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经济面临全球化的新考验

中国经济面临全球化的新考验



【编贴者按】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体,形成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化使中国的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与世界市场连成一体。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中国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加剧了国际间的竞争,使国际投机资金挤入中国的市场,增加了金融的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内政以及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本栏介绍一组有关中国经济面临全球化的新考验的短文。一篇为路透专栏作家James Saft的「全球化式微威胁中国经济」,另一篇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首位社会科学研究院Albert O.Hirschman奖获得者Dani Rodrik的「全球化需要新共识」的文章。

全球化式微威胁中国经济


作者:James Saft



在能源价格飙涨拉高运输成本、挫伤亚洲经济奇迹后,“扁平”的世界正逐渐变圆。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因提出“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而蜚声国际。此概念主要是指商品与劳务可轻易在某地生产后在全球贩售,这也是中国等以外销为导向的国家近年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世界扁平”的前提是运输及能源成本低廉,如今油价飙升,此理论愈发难以成立。

“亚洲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于能源及运输成本低廉的年代,现在整个模式将面临严酷的考验。”摩根士丹利驻伦敦策略师任永力(Stephen Jen)表示。“中国有许多工厂是在过去10年间兴建,以特定的能源成本水平进行规划。能源价格已大举超出当时预设的水准,这些工厂可能会难以为继。”

亚洲地区迄今受全球信贷危机的打击相对较轻,但在能源成本狂涨的新局面下,企业获利能力将持续下滑。亚洲已经发展出效率极高,且高度相互倚赖的制造业模式。商品的生产可能始于越南等劳动成本极低的地方,而原材料则可能是从千里以外的地方运来,加工后送到中国的高科技工厂进行较高技术层次、附加值较高的收尾工序,之后再将成品运送到欧美地区销售。

这种发展模式耗费很多能源在运输上,相关成本已大幅增加。CIBC World Markets经济师Jeff Rubin和Benjamin Tal估计,如果以原油每桶150美元计,一个40英尺的货柜从上海运送至美国东岸的成本接近10000美元,较2005年增加一倍,而在同样的油价下,从墨西哥运送至美东则仅需4000美元。

货柜航运的兴起虽然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但因货柜轮的成本中燃料的比重较高,燃料价格上升对货柜运输的成本影响更为强烈。因此,与10年前相较,油价上涨对于整体运输成本的冲击现在要强得多,因为旧式货轮成本结构中有比较大的比重是落在码头装卸等方面上。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8-8-16 08:44 编辑 ]

TOP

中国经济面临全球化的新考验(2)

当然,来自中国的商品价格上涨,并非只是中国及其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这也对美国及其货币决策官员带来考验,多年来亚洲出口的廉价商品压低了美国整体通胀水准,美国货币政策官员的工作因而轻松许多。

这当中的一大关键是中国补贴能源价格的政策还能撑多久。中国上月调高汽柴油价格约18%,而这仅仅是十年来的第二度涨价。

全球化的效应转弱当然也会有获益的赢家,比如包括墨西哥、加拿大、东欧,以至美国及西欧国家的制造业者将会发现他们变得更具竞争力,而这样的效应已在美国钢铁业浮现。由于美国钢铁业者较为接近原料供应源头,不像中国得远从巴西及澳洲进口铁矿砂,美国钢铁公司近来已找到新的竞争优势。

“过往全球化是以中国为中心。”任永力指出,“中国将成为新局面下的主要的受害者之一,为中国服务、受惠于中国的亚洲国家也将受到伤害。”

任永力认为亚洲企业将遭到挤压,一方面得面临本国货币兑美元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薪资及能源成本飙升将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率。而且,美国及欧洲的需求很有可能萎缩或停滞,这亦不利亚洲企业。

转贴自:「经济观察网 EEO.COM.CN」(2008年8月12日)


全球化需要新共识


作者:Dani Rodrik



世界经济已经见证了一次全球化的崩溃。金本位制时代在1914年突然终止,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也没能得到恢复,现在我们将要见证另一个类似的全球经济崩溃吗?

这个问题并不是凭空想像。虽然经济全球化已经使发达国家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水平,并惠及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几千万的贫穷工人,但是它是建立在不稳固的基础上的,根基是很虚弱的。没有全球性的反托拉斯机构,没有全球性的最终贷款人,没有全球性的调控者,没有全球性的安全网,还没有全球性的民主。换句话说,全球市场的治理很无力,因此缺乏公众正当性。

最近的事件加强了讨论这些问题的紧迫性。美国的总统选举活动突显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对开放贸易支持的脆弱性。次贷危机显示了缺乏国际协调和规则是怎样加剧金融市场固有的脆弱性。同时,不断攀升的油价提高了交通成本,导致分析家怀疑业务流程外包的时代是否正在终结。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8-8-16 08:34 编辑 ]

TOP

中国经济面临全球化的新考验(3)

如果全球化处于危险之中,那么谁是它真正的敌人呢?曾有一段时间,全球的精英们可以用这种思想来安慰自己:反对世界贸易体制的人主要是暴力的无政府主义者,自私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工团主义者以及无知而空想的青年。但是那种自信的态度现在几乎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疑惑。

阿兰·布林德(Alan Blinder),前任美联储副主席,担心国际流程外包会给美国的劳动力造成前所未有的错位;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全球化最善于表达的支持者之一,写了他对金融全球化结果的失望;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也开始思考竞相降低标准的国内监管的危险以及国际劳工标准的必要性。

它们表明了一个学术氛围的转变。而且,即使那些没有失去信心的人,也经常对他们想要看到的全球化前进的方向有非常不同的观点。

例如,杰出的自由贸易支持者贾格迪什·巴格沃蒂(Jagdish Bhagwati)和支持全球化的彼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登(Fred Bergsten),都曾出面认为批评者极大地夸大了全球化的坏处,而且没有正确地评价其好处。但是他们对区域贸易协定的价值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伯格斯登支持,巴格沃蒂反对,辩论极其激烈。

当然,这些知识分子中没有人反对全球化。他们想要的不是使全球化倒退,而是要在国内或者在国际上创立新的体制和补偿机制,以使全球化更有效及更可持续。但他们的政策建议通常很模糊,并且很少一致。

现在的问题不再是“你支持还是反对全球化”的问题,而是“全球化的规则应该是怎样”的问题。现在,全球化拉拉队员真正的辩论对手不是投石攻击的年轻人,而是他们的知识分子同仁。

在1945年后的最初30年间,起主导作用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一个允许决策者在关注国内的社会和就业需要的同时,能够使全球贸易恢复和繁荣的多边主义。这个体制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被一个更深入的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议程所取代。

现在我们知道那个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全球化要继续下去,我们还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学术共识来支持它。

资料来源:同「经济观察网 EEO.COM.CN」(2008年8月12日)

[ 本帖最后由 杰亮 于 2008-8-16 09:2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