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复旦大学硕士赵超研究成果--抽样显示 封闭社区更和谐

复旦大学硕士赵超研究成果--抽样显示 封闭社区更和谐

(转帖)

编者按:对于上海乃至中国来说,封闭社区是一个较新的城市名词。不过随着城市居住空间的变化,如今的城市社区中,封闭社区已经占据了极高的比例。根据相关研究数据,从1991年到2000年,上海83%的居住小区均以某种方式被封闭起来。当社区封闭之后,居民生活到底会有着怎样的影响?复旦大学社会学院硕士赵超为此深入上海社区,做了两年多的调查,本期《社区周刊》我们就将选摘她的部分研究成果,分析这一特殊的城市社区话题。

  案例1

  D小区:一个开放式社区的烦恼

  D小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老上海社区,位于闸北区,被三条马路包围形成一个三角形地块。小区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内部既有老公房,也有老式里弄,房屋总套数近三百户,60岁以上的老人占常住人口的24%。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小区,没有围墙、没有门卫、没有保安,外来人员可以随意出入。小区中有一个街心花园,有凉亭、石子路、少量健身器材。从表面上,这个小区存在的时间比较久,60岁以上的老人占据的比例较高,互相熟识,社区中的关系网络较大。因此,给研究者的初步印象应该是居民对小区的归属感相对会较强。但事实上究竟如何?

  我们对居委会干部、小区居民等进行了访谈。发现无论是居委会领导还是社区居民,都对小区现状很不满意,更别说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了。居委会干部表示,小区中没有什么自发的群众组织,“除了每天早上的晨练会聚集一些人群”。而这里的居民都不太愿意来参与社区事务,“社区的事情几乎全是那么几个人在做”。

  由于小区是开放式的,居民通常更倾向于接受自己“家”的概念,而没有“小区”的概念,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小区的边界在哪里?因为没有围墙,D小区中的街心花园就直接被当成附近几个小区所共有的活动场所,而不会觉得是属于D小区的。每天早上,附近小区的居民都会进来锻炼,但这给D小区中的居民带来很多问题,如很多非小区人员进入后带来的安全问题,晨练音乐、人声等带来的噪音问题,外来早锻炼人员乱扔垃圾、破坏绿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等等。

  基于以上各种不文明现象、矛盾纠纷、环境脏乱差等,大家都对小区有着种种的不满意,在这个小区中,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可以说是很弱的。

  案例2

  M小区:半封闭式小区的愉快早晨

  M小区是近几年新建的社区,属于较新的商品房小区,共有4个出入口,每一个都有门卫室和保安站岗,居民大楼有门禁,是典型的封闭式社区。但通常衣着整齐一点的外来人员,仍可以随意进入小区,门卫不会有所阻拦,所以还只能算是一个半封闭式小区。小区常住户1500余户,总体生活水平较高。

  我们在早上8点左右到达。小区花园内,也可以看到不少家长、老人或保姆带着小孩在玩耍,有不少居民互相交流小孩教育心得之类。笔者上前询问居委会所在地时,居民很热心地告知在小区正门口一幢会所的3楼,甚至有一老人领着小孙子说带过去。

  由于当时是早上8点左右到达,因此看到有不少居民在晨练。会所一楼中央大厅内,有一些居民在打太极拳,有一些居民在楼上的健身室打乒乓,还有一些人在旁边休息区聊天,带笔者前来的老人也很快和他们中的一员聊起来了。

  居委会干部说,小区居委会成立不久,但是居民们都很配合。小区中的公共事务有很多人在参与,当问到小区中比较叫得动的居民人数大概是多少人?回答有超过200人。除此,小区活动很多,居民参与热情高,小区内有很多兴趣小组,全部为居民自发组织,参与的人数相当多。

