较高、经济制度良好、纠错能力强、人口稀少、资源丰富,使得发达国家的人民基本处于富足状态。

粮食供需情况

供给方面:(1)全球耕地面积有限,粮食供给增长空间有限。目前,全球共有14亿公顷耕地,大部分已被利用,剩余可开发耕地主要来自美国的环保休耕计划下的1400万公顷土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境内因经济不可行而停止作物生产的2300万公顷土地,以及拉美尚未被开垦的新地;而要想使这部份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其前提条件是目前的粮食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使其土地使用收益大于成本。(2)土地利用效率有限,产出受天气影响很大。根据粮农组织资料,由于世界主要产粮国家受干旱和水灾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世界谷物生产于2005年下降3.6%,2006年下降6.9%。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天气)问题使未来粮食生产充满了不确定性。(3)石油价格高涨,使粮食生产者投入成本上升,降低其生产积极性。根据粮农组织资料,石油价格上涨使得化肥价格涨了近三倍,运输费在2006-08年也翻了一番;石油价格上涨也直接增加了农机作业生产者的燃料费支出。在中国,种一亩单季粮食的年纯收入只有300-400元,加上粮食综合补贴也不如外出打工10天的收入(孙良龙,2009)。(4)出于对粮食价格上涨的社会影响的担心,一些国家开始采取减少粮食出口的措施。根据IMF资料(IMF,2008),在2007年,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阿根廷对粮食出口征税,而印度则禁止大米出口并提高了棕榈油的出口税。

需求方面:(1)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粮食需求增多。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数据(UNPD,2007),世界人口在2005-2015年间保持年均1.1%的增长率,在2015-2030年间保持0.9%的增长率,人口总数由2005年的64亿增至2030年的近82亿。(2)石油价格上涨,生物燃料需求增多。根据粮农组织资料(FAO,2008),2007-08年生物燃料的生产用掉一亿吨谷物,占全球谷物生产总量的4.7%。各石油进口国为了从战略层面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势必会鼓励国内企业开发利用生物燃料,使得生物燃料粮食需求长期看涨。(3)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随着其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增加。根据粮农组织资料(FAO,2008),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0%以上,随着其人均收入的提高,对肉和乳制品的消费将增加,而肉和乳制品均严重依赖谷物的投入。

3、粮食价格未来走势

粮食价格未来走势取决于粮食供需情况。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粮食供给由于耕地面积的约束、恶劣天气的影响、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国内政策的限制,总体呈紧张趋势;而粮食需求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生物燃料的迅猛发展和中印两国的崛起,需求呈上涨态势;因此,粮食价格将长期呈上涨态势。

TOP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报告(5)

生物燃料情况

(1)概况

生物燃料受以下三个因素的推动在近期得到迅速发展:Ⅰ、对能源供给的战略关切:液体生物燃料是目前完全依赖石油的交通运输业的替代性能源的主要来源,而且不会给目前的交通运输技术和政策带来剧烈变化;Ⅱ、相比化石燃料,生物燃料在减排方面拥有巨大潜力(详见下文分析);Ⅲ、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政府为改善本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必然会大力支持能为农民带来好处的生物燃料的发展[11]。

生物燃料来自生物质,全球生物燃料的能源供给潜力受全球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能源总量限制,植物每年捕获的能源约相当于750亿吨石油当量(FAO,2008);全球陆地总面积为135亿公顷,其中森林和草原面积为83公顷,耕地面积为16亿公顷(Fischer,2008),假设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全部集中在森林、草原和耕地上的植物上,则农作物每年捕获的能量约为121亿吨石油当量,为2005年世界一次能源供给的1.06倍。2004年,全世界共有1400万公顷的土地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及其副产品,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12](国际能源署,2006);2007年,世界生物燃料产量达36.12百万吨石油当量,约占世界一次能源供给的0.3%,其中乙醇占79.1%,生物柴油占20.9%,其消耗的谷物约1亿吨,占世界谷物生产总量的4.7%。

生物燃料主要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其使用形式主要是将乙醇和生物柴油以添加剂的形式加入到汽油和柴油中。根据粮食组织资料,目前经合发组织国家制造的多数汽油动力汽车可以使用含乙醇不超过10%的混合燃料,有时候可以达到20%,但灵活燃料汽车的燃料中可以掺入高达85%的乙醇。由于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其交通运输燃料均采取了强制混合生物能源的政策(见表十一),假设世界所有交通运输燃料(约2,972百万吨标准油[13])中生物燃料占比10%,按照2007年约1亿吨谷物生产36.12百万吨石油当量的效率,需要谷物约8.23亿吨,占世界谷物生产总量的38.68%,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影响。

