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四书”成清华大学必修 讲课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四书”成清华大学必修 讲课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转帖)

2008-09-24

今年,“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将成为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实验班本科生的必修课中的内容。开课教授彭林表示,“这种尝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本民族文化经典,背诵‘四书’有可能作为考试的内容之一。”

  彭林:

  讲课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彭林称,“现在不少毕业的博士,都没有读过‘四书’,而解放前,有人能够背诵‘十三经’,学文史哲的学生如果连‘四书’都没有读过是很不好的。”

  彭林说,“四书”是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实验班本科生的必修课,每周有四个课时,讲课时间为一小时,学生课时合格后一般能获得4个学分。“我要求学生逐字逐句阅读,并能把《四书》全部背诵。经过这样较为系统的学习,同学们就会大体具备阅读古籍的能力。虽然以前我们都说朱熹的注解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但是,朱熹的注解流传了六百年,他吸收了前人的优点。因此,我将以朱熹的注释为主进行讲解,同时也会告诉学生汉唐人怎么理解。我们主要是了解经典本身,而不会像南怀瑾、于丹那样来讲。”

  学生:现在背下来不可能

  清华大学历史系一在读研究生表示,“让本科生来背诵‘四书’有点晚了,全部背诵下来应该在中学完成,现在让学生全部背下来不太可能。当然,鼓励学生读经典,想法还是挺好的。如果有时间,我也想过去听听。”

  《大学人文读本》编者之一、某大学教授表示,自己不反对让学生读经,但是,是否要把“四书”全部背下来,要看学生是否有精力投入,在网络时代,知识的传播和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他还认为,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儒家经典在过去主要靠私塾、书院、科举制度结合起来进行传播。1905年以后,科举制度取消了,经典的传播方式就变了,“如果高考、公务员考试要考‘四书五经’,那么能够背诵的人肯定很多。”
遵循科学规律办事就易成功。
做好您的本职工作,演好您的社会角色。
如果中国人人都尽心竭力、精益求精地工作,就肯定能建设起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中国、美国、俄国等大国共同领导世界。

TOP

发新话题