  小区的志愿者队伍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这些志愿者的年龄均在30-50岁左右,负责小区的卫生环境监督、张贴公告、海报制作宣传、社区业主网络论坛维护等;还有参与重大活动如夏天举办的小区纳凉晚会等。志愿者队伍没有得到任何机构赞助,所有行为均属于个人的志愿行为,但依然积极性很高,居民评价也很好。志愿者们自身也都觉得是社区中的重要成员。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小区居民之前曾联合举行过几次集体维权活动,在维权过程中,除了居民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之外,由于涉及的人数较多,也因此促进了居民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得不少业主从陌生人变成了好朋友。

  总体上,可以清晰看到,M小区作为一个半封闭式的社区,面积大,人口多,但是从安全、环境等各方面物业都提供了完善的服务,小区居民都较满意。大家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较高,邻里关系和睦,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较强。

  案例3

  T小区:高度封闭式社区的自豪感

  T小区是一个典型的高度封闭式社区,除了有围墙、保安、门岗等之外、凡是外来人员来访,门卫都会询问信息,核实情况后方可进入。小区人口不多,只有200多常驻户,由于小区的地理位置等原因,很多住户是大学教授、老师,因此小区的整体居民素质较高。

  在居委会书记的安排下,我们方可进入小区采访调查。可以看到,小区占地面积很小,封闭性很高,若没有事先联系好,外来人员是不能进入的。小区整个绿化、卫生都很好,布局也很整齐,走在里面,时不时可以看到保安、物业工作人员的身影。

  在整个访谈和调查的过程中,小区居民对物业的服务工作表示相当满意,对小区的安全很放心。由于小区小,且只有一个出入口,加上保安尽责敬业,小区在安全方面没有问题。同时,小区居民本身素质较高,加上对外来人员的限制,小区的卫生工作相当好。

  居民表示,T小区的房价、以及物业管理费都很高。所以,通常大家都认为,能够买得起、住得起T小区的人,经济实力肯定很强。同时,小区的高度封闭性,体现了对私人空间的保护,以及将公共资源私有化。因此,居住在T小区,也是一种社会经济地位的象征。

  总体上来说,小区的封闭性程度很高,外人无法随意进入。小区的安全、绿化、卫生等方面也都做得相当好,居民都比较满意。另一方面,小区的高度封闭性让外面的人觉得这个小区很高档,不能随便进入,加上其房价和管理费用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因此,可以看到,在访谈以及调查中,不少居民都认为能够居住在这个社区中,也是一种自豪,社区归属感很强。

  结论:社区越封闭,社区归属感就越强

  建议:房产商可在封闭社区中加强公共场所的规划

  从上述3个案例的比较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封闭性越高的社区,其社区的环境、布局,社区的物业服务、居委会的管理等各方面都会更好,居民的个人素质、社会经济地位通常也会越高。而当拥有更多的资源,处于良好的环境和邻里关系中时,居民对各方面的满意度就会越高,相应的社区归属感就越强。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社区的封闭性赋予了居民较高的安全感,使得他们安心生活在社区中。同时,社区的封闭性所带来的安全感也容易使居民对社区邻里放下一些“戒备”之心;二是因为通常来说,社区的封闭性越高,小区的物业公司就越能够管理好社区的环境、卫生、绿化等方面,而社区的整体环境越好,则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越高,社区归属感也就越强;三是由于社区的封闭使社区中的居委会更易于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居民的社区参与,如对社区的环境、治安、物业的治理,以及一些社团活动如健身、读书会、舞蹈、合唱等各方面的参与。

  所以,房产商在建造或者改造社区时,也可以有效地从整体上来规划和布局,在社区中建造小花园、湖心亭、音乐广场、配套锻炼场地、会所等公共场所。除此之外,明确的范围以及对外来人口的控制,便于物业公司对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保障社区的环境优美整洁,有效维护社区的公共设施。尽管有学者认为,这样会增加人们的居住成本,但是社区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物业服务,往往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对社区的满意。居民自然也会乐于生活在这个社区中,从而使得社区归属感增强。
遵循科学规律办事就易成功。
做好您的本职工作,演好您的社会角色。
如果中国人人都尽心竭力、精益求精地工作,就肯定能建设起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中国、美国、俄国等大国共同领导世界。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