生物燃料的优势

I、净能源提供能力方面的优势

一种燃料对能源供给的贡献率既取决于该燃料的能源成分,也取决于生产这种燃料所耗费的能源,后者包括将其进行生产、加工、运输等不同环节所消耗的能源。化石能量平衡表达了燃料中含有的能量与其生产中消耗的化石能量之比率。化石能量平衡1.0表示生产一升燃料需要消耗与其含有的能量相当的能量;换句话说,该燃料没有提供能源净增益或损失。化石能量平衡2.0表示一升燃料中含有的能量相当于其需要消耗能量两倍的量。

传统汽油与柴油的化石能量平衡约为0.8至0.9之间[14],而几乎所有的生物燃料的化石能量平衡均超过这一数字: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其化石能量平衡约为2,以甘蔗为原料的乙醇则在2道8之间,以葵花籽、油菜籽和花生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的估测化石能量燃料平衡约在1到4之间,棕榈油的数值则高达9。生物燃料在净能源提供能力方面几乎占据着压倒性优势。

II、经济成本方面的优势

根据粮农组织的测算,巴西以甘蔗为原料的生物燃料的成本约32美元/桶,美国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燃料的成本约55美元/桶,而欧洲的混合原料生物燃料的成本约80美元/桶;这意味着只要是有价格高于某一阀值,上述所有国家生产生物燃料都将是有利可图的。当然,在将两种能源的价格进行比较时,我们不能忘了各种能源所能提供的能量大小:根据FAO(2008)资料,一升乙醇的能量相当于一升汽油能量的66%,一升生物柴油的能量相当于柴油能量的88-95%。由于作者不知上述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是否将提供能源大小的因素考虑在内,此处不做更加深入的比较,预知更详细的情况,请参见FAO(2008)《粮食与农业状况2008》。

从目前石油价格走势来看,上述生物燃料在经济成本方面也比石油更具优势。

TOP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报告(6)

环境影响方面的优势

从理论上讲,生物燃料来自生物质,生物燃料的燃烧只是将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从大气中固定的碳释放回大气,它们是碳中性的;而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将储存于地下数亿年的碳释放到大气中,引起碳的净增加。因此,生物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会比化石燃料小很多。

当然,现实情景会更加复杂些,因为生物燃料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播种、收获、加工、运输、储存、分销、零售到最终燃烧,都会产生碳的排放,使得我们评价生物燃料对环境的净影响更困难。即便如此,比起化石燃料,生物燃料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论上可行的方案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生物能源发展趋势

由于生产2005年世界能源供给总量的2.6%就要消耗全球约38.68%谷物,而目前全球仍有9.23亿人口处于粮食短缺状态,这将使得生物能源的发展受到强烈限制。因此,生物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只能转向以非粮食作物为生产原料,即第二代生物燃料。第一代生物燃料(即目前使用的生物燃料)主要以糖和淀粉作物(粮食)生产乙醇和以油籽作物(粮食)生产生物柴油(见表十二),而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是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其来源可以是纤维素垃圾,包括农业和林业废弃物(秸秆叶子),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坚果壳、甘蔗渣、锯末)和生活垃圾的有机部分,也可以是短周期的木本作物,如柳树、杂交杨树及桉树,或者草本作物如芒草、柳枝稷和草芦。第二代生物燃料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以及对粮食的非争夺性必将在未来得到广泛推广。

国际货币体系情况

(一)概况

货币是一种拥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功能的特殊物品,其基石是人们拥有的既定的无可置疑的信念,即作为货币的物品是财富的象征,可以随时随地用其换取我们需要的商品。在古代社会,这种信念最初来源于习俗,该习俗的哲学基石是两种物品作为独立物种在量的总体及相同比例上的等同关系[15],经济基石则是交易成本的有效节约;在法制社会,这种信念来源于强制性法律条文,其哲学基石和经济基石与原始社会一致,但增加了一个更加可靠的法律基石,即国民对社会契约的认可(国别货币的法律基石是国民对国家政权的认可并服从其管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国别货币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历程:一般物品→金属→可兑换金属的纸币→不可兑换金属的纸币→可兑换纸币的电子货币。一般而言,货币的上述功能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即一种作为货币的特殊物品只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内发挥其货币功能,一旦超越了这个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该物品便可能失去其货币功能。通常而言,一种货币的时间范围为其所属政权的整个生命周期,其空间范围为该政权的管辖区域。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领域不断加大[16],逐渐超越了单个政权的管辖区域,国别货币的空间约束使得国别货币间的相对价格问题出现在人们面前。历史上,由于黄金在大多数独立政权下均执行过货币功能,并被公认为财富的象征,黄金便在国际贸易开始之初成为了各种货币的定价基准,此刻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金本位制。在此之后,国际货币体系依次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元本位制→特别提款权(可兑换国别货币的“电子”货币)。从上述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上看,我们可以发现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过程与国别货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TOP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报告(7)

当我们将国别货币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国际货币体系时,我们将发现,一个稳定、高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拥有与国别货币一致的三大基石,即哲学基石、经济基石与法律基石。其哲学基石表现为国际货币体系内流通的货币总量必须与国际经济活动总量相一致,经济基石表现为该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能够有效减少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法律基石表现为国际货币体系背后必须有一个国际型契约及负责监督、执行该契约内容的国际金融机构。

金本位制(1870~1939)根本缺陷分析及对策(发展趋势)

    金本位制因其制定的规则与哲学基石和政治基石的要求不符而无法长期续存。

1、哲学基石

(1)根本缺陷

在金本位制下,国别货币因需同时盯住两个目标,即经济总量与黄金储备,而这两者的增长速度不一致,最终导致国别货币必须放弃其中一个目标。一方面,国别政府总是致力于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这需要该国别货币的发行总量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为前提,否则便会出现通货紧缩而引起经济衰退,而该国经济增长因其社会生产力的单向发展具有不可逆性;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法律强制规定了国别货币的单位含金量并允许黄金自由兑换,因此该国别货币的总发行量必须与该国的黄金储备相一致。由于经济增长的不可逆性,必然带来该国的国别货币发行总量持续增长,而黄金储备增速的有限性(甚至是负增长)必然引发该国别货币对黄金的可兑换性不可持续,这与哲学基石的矛盾表现为金本位制将两个物种(国别货币与黄金)在量上的不同比例对等起来,这使得金本位制的哲学基石不牢固,无法长期续存。

(2)对策

国别政府通过法律条文强制规定,国别货币与黄金脱钩。

(3)现实情况

金本位制后期的金块本位制及金汇兑本位制均不允许其国民用本国货币自由兑换黄金,只在国际支付或工业需要时,可按规定数量向中央银行兑换黄金;而在随后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别货币与黄金的脱钩更加彻底,详见下文分析。

2、经济基石

在金本位制下,由于各国货币均以黄金作为共同的基础,而黄金输送点的制约使得汇率的波动幅度很小,使得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及国际信贷的交易成本很小,经济基石稳固。

TOP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报告(8)

法律基石

(1)根本缺陷

在金本位制下,由于缺乏一个高效的、稳固的国际金融机构来调节各国的经济活动,该体制的有效运行依靠各中央银行自觉遵守并配合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即表十四中所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这种体制在各国经济运行良好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一旦个别国家特别是核心国家的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且无法得到有效改善或救助时,该体制必然会受到严重冲击,因此金本位制的法律基石不牢固,无法长期续存。

(2)对策

各国别政府联合起来创建一个负责全球金融活动调节的国际金融机构。

(3)现实情况

在金本位制崩溃后,新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设立了负责全球金融活动调节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IMF属于短期的融资机构,宗旨是重建国际货币秩序,稳定外汇,促进资金融通及推动国际经济繁荣;IBRD属于长期的融资机构,宗旨是从长期资金方面配合IMF的活动,促进国际投资,协助战后受灾国家经济的复兴,协助不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解决国际收支长期失衡问题。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1946~1971)的根本缺陷及对策(发展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金本位制,存在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哲学基石更为牢固:除美元外,其余国别货币均与黄金脱钩;2、法律基石更为牢固:设立了国际金融机构,为将来救助陷入衰退的国别经济打下基础。但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进本金本位制在哲学基石和政治基石上的缺陷,也无法长期续存。

1、哲学基石

(1)根本缺陷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国别货币)因需同时盯住三个目标,即国内经济总量、全球的国际贸易总量及国内黄金储备[19],而这三者的增长速度不一致,最终导致美元必须放弃其他两个目标,只盯住其中的一个目标。一方面,美国政府必须致力于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而这需要其内部经济领域里有与其经济总量相一致的足够数量的美元为其提供动力,否则便会出现通货紧缩进而引起经济衰退,而内部经济增长会因其社会生产力的单向发展而具有不可逆性;另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在全球的国际贸易领域里流通,这就要求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流通的美元总量与国际贸易总量相一致,否则便会出现因外汇不足导致国际贸易无法顺利开展,而国际贸易相比封闭经济,因其在全球资源配置上的高效率而具有不可逆性,即国际贸易总量增长具有不可逆性;第三方面,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强行规定美元的单位含金量并可自由兑换,因此美元发行总量必须与美国的黄金储备相一致。由于美国内部经济总量增长的不可逆性、外部国际贸易总量增长的不可逆性,而黄金储备增速有限(甚至是负增长),必然引发美元对黄金的可兑换性不可持续;这种可兑换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内(国民)的可兑换性,一方面是对外(非国民)的可兑换性。  这与哲学基石的矛盾表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将三个物种(内部美元、外部美元与黄金)在量上的不同比例对等起来,这使得金本位制的哲学基石不牢固,无法长期续存。

(2)对策

美国对内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由于美国政府对其国民拥有合法的统治权力,可自由制定规则,该脱钩行为会因所受阻力较小而先发生);美国对外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由于美国政府对外国缺乏合法的统治权力,缺乏自由制定规则的权力,该脱钩行为会因所受阻力较大而后发生)。

TOP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报告(9)

现实情况

对内:美国在1968年3月爆发的第二次美元危机中放弃了维持其国内私人黄金市场的美元兑黄金的固定比价,即美元与黄金脱钩。对外:美国在1968年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并在1971年12月18日与主要工业化国家达成的史密森协议中提出美元兑黄金贬值(受外部压力恢复兑换),该协议在1973年2月终止,即美元与黄金彻底脱钩。

2、经济基石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全球性汇率制度协议的签署,使得固定汇率制成为全球通用汇率制度,投机力量相对较弱,汇率的波动幅度较小,使得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及国际信贷的交易成本较小,经济基石稳固。

3、法律基石

(1)根本缺陷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即IMF和IBRD,其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I、可用资金额度有限。IMF在成立初始,其资金总额只有50亿美元,与巨额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流量相比,其绝对值太小,使其在帮助国际收支逆差国家恢复经济均衡时可动用资金过小,效果甚微。II、国际金融机构被部分国家把持,发展中国家利益未得到充分重视。ⅰ、在IMF成立之初,由于苏联的签字一直未被其国内政府批准,苏联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的成员国,发展中国家在基金中缺乏强有力的发言人;ⅱ、IMF的投票权由各国缴纳的基金份额决定,而各国基金份额由其黄金外汇储备、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等因素决定,发展中国家的低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拥有的IMF投票权比例很低,其对IMF的决策影响力有限,如在创设特别提款权时就拒绝了将特别提款权的分配与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连结起来的建议。

(2)对策

增加IMF可用资金总额,改革IMF投票权分配机制,增加其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关注。

(3)现实情况

特别提款权的创设从另一个角度增加了IMF的可用资金总额;而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石油危机的爆发迫使IMF在以后的决策中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如牙买加体系下的IMF扩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等,但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IMF投票权分配失衡的局面,其内在不稳定性仍然存在。



(四)牙买加体系(1973~至今)的根本缺陷及对策(发展趋势)

1、哲学基石

(1)根本缺陷

在牙买加体系下,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国别货币(美元为主,辅以少量的欧元、日元)必须同时盯住两个目标,即国内经济总量和国际贸易总量;而这两者的增长速度不一致,最终导致这些国别货币必须放弃其中一个目标。

一方面,国别政府必须致力于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而这需要其内部经济领域里有与其经济总量相一致的国别货币为其提供动力,否则便会出现通货紧缩进而引起经济衰退,而其内部经济增长因社会生产力的单向发展而具有不可逆性;另一方面,这些国别货币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在全球的国际贸易领域里流通,这要求在该领域内流通的外汇(国别货币)总量与国际贸易总量相一致,否则便会出现因外汇(国别货币)不足导致国际贸易无法顺利开展,而国际贸易因其在资源配置上的高效性具有单向增长的不可逆性。

由于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往往大于国际本位货币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20],国际贸易领域内流通的外汇(国别货币)逐年增多,而这是以国际本位货币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为前提,导致国际本位货币国家的国内经济领域流通的国别货币数量减少,倘若国际本位货币国家不采取相关措施,其国内经济必然因资金不足而陷入衰退;而弥补其国内资金缺口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增发国别货币,另一条是发行国债收回外流的国别货币[21]。

我们知道,从根本上讲,国别货币的货币功能是受空间范围限制的,即该国别货币只能在其领土范围内才能有效执行货币功能。倘若国际本位货币国家采用增发国别货币的办法来弥补国内资金缺口,则导致国别货币发行总量远远超过国内经济总量,使国别货币与国内经济商品的可兑换性不可持续,即国别货币的货币购买力下降,这将动摇其国际本位货币地位,使现行的牙买加体系趋于崩溃;倘若国际本位货币国家采用发行国债回收国别货币来弥补国内资金缺口,必将导致其债务高筑并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偿还,最终只能通过增发国别货币来偿还债务,而这同样会让现行的牙买加体系趋于崩溃。

上述现象与哲学基石的矛盾表现为,国际贸易的单向增长使得国际本位货币的国别货币发行总量远远超过其国内经济总量,而牙买加体系却将国别货币与其国内经济总量的不同比例对等起来(国际本位货币的功能定位要求国别货币保持稳定的商品购买力),这使得牙买加体系的哲学基石不牢固,无法长期续存。

(連載中)

[ 本帖最后由 NZWJ 于 2009-9-17 11:11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